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左佥都御史邢宥廉洁忠正流芳千古
明代左佥都御史邢宥廉洁忠正流芳千古
希贤希圣又希天 修身齐家此一身
草木葱茏之间,刻印在牌坊之上的“紫贝首出”四个描金大字格外醒目。位于文昌市文教镇水吼村的明朝名臣邢宥墓,掩映在一片静谧之中。
邢宥,字克宽,号湄丘。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生于琼州文昌邑水吼村(今海南省文昌市文教镇水吼村),正统六年(1441年)举人,十三年(1448年)进士,次年授四川道监察御史。天顺四年(1460年)任浙江台州知府,天顺八年(1464年)任江南苏州知府。成化二年(1466年)苏州水灾,“不待奏辄发米20万斛以赈”,救40余万灾民,受到宪宗皇帝褒奖。成化三年春,加官浙江布政司左参政;八月,再升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畿……邢宥体察民情,严询吏治,罢黜不称职属吏170多人。成化六年(1470年)上京议事,恳求致仕,归故里水吼村隐居。
回顾邢宥一生,其为官的严明公正与做人的高尚品节值得后人敬畏与学习。如今,一代廉吏能臣邢宥的一生跌宕与浩然正气,仿佛都凝聚在这一“世外”院落之中。
1 御史出巡多历练
邢宥在10岁时就立志“希贤希圣又希天,修身齐家此一身”,26岁乡试中举,33岁进士及第,此后近11年间任监察御史。凭借着自身的努力与坚毅的品格,邢宥在任监察御史期间多次被皇帝委以重任。
景泰二年(1451年),邢宥奉命核查镇守福建侍郎薛希琏、巡按御史许仕达相互攻讦案。当年冬天,他带着兵部尚书于谦的命令,与刑科左给事中王镇一道前往战乱后余波未平的福建。在此期间,邢宥展示了超强的调查能力和细节推敲能力,他以公正的态度判断是非曲直,不徇私情无偏见,二位疆臣口服心服。最终,邢宥解决了难题,也获得了都察院上司的赏识。
景泰五年(1454年),邢宥赴辽东任巡按御史,他的主要职责便是推荐和处分官员,提出行政建议。他深知有多大权力就有多大责任,若是官官相护,不作为则要遭到弹劾。景泰五年春,他巡视到辽阳,遇到了军中盗窃案。邢宥不畏北方严寒,克服困难,迅速查出是50多名中下级军官共同犯案。不同于其他官员建议全部斩首示众,邢宥提议惩办首恶二人,其余人罚上城头守城,戴罪立功。这一建议最终被采纳,严肃军纪的同时也彰显了仁爱。
2 心系人民惩腐败
成化元年(1465年)江南洪水泛滥成灾,苏州受灾十分严重。邢宥以救灾民性命为头等大事,在没有上奏朝廷的情况下而擅自发放官仓储粮,并劝富民出粮共得80余万石赈济灾民。但这些粮食仍不够救济灾民,邢宥便从军粮中扣取20万斛用于救济灾民,40余万灾民由此受益。同僚提醒他,没有上奏就动军粮是大罪。敢作敢当的邢宥坚定地说道,百姓的生命危在旦夕,若等上奏批准才开仓放粮,就来不及了。如果皇帝要治罪,他愿意一人承担。邢宥这一举动不仅获得了百姓们的赞颂,也得到了明宪宗赐赦褒奖:加升浙江布政使司左参政,仍掌苏州府事。
成化四年(1468年)十二月,明宪宗命巡抚苏松、左佥都御史邢宥会同司礼监少监宋文毅清理两浙盐法。明代的盐法中有一重要要素即是盐引,盐引是货物、盐、货币兑换过程之间的重要一环,具备了一定的货币价值。它的利益之大吸引了各方势力插手,扰乱朝廷正常的盐课收入。
当时的两浙盐政纠缠错乱,从盐运司官吏、盐场总催到镬秤人等几乎全部作弊;再加上私盐贩子、江洋大盗等的涉足,可以说盐法的治理,实质上就是一场反腐打黑行动。邢宥首先捕获伪造盐引者,将其绳之以法;其次,擒获私贩者40余人,令其迁至化外戍边;针对被奴役的产盐灶户,他重新编户,奏请官府出资,铸造锅盘。
邢宥这一系列举措受到当地百姓的肯定,他对贪官污吏的严惩,也让人看到了他坚守与不屈的一面。
3 “紫贝首出”归田园
在邢宥墓园,邢宥雕像后方有四座石碑,分别是邢宥夫人林氏之墓碑、邢宥墓碑、中顺大夫都察院左佥都御史邢公墓铭以及明宪宗皇帝御祭文,御祭文无疑是对邢宥一生功勋的肯定。墓园的后方,是邢宥及夫人林氏的墓,在墓园两侧还摆放有石狮、石马等石雕。
成化六年(1470年),邢宥以疾病在身恳求致仕终获皇帝首肯。次年,他便乘舟返琼,在水吼村过上了田园生活。告老还乡的邢宥安心写作,作《湄丘草亭记》等诸多诗文篇章。他还与丘濬相约“白首同归醉海涯”。
如今,在水吼村旁有一条傍着水塘的小路,径直走下去便是当年邢宥归隐田园,为自己修建的草庐所在地。
在水吼村寻迹邢宥生平事迹时,邢氏后人邢诒静向记者展开一幅已有数百年历史的邢宥画像,这幅画像是当年邢宥初任台州知府时所作,画中人物目光如电,庄重威严。成化十六年(1480年)春天,因常年受疾病困扰,邢宥自知时日无多,便为此画自题像赞,连同生平履历,寄给丘濬托付后事。
作为回复,丘濬做下《邢湄丘公像赞》,评价了邢宥的一生:五岭之南,大海之外,山川秀气,于此焉萃。立朝著蹇蹇之节,出守敷优优之治。总宪纲,存法外之仁;制国用,寓利中之义。众方俟其有为,乃急流而勇退。斯人也,介而有执,直而不肆。不随时之好,必行己之志。非但秀出于岭海之间,殆超天下之士!
丘濬对邢宥一生的评价也让人再度领略到这位奇甸名贤的气度胸怀与志向品节。
(本报文城6月13日电)
中顺大夫都察院左佥都御史邢公墓铭(节选)
公,予同年友也,予知之深。其平居,温温然不为崭绝崖岸,及临事,则断断有不可拔者。自为御史时,称有执守,虽于总宪者尚不屈就。既而出治两剧郡,他人殚智毕力愈不治,公未尝立奇,惟省徭均赋,节馈遗,以理折狱,不为私挠而已,两郡皆翕然信服,名赫赫动朝廷。
……
夫士君子立志,确然素定于胸中。以之修己,必不易其操;以之治人,必不爽其政。及稍见几微,必急流勇退,不溺乎其常。若公者,非有涵养之学,通达之材,卓越之见,不能然也,而可使泯没无传耶?予于义不可辞,遂次其名字履历、行治、族出之详而铭之。
……
疾将革,语其子顼曰:“吾居官无厚蓄,丧礼宜从俭。汝能勤俭敬谨,以保门户,吾目瞑矣。”
(尤梦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