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历史文库

“飞虎将军”肖全夫(一)

发布时间:2020-12-29 09:31:45 浏览: 503

【清廉网】(胡遵远)肖全夫将军出生于安徽省金寨县南溪镇(原属河南省商城县管辖),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参谋、科员、股长等职,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一至四次反“围剿”斗争,川陕革命根据地反三路、反六路围攻战斗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抗日军政大学队政治指导员、队长、支队长,科长,大队长,区队长,军分区参谋长等职,带领和指挥部队参加了孟县破交战和反“扫荡”、反“蚕食”斗争,代县十里铺伏击战,围歼敌“铁血”部队,帅甲河火车站伏击战和解放玉田、迁安等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旅长、师长等职,率部参加了杨仗子、丰润、五岭山、北宁路、朝阳、义西、辽沈、天津、衡宝等战斗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副军长兼参谋长、军长,沈阳军区副参谋长、副司令兼参谋长、副司令员,东北输油管道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原乌鲁木齐军区司令员等职。他率部参加了湘南剿匪、保卫粤东海防斗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组织指挥了嘉(禾)蓝(山)临(武)战役和梅岗里东山、马踏里等战斗。他主持领导了东北输油管道和国防工程、边防设施建设,使边防部队的执勤和生活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他在原乌鲁木齐军区任职期间,积极推动军政、军民和民族团结,维护了新疆的政治稳定,为新疆的战备建设和军区部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做出了贡献。

肖全夫将军是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党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二届中共中央委员,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他是党的第十二次、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四、十五、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特邀代表。他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几十年的戎马生涯中,肖全夫将军曾经同国民党军队长期浴血奋战,又和日本、美国、英国、苏联等十多个国家的劲旅多次交手,但无论敌人多么强大,我们的肖将军从未过。本文记述的仅仅是他人生长河中的几朵浪花、百战生涯中的几个片断。

、负伤感悟

很多人都认为,肖全的大脑充满了指挥的才能和技巧似乎天生就是战略家、军事家。其实不然,他和毛泽东麾下的众多开国将领一样,是在战争中学会战争的,他的指挥才能更多的是源于经验的总结深刻的思考

1932年,高大威猛的肖全夫从战斗部队调往红四方面军总部精锐手枪队担任排长,这支部队实际上就是红四方面军领导和机关的卫队。此时,年方16岁的肖全夫已是经历过大小数十次恶战的老兵了。

肖全夫跟着红军队伍离开大别山的两年多时间,是红四方面军战事最为频繁的时期。部队从鄂豫皖转战到川陕,几乎每天都在作战。两年过去了,一个又一个人倒在了漫漫的前进的道路上。肖全夫在这场残酷的淘汰赛中完成了自己的军事启蒙教育。

这两年里,肖全夫在和武器的较量中曾经吃了两次苦头。

第一次发生在1932年初春的皖西北。那是一个笼罩着浓雾的清晨,肖全夫带领一个班外出执行任务。走到一个山坳里时,肖全夫突然听到不远处有杂沓的脚步声。他立即示意战友们停下来。一阵风掠过,雾霁突然散了开来,红军和数倍于他们的民团几乎同时发现了对方。枪声骤然响起,几个敌人被击中倒下了。肖全夫手下的十几名百里挑一的警卫战士,个个都是百步穿杨的神枪手,射出的子弹像长了眼睛,敌人阵脚大乱,许多人缩着头准备逃命。他们就是当地民团顾敬之的手下,人数虽多,但均是土顽,装备和战斗力不强

本来趁着这个机会,肖全夫是可以撤离的,但是一看敌人很“软”,红军战士们来劲了,开始发起主动进攻。不一会儿,雾完全散了,慌乱的敌人渐渐稳住了阵脚。当他们发现红军人数很少时,便大起胆来,战场形势顿时逆转。

肖全夫立即命令战友们撤退,自己边走边打断后。红军战士们排命地跑着,但是终究没有跑过子弹。突然一颗子弹追上了肖全夫,他清晰地看见自己殷红的鲜血汨汨地流出来。

这是参加过百余场战斗的肖全夫第一次伤,战胜他的是最原始的热兵器——步枪。

第二次负伤是在川陕苏区。有一回遇到空袭,部队疏散隐蔽时,肖全夫怎么也不相信那个笨乎乎的“铁鸟”能把自己怎么样,他英勇地参加转移物资的行动,由于没有注意隐蔽,结果右腿被弹片炸伤。

少年时代的两次死里逃生给肖全夫留下的纪念是右腿比左腿短了一截,这使他成为开国将领中独有的“短腿”将军。但是腿短了,他指挥作战的本领长了很多!他指挥作战变得迅捷如闪电,不脱泥带水。一些老首长因此亲切地称他为“飞虎”于是,他也有了“飞虎”将军之称

全夫自己说,正是那两次负伤的经历使他悟到了许多东西。这些感悟深刻地影响着他,经过几十年战争实践的淬火,逐渐形成了他审视战争的独特思维方式,指引着他不断地取得胜利。

武功是锻炼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经过刻苦的磨砺,人的智谋也可以磨练提升到一种特殊的境界,甚至能够达到神机妙算的地步,近似于具有特异功能一般。肖全夫在后来指挥攻破敌人的铁甲车、抢占夺取五岭山阵地、痛击美军“王牌师”等战役战斗中,就是这样。








二、生俘“铁老虎”

1947年秋,国共两军战事酣,肖全夫率部破袭北宁铁路。这条从北平通往沈阳的重要铁路干线,是国民党军连接东北和关内的重要交通生命线。当肖全夫的人马追击狗河桥逃敌至网户屯车站时,突然遭到敌人护路铁甲车的阻击。

这辆铁甲车堪称巨无霸。它身背两寸厚的钢板,共载兵员200余人,装备有固定的山炮、野炮和大批重机枪,被国民党军自诩为“铁老虎”。机枪和小炮打不穿;用炸药包也无法奏效,因为它机动性强、火力猛,当进攻者付出重大伤亡靠近车身时,它早已经轮子一转跑得没影了。

肖全夫带着各团团长趴在山梁上眺望半天,别人都在看车上的枪和炮,唯独他死盯着铁甲车的轮子。

“能不能让敌人的车轮停下来?”肖全夫眼珠骨碌碌地转着说道。

“可咱们上不了车啊!”一位团长望着架在铁甲车上的机枪犯愁地说。

“上不了车还爬不上铁轨吗?”肖全夫眨巴着眼睛说。

团长们眼前一亮:“对,怎么早没有想到这一点呢!”

各团的工兵立即出动。“铁老虎”向东,他们把西进的路基拆除,“铁老虎”向西,他们把东边的铁轨锨翻。很快,它的活动范围剩下不足千米,“铁老虎”成了铁棺材

敌人打出了白旗。不费一枪一弹,肖全夫生俘了这个铁轨上的巨天霸。老百姓把这件事传得神乎其神,说肖师长会法术,一念咒,天上飞下千万把镐头,愣是把铁甲车掀翻了。对于这些说法,肖全夫置之一笑。

“世界上没有无敌的武器,只有无敌的人,智者无敌。”多年后肖将军这样说。

三、飞夺五岭山

1947年9月18日,时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九纵队第二十六师师长的肖全夫,突然接到纵队命令:22日拂晓前率部到达五岭山一带,在热河独立团的配合下,阻击从锦西、兴城出援的敌人,保障八纵队围歼杨家杖子敌四十九军的胜利。

五岭山位于锦(州)杨(家杖子)公路和铁路的南侧,东距锦西10公里,西距杨家杖子16公里,是援敌的必经之路。从上级赋予的任务看,二十师的防御正面宽达14公里,又是仓促防御,没有设阵地;部队装备较差,全师只有一个炮弹极少的山炮连,团部有一个迫击炮连,营以下只有式样杂乱、口径不一的轻重机枪、步枪和手榴弹。而且,领受任务时,部队尚在150公里外的河北省干沟,而敌人距预定战场最近的只有10余公里,且是一些装备精良,狂言“在6个月内即可恢复在东北优势”的骄横之师。这必定是一场恶仗

对此,没有人能比肖全夫更清楚,但他却极为兴奋而自信。在师党委会上,他向各团领导传达完任务提出初步部署后,高兴地说:“纵队把这样艰巨的任务交给我们,这是对我们的极大信任。从敌我情况看,战斗将是异常激烈残酷的。但敌人连遭我军打击,军心动摇士气不振,我们打好这一仗,是完全有把握的。各团回去以后,要迅速传达动员,随后立即出发!”

“部队刚刚出关,比较疲劳,能否休息一下再走?”有的同志建议。

“不行!动员一完马上出发!”

那位同志还想说什么,但看到师长态度严肃,话到嘴边又收了回去。

肖全夫看出了那位同志的心思,语重心长地说:“同志呀,作为一个指挥员,既应时刻关心战士的疾苦,更应处处从战争的全局出发,舍得在关键时刻使用和磨炼部队,培养部队连续作战的作风,这才是对部队最好的关心和爱护。五岭山阻击战,不仅关系到八纵围歼战的胜利,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整个秋季攻势的大局。这一仗,我们必须打好!”停了一下,他提高嗓门大声说道:“同志们!当前形势要求我们和敌人争时间赛速度,先敌抢占五岭山就是胜利!我们一定要发扬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作风,昼夜兼程,提前到达指定地域!”

老天好像有意要考验他们似的,一路上,风雨交加雷鸣电闪。肖全夫迎风搏雨,行进在先头团的前列,给部队以极大的鼓舞。战士们在泥泞中行进,雨水把衣服紧紧地裹在身上,但个个精神抖擞、斗志昂扬。经过三昼夜冒雨急行军,部队提前于21日傍晚到达指定地域。

这时,从锦西增援的敌暂六十师先头部队,已于拂晓前进到距防御前沿仅几里的寺儿堡和老边一线。肖全夫即令部队连夜抢占五岭山,做好抗敌进攻的准备。

次日清晨,天空微微发亮,已抢占五岭山主峰的二十师七十六团一营徐营长发现前沿还有一座高地,即令二连去抢占。当二连战士刚刚到达山顶时,敌暂六十师一个连的兵力已爬到山腰。二连当即占领有利地形,突然向敌开火,把敌人打下山去。

“好险哪,要不是师长让我们从干沟立即出发,敌人抢占了阵地,这仗还怎么打呀”大家不约而同地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听见枪声,肖全夫和李振声政委、政治部周华彪主任立即来到五岭山后的188高地师指挥所。这时,在路北防守的二十师七十七团送来一个俘虏。据供称:他是敌二十六师的一个排长,他们师从锦州出援,本来是经虹螺岘向杨家杖子增援的,在杜家屯以东遭阻击后,南折老边,企图与锦西、兴城援敌合兵一处,在天亮后,一齐向五岭山阵地发起进攻。其先头部队已经到达红代沟和老边之间,并占领了虎头山、168高地和前千家峪一线阵地。上级命令他们于今天下午6时前,打通锦杨公路,与杨家杖子之敌会合。

援敌由4个团猛增到7个团,原定两个师的阻击任务一下子压在了肖全夫一个师的肩上,而且,虎头山、168高地这个卡住锦杨公路北侧的一扇门户已经敞开。情况比预料的更为严重了。带走俘虏后,大家一齐把目光投向肖全夫。 “战斗的胜败,不单纯取决于兵力和武器装备的优劣。古人还能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更何况我们具有死打硬拼作风的英勇战士呢!只要我们充分发扬我军近战夜战的传统,发挥我军战术上的优势,任何强大的敌人,都是可以战胜的!”他仍然是那样的自信。

天一亮,敌人密集的炮火向锦杨公路两侧的阵地猛烈轰击,顿时硝烟弥漫乱石横飞。这时,前沿各部队按师里的指示,就着有利地形和工事隐蔽起来,前沿只派几个小分队监视敌人动态。敌人一阵炮击之后,见阵地上哑然无声,便以为我军全完了,以两个团的兵力成连成排地像乱竿下的鸭群,分多路蜂拥而上。

“弟兄们,快冲!山头上的共军被我们消灭了!”敌军官不时发出阵阵吼叫,驱赶着战战兢兢的士兵。

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刚迫近前沿阵地,坚守在五岭山397.0和323.1高地的七十六团一营战士如神兵天降,营长一声令下:“打!”敌人霎时被淹没在一片烟云火海之中。趁敌慌乱之际,二连的战士们闪电般地跃出掩体,扑向敌群,展开白刃格斗,杀得敌人晕头转向,弃尸溃逃。

急于要在下午6点以前与杨家杖子敌人会合的敌人,集中更大的兵力实施梯次轮番进攻。战至中午,二十师左翼蜂蜜沟东北无名高地、右翼331高地、323.1高地及东北无名高地终因敌众我寡,相继失守;热河独立团阵地虽经多次失而复得,最后因弹尽人寡,千家峪一线阵地被敌二十六师占领。这样,五岭山已处于三面受敌之中。

大家立即意识到了形势的严峻。但肖全夫并不惊慌,他相信自己部队的战斗力,他还有未曾投入战斗的预备队。这时,八纵首长打来电话:“你们那边打得怎样?我们歼灭杨家杖子之敌问题大不大,就看你们能不能堵住援敌了。”

“敌人两个师攻击我两个团,困难是有的,但请首长放心,我们一定把敌人堵住,保证完成任务。”他放下电话,对师里其他几位领导同志说:“五岭山阵地是我师整个防御体系的核心,必须坚决守住!大家一定要充满信心,趁敌人立足未稳,集中优势兵力、兵器,把丢失的阵地全部夺回来!” 入夜,几颗信号弹腾空而起,一道道红光划破了寂静的夜空。肖全夫从各级预备队中组织了3个营的兵力向敌实施猛烈的全线反击。经过两个小时的反复争夺,各团丢失的阵地全部夺回,恢复了原防御态势。

反击结束,阵地上一片欢腾。一阵欢声笑语之后,肖全夫说:“王铁汉妄想今天下午6点同援敌会合的美梦已成泡影,他待援不成,固守困难,突围更是死路一条。援敌势必要豁出老命孤注一掷。狗急了还要跳墙,何况‘虎’呢!敌人明天必然下更大的力量猛攻我师阵地,这将是一场更加艰苦的浴血奋战,大家准备迎接这场新的战斗吧!”

23日拂晓,敌人果真狗急跳墙

东方刚刚朦胧发白,敌人的一辆辆汽车、装甲车便由寺儿堡向老边开进。一路上,摇旗呐喊烟尘滚滚,真有一副拼老命、决雌雄的架势。8时许,又派来几架飞机连续对五岭山阵地实施低空轰炸、扫射,接着便是一阵猛烈的炮击。持续半个多小时的狂轰滥炸之后,便以两个团的兵力分三路发动进攻。

肖全夫手拿望远镜,站在师指挥所高高的山梁上,静静地观察战场的变化,及时地把一道道指令发往各个阵地。

随着敌人炮火的延伸,五岭山前一场激烈的近战展开了。枪炮声传到数里之外,空气似乎都在颤抖。起初,敌人排着长长的队形,左顾右盼地在田野上蠕动。当接近我防御前沿时,突然阵脚大乱,一窝蜂地往回逃窜,死者、伤者一个个扑倒在地。前面的被打垮,后面的又被驱赶上来,投入白刃战,然后又被击溃。敌军如潮,一涨一退。两个多小时激战,敌人九进九退,阵地上到处都是东倒西歪的敌人尸体和丢弃的武器,当然,二十师的坚守部队也出现了令人担忧的人员伤亡和弹药消耗。

但是,战斗还在继续。

10时30分,恼羞成怒的敌人再次重整旗鼓,以五岭山为重点,发动了全面进攻。五岭山是肖全夫要死守的要点,战斗一开始,他就把作风最顽强的部队派往那里去防守,因而战斗进行得极为残酷。防守在323.1高地已经伤亡70余人的七十六团五连,面对敌人一个团兵力的轮番攻击,以“人在阵地在”的钢铁誓言,与敌人展开血战。指战员轻伤坚持战斗,重伤不下火线。手榴弹打光了,子弹不多了,便一面从敌人尸体上搜集弹药继续射击,一面用石头砸向敌人。弹药全光了,便突入敌群,用刺刀拼、枪托打。刀弯了,枪断了,便扭住敌人徒手格斗。有的虽然身负重伤,还将敌人活活掐死……敌人始终未能夺下五连坚守的阵地,却将200多名士兵永久地留在了那里。

要点保住了,但北蜂蜜沟东北的168高地、虎头山、张家沟阵地相继失守,这意味着一扇大门已被打开。消息报告到师里,肖全夫当即命令他们;“必须坚决顶住,决不能再让敌人前进一步!”

然而,敌人的进攻却停止了。

肖全夫敏锐地觉察到,经过连续30个小时的激战,各路进攻之敌都已疲惫不堪,元气大伤,处于进退维谷的困境。他果断决定:把主要预备力量全拿上来,进行全线反击,大量杀伤敌人,以夺取五岭山阻击战的最后胜利。

他来到北蜂蜜沟,组织了5个营的兵力,在一阵大小火炮的猛烈袭击下,向敌实施全线反击。战斗开始后,他激动地走出前沿团指挥所,攀上一个视野更加广阔的小山头,观察着这令人激动的战斗场面:5个营犹如5只猛虎扑向散乱的羊群一般,不到一个小时,就将一面面红旗插上了所有丢失的阵地。来势汹汹的敌人于黄昏后垂头丧气地逃回锦西和兴城去了。

五岭山阻击战,经过两天一夜的顽强战斗,歼敌1000余人,挡住了优势敌人的进攻,为全歼敌四十九军起了关键作用,得到东北军委分会的嘉奖。


更多推荐
更多
王阳明(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字伯安,号阳明,世称阳明先生,被誉为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个圣人。明正德五年(1510),...
作者:蔡玫 肖琼兰2024-03-25 22:22
 【清廉网】张联桂(1838年-1897年),字丹叔,一字韬叔,生于江苏扬州府江都县浦头乡,历任灵川县知县、贺县知县、全州知州、广西提刑按察...
来源:秀峰区纪委监委2022-07-19 08:40
【清廉网】(胡遵远)中国儿童慈善30年感动人物,副军职离休老红军、原总后勤部管理局顾问,洪学智上将夫人张文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
作者:胡遵远2022-06-06 08:40
【清廉网】​1943年秋,统治安徽的桂系第二十一集团军总部和立煌(安徽省金寨县的前身)警备司令部逮捕了隐蔽在国民党军政机关内部、坚持“地下”...
作者:胡遵远2021-08-20 09:48
【清廉网】​(江苏省射阳县纪委监委 陈玉军)​在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有一个镇叫“特庸镇”,是以革命烈士胡特庸名字命名的。...
作者:陈玉军2021-08-11 08:03
 【清廉网】​(高铁军)​多松年(1905-1927) ,蒙古族,又名多寿,蒙名乌力吉图。1905年4月出生于归绥市(现呼和浩特市)麻花板村...
作者:高铁军2021-06-08 08:18
【清廉网】​在胡耀邦同志纪念馆陈列着这样一封特别的信件,这封信件的背后有着一段感人的故事。...
来源:胡耀邦故里管理局2021-05-21 08:40
【清廉网】​长沙市望城区雷锋街道,初夏的阳光洒进一处依山而建的院落,一尊雷锋塑像在绿树红墙的映衬下显得庄严肃穆,一批又一批市民游客来到塑像前...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谢璐2021-05-19 09:05
【清廉网】(胡 遵 远)1931年1月中旬,鄂豫皖红四军成立后,鉴于进攻苏区的敌人处于守势,遂决定开始进行进攻作战。 2月2日,红四军攻打...
作者:胡 遵 远2021-05-16 08:30
时任城工部部长的刘仁为地下工作者制定了严格的纪律:一律停止组织生活,杜绝一切社会关系,不允许和亲友往来,不允许到公众场合活动,不许上影剧院,...
来源:东城区纪委监委2021-05-15 08:43
【清廉网】韦祖珍(1912年8月-1982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广西东兰人。受韦拔群领导的东兰农民运动影响,韦祖珍16岁参加农...
来源:东兰县纪委监委 东兰县党史研究室2021-05-07 09:27
【清廉网】1927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开幕,首次选举产生中央监察委员会。中央监察委员会由正式委员七人、候补委员三人组成...
来源:解放日报作者:刘社建2021-05-06 08:35
 【清廉网】​(易舜)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英勇就义,时年尚不足38岁。在李大钊牺牲94年之际,北京市档案馆推出“播火——李大钊革命活...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作者:易舜2021-05-05 08:48
【清廉网】你可能想象不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在新疆学院(现新疆大学前身)和省立第一中学的课堂上,马列主义政治理论课被列为学生们的必修课。开此先...
来源:石榴云2021-03-01 08:31
【清廉网】(胡 遵 远)1946年6月,国民党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协议,悍然向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经过人民解放军一年的作战,战争形势发生了重...
作者:胡 遵 远2021-02-05 12:11
地方频道
更多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