惩治和预防腐败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建党90周年大会讲话中强调,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胡总书记的讲话真可谓振聋发聩!发人深省!廉洁是领导干部的生命。廉政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期待,也是党长期执政与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根基。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仅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信任和支持”!
常言道:“得民心者得天下”。反之,失民心者就会失天下。事实证明,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服务人民,人民群众就会成为中国共产党最大的靠山!中国共产党90年来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只有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才能在党的生死存亡之际赢得广大人民的拥护,才能涌现出无数人民甘愿为之抛头颅、洒热血,至死不渝的大无畏革命奉献精神。然而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的贪污,贿赂,以权谋私,生活腐化,挥霍国家资财,为特殊利益者提供优惠便利,任人唯亲,兼职经商,严重失职、渎职,徇私舞弊,以及那些直接贪占群众血汗、直接侵害群众利益等腐败行为,可谓令广大人民群众恨之入骨。这些腐败行为直接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加剧了社会矛盾,严重制约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学者指出,官场的腐败甚至能加速道德沦丧!可见,腐败就像一个毒瘤,它能侵蚀毒害中国社会肌体,丧失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令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因此,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
权力是把双刃剑!“权力”可以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也可以用来为个人谋私利;权力可以造就人,也可以腐蚀人。 权力失去约束就会产生变异,权力变异是产生腐败的重要因素。“绝对的权力必然会产生绝对的腐败”。新时期,领导干部如何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各级领导干部要牢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行使权力就必须为人民群众服务,接受人民群众监督”。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为各级领导干部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当前,腐败现象无论发生在哪个领域、哪个部门、哪个层次,其核心都表现为权力腐败。当权者自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党性原则不坚定,宗旨意识淡薄,这是产生权力腐败的思想根源。有些当权者, “官本位”思想严重,错误地把自己置身于人民群众之上,把手中的权力视为谋取私利、追求奢侈享乐的工具。近年来,中央纪委监察部严肃查处的康日新、黄瑶、宋勇等大案要案,已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事实证明,权力腐败终将断送当权者的政治生命!邓小平说过:“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关键是共产党内部要好。”惩治和预防权力腐败要从党内抓起,从党的各级干部抓起。“当前各级干部都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只有我们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始终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本色,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服和拥护!
俗话说:创业不易,守成更难。中国共产党历经90年的风风雨雨,打下了江山,成为了执政党。但如何才能固守“成绩”,使她更加繁荣昌盛,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中,加强自身建设,时刻提防不正之风,坚决反对和惩治腐败尤为重要。长期以来,我们党始终旗帜鲜明、一以贯之反对腐败,反腐倡廉建设取得了新的明显进展。然而,反腐败不是一劳永逸,一蹴而就,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随着国内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无处不在的诱惑,腐败更加呈现出了多样化、复杂化和顽固化的特点。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党必须警钟长鸣,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举措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坚定不移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如此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话语,与其说是工作要求,不如说这是我们党和政府向腐败行为宣战的动员令,是我们党和政府向人民群众宣誓的决心书,体现的是全党的意志、人民的心声和时代的要求。
纵观古今中外的发展史,一个国家政权的更替或一个政党的兴衰成败,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执政党能否廉洁从政。如果一个国家腐败横行,则势必民心涣散,社会矛盾加剧,最终导致国家崩溃,政党瓦解。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确定的关于反腐败斗争的工作深得民心。当前,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坚定不移地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矛盾,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永葆党的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