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历史文库

李东阳:智除刘瑾 补天捧日于无迹

发布时间:2019-11-13 09:35:48 浏览: 18678

  李东阳:智除刘瑾 补天捧日于无迹

 

位于茶陵县东阳公园的李东阳塑像(茶陵县纪委监委 唐艳丽/图)

 

  李东阳(1447—1516),字宾之,号西涯,祖籍湖广长沙府茶陵(今湖南茶陵县),18岁中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讲学士、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等职,是明代“弘治中兴”的名臣,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著有《怀麓堂集》。

  他忍辱负重,与以刘瑾为首的宦官集团智斗巧斗,保护正直大臣,苦撑危局,并寻找机会智除刘瑾。他为官三朝,入内阁辅政十八年,去世后,却靠门生故友捐款集资才凑齐丧葬费。《明史》称他,“立朝五十年,清节不渝”。

 “弘治中兴”名臣

  李东阳从小聪颖过人,4岁时便能写一尺见方的大字,少时曾三次被皇帝召见。一次,明景帝召见他时出了一副上联:“螃蟹浑身甲胄。”李东阳不慌不忙对道:“蜘蛛满腹经纶。”皇帝连声称赞。后来,18岁的他中进士,殿试获二甲第一名,被选为庶吉士。

  此后的二十余年,李东阳一直在翰林院任编修、侍讲学士等职,他经常借给皇帝讲读经史的时机,结合当时社会利弊、政治得失向皇帝进言。弘治六年(1493),全国旱灾严重,明孝宗诏求大臣们进言,李东阳引用《孟子》中治国恤民的十条语录,切中时弊,从“农林渔业的萧条、土地兼并问题、滥用刑罚、官僚之间挟私相攻”等方面进谏,提出了“行仁政、省刑罚、尊贤使能”等主张,明孝宗很赏识,予以采纳,并将他升任礼部右侍郎,专门负责诰敕。后来,李东阳入内阁,与另外两位阁臣刘健、谢迁同心协力辅佐明孝宗,时称“三公”贤相。历史上,明孝宗比较贤明,任用贤臣,善于纳谏,遏制宦官势力,在李东阳等一批名臣的辅佐下,天下安定,百姓安居乐业,史称“弘治中兴”。

  李东阳奉命代表朝廷到山东曲阜祭祀重建后的阙里孔庙,一路考察民情政情,回京后向孝宗呈上奏章《通达下情题》,将所见民生疾苦、天灾人患和施政弊端如实上奏,并一针见血地指出:“臣闻天下之患,常在于上下之情不通,今阖闾之情,郡县不得知也;郡县之情,庙堂不得知也;庙堂之情,九重不得而尽知也。是皆起于容隐,成于蒙蔽,容隐之端,其祸甚小;而蒙蔽之祸甚深,大坏极弊,皆由于此。”他向孝宗建言,多了解下情,兴利除弊,厉行节约,这些建议均被采纳施行。

  此外,李东阳对整顿盐政弊端、限制王府“奏讨”等方面进行直谏,对革除弊政起到了一定作用。

 忍辱负重智除刘瑾

  孝宗因病去世后,年仅15岁的朱厚照即位,即明武宗。武宗贪玩无度,宠信善于迎合他玩乐的太监刘瑾、马永成等八人,人称“八虎”。刘瑾等人费尽心思,建“豹房”,日进鹰犬、歌舞、角觝之戏,诱使武宗沉迷于声色,荒于朝政。刘瑾窃取了“批朱”大权,为非作歹,把持朝政。

  李东阳、刘健、谢迁三位顾命大臣忧心忡忡,会同六科给事中、监察御史等联名上疏请求诛杀“八虎”,诸多大臣纷纷响应,迫于阁臣们的压力,武宗准备将“八虎”安置于南京,派人与阁臣商议。刘健、谢迁力主诛杀“八虎”,李东阳则认为要周全考虑,不可操之过急,恐逼极生变。孰料,参与商议的有刘瑾党羽,此人连夜将阁议情况透露给了刘瑾。刘瑾恶人先告状,跪在武宗面前哭诉,称是有人勾结阁臣陷害他。昏庸的武宗轻信了刘瑾。李东阳、刘健、谢迁三位顾命大臣愤而提出辞官回乡,武宗在刘瑾的怂恿下,批准了刘健、谢迁致仕回乡,唯独李东阳多次上书未允。据说,由于武宗认为留下老臣李东阳好向朝野上下交待,加上东、西两宫太后发话:“先朝老臣,只有东阳一人,不宜听其离去。”李东阳因而被留任内阁。

  明朝士大夫多崇尚气节,李东阳与宦官奸臣同立于朝,朝野上下纷纷指责他贪恋权位。此时的李东阳虽为内阁首辅,却无法真正履行职责,其他新入阁成员皆为刘瑾党羽,他愈加孤立。然而,此时的李东阳有了更长远的打算,那就是忍辱负重与宦官集团智斗巧斗,保护正直大臣,苦撑危局,保留大明的一丝元气,并寻找机会除掉刘瑾。《明史》记载称,“凡瑾所为乱政,东阳弥缝其间,亦多所补救,其潜移默夺,保护善类,天下亦阴受其庇。”

  当时,刘健、谢迁、刘大夏、杨一清等一大批忠正敢言的贤臣,因反对刘瑾召来杀身之祸,皆由李东阳多方营救保护,为朝廷日后积蓄了一批诛杀刘瑾、挽救朝政的正义力量。

  一天早朝后,有人在御道上偷偷扔下一卷揭露刘瑾罪行的匿名奏疏,刘瑾怒不可遏,矫诏命百官跪于奉天门外,时值酷暑,有三名老臣当场晒晕倒地身亡,日暮三百余名官员又被逮捕入狱。李东阳急忙上疏解救,后众人皆获免。李东阳对刘瑾的妥协,大多是一些不伤国体、不误民生的小事,在国家大事方面,他则毫不妥协,坚持己见,于无形中尽力将宦官乱政的影响降到最低。

  四川镇守太监罗籥是刘瑾的死党,奏请撤销巡抚并入镇守衙门,武宗在刘瑾的怂恿下意欲准奏。李东阳直谏阻止,他称:“祖宗设官,自有深造,不能擅改”,武宗才未准奏,从而遏制了宦官势力的进一步扩张。

  杨一清文武兼备,曾总制西北三镇军务并任右都御史,后因不依附刘瑾被诬陷“冒破边费”下锦衣卫监狱,经李东阳多方力救,保住了性命。正德五年(1510),宁夏指挥何锦和安化王朱寘鐇以诛杀刘瑾为名起兵作乱。李东阳趁机推荐杨一清为总督,推荐与刘瑾有矛盾的太监张永为监军,率军平叛。李东阳派亲信给杨一清送来一封密信:“孝友毅然,期此行有功,得间以为,字余自知。”这是用暗语告诉杨一清,要结交太监张永,平叛立功后趁机铲除刘瑾。杨一清立即领悟到了李东阳的良苦用心。平叛后,他按李东阳的提示,与张永密谋回京后揭露刘瑾的种种罪行。张永回宫见武宗后,趁机向皇帝呈上了被刘瑾扣压不报的安化王叛乱“檄文”,上面列举了刘瑾的各种罪行,同时张永当面向武宗揭发了刘瑾的十七条罪状。武宗大怒,命人抄刘瑾的家时,不但发现了数额巨大的金银财宝,还有伪玺、玉带等谋逆的证据,遂下令对刘瑾处以凌迟。剪除刘瑾后,杨一清曾深有感触地说:“宾翁(李东阳字宾之)补天捧日无迹。”

 清节不渝 退休后卖字补家用

  正德七年(1512)十二月,在李东阳的再三请求下,明武宗终于批准李东阳致仕,此时他已66岁,为官三朝(宪宗、孝宗、武宗)近50年,进入内阁辅政18年。

  李东阳致仕后,文友门生经常来拜访,因家无余财,他甚至经常靠替人题字写诗换润笔费以衬家用。一天,家里来了客人,看书已久的李东阳准备休息一下,夫人又拿来笔墨走进书房说:“若不题字,今日待客的酒菜就没有着落了!”李东阳一听,笑了笑,挥笔题词,片刻而就。

  北方冬天严寒,李东阳常舍不得生火取暖,读书、写文章时,他把书案挪到有阳光的地方,随着光线的移动变换位置,以此取暖。

  好友杨一清带着酒肴来为他祝寿,李东阳看到他拿出的酒杯是金制的,责问道:“怎么连你也用上了这种奢侈的酒器了!”杨一清羞愧不已,从此不敢再用金银器具了。

  得知李东阳致仕了,茶陵家乡的族人筹资为他购置了数量可观的田产和林产,还计划给他建一座宅子,邀请他回到祖居地安度晚年。当时的茶陵州知州也很热心,还动用公款襄助李氏族人。当李氏族人派代表带着田产契约赴京面请李东阳时,被他严词拒绝,最后坚持要求族人退还田产林产和所花费的公款,取消建房计划。

  临终前,他把平生用过的官袍、笏板、束带、砚台以及书画等,都分赠给了故友和门生,家里几乎一无所有。

  李东阳曾贵为宰辅十余年,70岁去世时,家里仍萧然四壁;他儿子早亡,继子尚幼,家人无钱办丧事,多亏门生故友捐款集资,才得以下葬。(蒋伟)

更多推荐
更多
王阳明(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字伯安,号阳明,世称阳明先生,被誉为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个圣人。明正德五年(1510),...
作者:蔡玫 肖琼兰2024-03-25 22:22
 【清廉网】张联桂(1838年-1897年),字丹叔,一字韬叔,生于江苏扬州府江都县浦头乡,历任灵川县知县、贺县知县、全州知州、广西提刑按察...
来源:秀峰区纪委监委2022-07-19 08:40
【清廉网】(胡遵远)中国儿童慈善30年感动人物,副军职离休老红军、原总后勤部管理局顾问,洪学智上将夫人张文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
作者:胡遵远2022-06-06 08:40
【清廉网】​1943年秋,统治安徽的桂系第二十一集团军总部和立煌(安徽省金寨县的前身)警备司令部逮捕了隐蔽在国民党军政机关内部、坚持“地下”...
作者:胡遵远2021-08-20 09:48
【清廉网】​(江苏省射阳县纪委监委 陈玉军)​在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有一个镇叫“特庸镇”,是以革命烈士胡特庸名字命名的。...
作者:陈玉军2021-08-11 08:03
 【清廉网】​(高铁军)​多松年(1905-1927) ,蒙古族,又名多寿,蒙名乌力吉图。1905年4月出生于归绥市(现呼和浩特市)麻花板村...
作者:高铁军2021-06-08 08:18
【清廉网】​在胡耀邦同志纪念馆陈列着这样一封特别的信件,这封信件的背后有着一段感人的故事。...
来源:胡耀邦故里管理局2021-05-21 08:40
【清廉网】​长沙市望城区雷锋街道,初夏的阳光洒进一处依山而建的院落,一尊雷锋塑像在绿树红墙的映衬下显得庄严肃穆,一批又一批市民游客来到塑像前...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谢璐2021-05-19 09:05
【清廉网】(胡 遵 远)1931年1月中旬,鄂豫皖红四军成立后,鉴于进攻苏区的敌人处于守势,遂决定开始进行进攻作战。 2月2日,红四军攻打...
作者:胡 遵 远2021-05-16 08:30
时任城工部部长的刘仁为地下工作者制定了严格的纪律:一律停止组织生活,杜绝一切社会关系,不允许和亲友往来,不允许到公众场合活动,不许上影剧院,...
来源:东城区纪委监委2021-05-15 08:43
【清廉网】韦祖珍(1912年8月-1982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广西东兰人。受韦拔群领导的东兰农民运动影响,韦祖珍16岁参加农...
来源:东兰县纪委监委 东兰县党史研究室2021-05-07 09:27
【清廉网】1927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开幕,首次选举产生中央监察委员会。中央监察委员会由正式委员七人、候补委员三人组成...
来源:解放日报作者:刘社建2021-05-06 08:35
 【清廉网】​(易舜)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英勇就义,时年尚不足38岁。在李大钊牺牲94年之际,北京市档案馆推出“播火——李大钊革命活...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作者:易舜2021-05-05 08:48
【清廉网】你可能想象不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在新疆学院(现新疆大学前身)和省立第一中学的课堂上,马列主义政治理论课被列为学生们的必修课。开此先...
来源:石榴云2021-03-01 08:31
【清廉网】(胡 遵 远)1946年6月,国民党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协议,悍然向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经过人民解放军一年的作战,战争形势发生了重...
作者:胡 遵 远2021-02-05 12:11
地方频道
更多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