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体现地方特色
广泛开展廉政歌曲、廉政相声、廉政小品“广场周周乐、社区旬旬演”等群众文化活动;开辟廉政文化橱窗,修建廉政文化书画墙、兴建廉政雕塑公园,创建大众型廉政文化景观……
今年以来,湖南省衡阳市针对廉政文化建设中出现的“曲高和寡”、“上热下冷”等问题,以拓展廉政文化建设的广度和深度为目标,不断创新载体,丰富内容,从而推动了廉政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
●创新载体 搭建平台
今年以来,衡阳市积极创新廉政文化载体,着力搭建廉政文化传播新平台,扎实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活动。按照“生动活泼、易于接受、面向大众”的工作要求,今年9月至11月,衡阳市纪委、市委宣传部牵头举办了“学准则、扬清风”廉政短信、漫画作品创作评选以及“学廉政准则、讲廉政故事”演讲比赛等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共收到廉政短信1000余条、漫画800余幅,部分优秀作品在媒体上展播,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该市把廉政文化建设与城市建设结合来,积极探索廉政文化新路。通过制作廉政文化橱窗、悬挂廉政文化灯箱、书写廉政文化墙、设立廉政宣传牌、兴建廉政雕塑等形式,积极创建大众型廉政文化景观,营造了“崇廉尚洁”的良好社会氛围。此外,该市纪委与文化部门一道,利用全市开展的“广场周周乐、社区旬旬演”活动,组织引导广大市民自编自演一些廉政歌曲、廉政相声、廉政小品等节目,既丰富了群众生活,又传播和弘扬了廉洁文化。
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方便快捷、覆盖广泛的特点,该市纪委、市委宣传部联合牵头,在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办公大厅以及城区车站、银行、学校、医院、广场等重要公共场所安装了 “雁城屏媒”,并及时将党风廉政建设、廉政文化等信息输入其中。群众在休闲生活中只要手指轻轻一点便可了解集声音、影像、图片、文字于一体的反腐倡廉信息,感受廉政文化魅力,被群众誉为传扬廉政文化的“第五媒体”。
●挖掘资源 拓展领域
按照“典型引路、扩大覆盖、理性提升、打造品牌”的廉政文化建设思路,衡阳市结合实际,深入挖掘廉政文化资源,不断拓展廉政文化建设新领域,积极推进廉政文化进社区、进家庭,在一些住宅小区悬挂廉政警言警句、治家格言、文明用语等,为居民群众营造了温馨、清廉的良好生活环境。
衡南县将廉政文化元素融入到“庭院文化”中,以机关大院、厂矿企业、农村祠堂为平台,把全县1000多家“廉政文化”单位和重点村打造成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阵地。廉政“庭院文化”中有农户自编自演的廉政文化节目,有社区居民自办的廉政书法展、廉政书屋,真正使廉政文化“飞入平常百姓家”,受到了基层群众的普遍欢迎,并成为全国享有盛名的农村文化品牌。
此外,衡阳还充分挖掘衡阳特色民俗文化,组织各文艺宣传队、歌舞队,深入学校、社区、乡镇、村组,采取花鼓戏、快板、渔鼓、灯影戏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文艺形式,讴歌真善美,抨击假恶丑,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之中得到教育、受到启迪。祁东县邀请专业人士,采取渔鼓说唱的形式,深入广大农村进行廉政文化宣传;衡南县自编自演《自首》、《三娘教子》、《盖章》等10余部花鼓戏、小品,深入各乡镇、村(社区)演出150余场,深受群众欢迎。
●完善机制 形成合力
健全完善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形成廉政文化建设的整体合力,是廉政文化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的根本保证。
衡阳市成立了由纪委和组织、宣传、教育、妇联、广播电视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廉政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各项工作的计划部署、组织实施、检查落实。各县市区、市直各单位也逐级成立了廉政文化活动组织领导机构,并把活动任务分解到了专门人员,形成了上下联动的良好局面。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衡阳市廉政文化建设实施意见》,将其纳入全市党风廉政和宣传思想教育的整体部署之中,进一步量化、细化各成员责任单位工作任务、工作职责,形成了责任单位具体抓、相关单位配合抓、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支持廉政文化建设活动的良好态势。
该市注重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将廉政文化创建活动纳入全市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量化考核分值,细化考核内容,通过不定期走访、座谈、检查等多种形式进行督促检查,确保了全市廉政文化活动的扎实有序开展。 (来源:衡阳市纪委 杨宏发 谢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