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历史文库

晏子与车夫

发布时间:2015-10-19 09:39:09 浏览: 424

    晏子(名婴,字平仲),是春秋时期齐国宰相,历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40余年,在内政外交上都有建树,堪称一代贤相。孔子曾称赞他:“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

  晏子虽然才识过人,但是身材不高,其貌不扬。据《晏子春秋》记载,晏子曾经出使楚国,楚王见他个头矮小,接连三次要羞辱他;但是,晏子头脑灵活,能言善辩,他的巧妙应对,使得楚王自讨没趣;既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也捍卫了齐国的体面。

  司马迁对晏子颇为推崇,不仅将他与名相管仲并称,而且为他俩合写传记——《管晏列传》。司马迁到底是巨匠,落笔往往不同凡响,晏子的传记写得极不寻常。司马迁说,晏子做齐国宰相期间,有一名车夫为自己驾车。一次外出,车夫的妻子从门缝偷偷看,发现自己的丈夫坐在大车盖下边,策马扬鞭,得意洋洋,神气活现。当日车夫回家,妻子就要跟他闹离婚,车夫询问什么缘故。妻子说:“晏子身长不满六尺,却做了齐国的宰相,名声显扬于诸侯。今天我观察他出行,他看上去城府很深,神态自若,谦卑温和。你身长八尺,却给人家当车夫,看样子倒心满意足的;你不觉得卑微,反而趾高气扬,我为你感到羞愧,所以要求离去。”从此以后,这个车夫变得谦卑自敛,沉默寡言。晏子感到奇怪,就问他何以如此,车夫如实作了汇报。于是,晏子推荐车夫做了齐国的大夫。

  说实话,车夫妻子对丈夫要求也过于苛刻,怎能将夫君与晏子相提并论?人家是一流政治家、外交家,齐国几百年来才出两个这样的人物,一个是管仲,一个就是晏子。当然,那个车夫以自己给晏子驾车为荣也在情理之中,毕竟“宰相家人七品官”。根据权力具有延伸或放大效应,身为宰相的车夫绝非等闲之辈,假若他私下打着晏子的牌子,参与经济活动、人事安排或案件审理等等,肯定能获取丰厚的外快。

  一般女子可能会为丈夫做宰相的车夫为荣。可是,晏子的车夫之妻似乎不同寻常,她硬要将丈夫与晏子比较。这一比较,自然会比出差距,免不了就把丈夫奚落一顿,如同一盆冷水劈头盖脸泼过来,着实有伤车夫的自尊。此后,他不再骄傲自满,而变得谦虚谨慎。没想到,谦虚果然使人进步。晏子得知此情况,随即推荐他为大夫。一介车夫,从此告别马鞭,进入领导阶层,大模大样登上齐国的政治舞台。

  现在看来,车夫如此进步实在太快,简直是坐火箭上升,一步登天。其实,这样的进步,在春秋战国时代并不罕见。那时候各国干部政策非常宽松,并不讲究论资排辈,只要君主觉得一个人有能力,随时会给予破格重用。一夜之间,百里奚突然从奴隶到上卿,孙膑从囚徒到将军,苏秦由一穷书生而身佩六国相印。以此类推,晏子推荐车夫为大夫,并没有违反当时的干部政策。

  仔细斟酌,晏子提拔自己的车夫还是有点问题,至少难免有任人唯亲的嫌疑。《史记》记述车夫被“晏子荐以为大夫”,就此戛然而止,再没有一句下文。假若车夫比较贤能,能当好大夫,司马迁肯定会补写几笔。以车夫当初踌躇满志的样子看,当了大夫恐怕会显露小人得志的做派,处理政务未必在行,以权谋私却无师自通。孔子讲究春秋笔法,提倡“为尊者隐”。司马迁多少受到孔子的影响,故而对晏子推荐车夫做大夫一事,只是做了客观陈述,没做任何评价。

  或许,车夫与晏子并无亲缘关系,但车夫毕竟是自己身边人。晏子推荐车夫为大夫,很可能出于某种考虑:或为自己着想,把亲信安插到领导层,等于给自己留下后路,假若将来自己从相位上退了下来,还有亲信在朝中帮衬,甚至可以幕后遥控;或为车夫着想,车夫跟随自己鞍前马后,服务非常周到,可谓劳苦功高,推荐他当大夫,算是对他的回报;或出于同情,车夫遭到妻子的奚落,心情非常郁闷,突然提拔重用他,不仅让他高兴,还可以挽救他们的婚姻。

  不管出于什么动机,车夫若非贤能,晏子推荐他为大夫,终究是不妥的。即便是圣贤,也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弱点。实际上,像晏子这样推举或重用身边人,在历史上并非个案,而是一种普遍存在;尤其是不少帝王偏好重用身边的太监或外戚,导致政治腐败,给国家与民族带来巨大祸害。当权者偏好任用自己的亲信或故旧,在旧时官场已然是潜规则,此类案例不胜枚举。时至今日,某些官员依然偏好选用自己身边人,对自己的秘书或亲信予以特别关照。若干年前,笔者就见过某位县领导争取把自己的司机安排到重要部门任职,此举可谓晏子与车夫故事的翻版。

  对于官员的选用,古往今来普遍认同选贤任能,倡导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问题在于,一个人究竟贤不贤、能不能,到底由谁说了算。仅凭个人或个别人说了算,就可能陷入任人唯亲的怪圈,即便像晏子这样的贤相也难以避免。所以,为了防止当权者任人唯亲,就需要完备的权力运行约束与监督体系,让权力依照制度与规则运行,不能让个别人独断专行或暗箱操作;与此同时,还需要引入公开公平公正的选用机制,让公众拥有参与权与选择权,使真正的贤能可以脱颖而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用人失误与吏治腐败。(陈良)

更多推荐
更多
王阳明(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字伯安,号阳明,世称阳明先生,被誉为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个圣人。明正德五年(1510),...
作者:蔡玫 肖琼兰2024-03-25 22:22
 【清廉网】张联桂(1838年-1897年),字丹叔,一字韬叔,生于江苏扬州府江都县浦头乡,历任灵川县知县、贺县知县、全州知州、广西提刑按察...
来源:秀峰区纪委监委2022-07-19 08:40
【清廉网】(胡遵远)中国儿童慈善30年感动人物,副军职离休老红军、原总后勤部管理局顾问,洪学智上将夫人张文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
作者:胡遵远2022-06-06 08:40
【清廉网】​1943年秋,统治安徽的桂系第二十一集团军总部和立煌(安徽省金寨县的前身)警备司令部逮捕了隐蔽在国民党军政机关内部、坚持“地下”...
作者:胡遵远2021-08-20 09:48
【清廉网】​(江苏省射阳县纪委监委 陈玉军)​在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有一个镇叫“特庸镇”,是以革命烈士胡特庸名字命名的。...
作者:陈玉军2021-08-11 08:03
 【清廉网】​(高铁军)​多松年(1905-1927) ,蒙古族,又名多寿,蒙名乌力吉图。1905年4月出生于归绥市(现呼和浩特市)麻花板村...
作者:高铁军2021-06-08 08:18
【清廉网】​在胡耀邦同志纪念馆陈列着这样一封特别的信件,这封信件的背后有着一段感人的故事。...
来源:胡耀邦故里管理局2021-05-21 08:40
【清廉网】​长沙市望城区雷锋街道,初夏的阳光洒进一处依山而建的院落,一尊雷锋塑像在绿树红墙的映衬下显得庄严肃穆,一批又一批市民游客来到塑像前...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谢璐2021-05-19 09:05
【清廉网】(胡 遵 远)1931年1月中旬,鄂豫皖红四军成立后,鉴于进攻苏区的敌人处于守势,遂决定开始进行进攻作战。 2月2日,红四军攻打...
作者:胡 遵 远2021-05-16 08:30
时任城工部部长的刘仁为地下工作者制定了严格的纪律:一律停止组织生活,杜绝一切社会关系,不允许和亲友往来,不允许到公众场合活动,不许上影剧院,...
来源:东城区纪委监委2021-05-15 08:43
【清廉网】韦祖珍(1912年8月-1982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广西东兰人。受韦拔群领导的东兰农民运动影响,韦祖珍16岁参加农...
来源:东兰县纪委监委 东兰县党史研究室2021-05-07 09:27
【清廉网】1927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开幕,首次选举产生中央监察委员会。中央监察委员会由正式委员七人、候补委员三人组成...
来源:解放日报作者:刘社建2021-05-06 08:35
 【清廉网】​(易舜)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英勇就义,时年尚不足38岁。在李大钊牺牲94年之际,北京市档案馆推出“播火——李大钊革命活...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作者:易舜2021-05-05 08:48
【清廉网】你可能想象不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在新疆学院(现新疆大学前身)和省立第一中学的课堂上,马列主义政治理论课被列为学生们的必修课。开此先...
来源:石榴云2021-03-01 08:31
【清廉网】(胡 遵 远)1946年6月,国民党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协议,悍然向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经过人民解放军一年的作战,战争形势发生了重...
作者:胡 遵 远2021-02-05 12:11
地方频道
更多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