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历史文库

唐代官员的政绩考核导向

发布时间:2014-03-13 17:03:37 浏览: 420

唐代进入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官吏的政绩考核制度日臻完备。官员的政绩考核经两晋南北朝的试行,全面考核官员 政绩的导向更为明确。一是负责官员政绩考核的机构设置和考核方式趋于完善;二是政绩考核更加注重共同标准与侧重标准相统一;三是把政绩考核的结果公示,并 与官员的定级、晋升和奖罚相结合。


考课机构的完善体现了国家对官员政绩考核的高度重视


唐朝主管官吏考课的机构为吏部考功司。《唐六典》规定:“考功郎中之职,掌内外文武官吏之考课。”唐代的考 课,即为官员任期内每年度与四年一次的政绩考核。早在唐初武德(618—626年)年间,唐朝政府即着手制定考课法。贞观年间,考课法作为《唐令》的第一 篇法规颁布实施。其中,明确规定了考核官吏的机构、权属与方式。考核机构由吏部主管,并由吏部选定“考功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掌管文武百官功过善恶的考核 方式及其行状。吏部的考功郎中与考功员外郎专管官员的政绩考核事务,后来改为由给事中、中书舍各一人为监考使,以考功郎中负责京官的政绩考核,以员外郎负 责外派官员的考核。德宗贞元(785—805年)以后,考功郎中、考功员外郎仍负原有考评职责,由给事中审校京官的考核,中书舍人审校外派官员的考核。按 照唐制,吏部考核对象只限四品以下的官员,虽然吏部考功郎中、员外郎掌管文武百官功过善恶之考核,并非指朝中所有官吏的考核,主要是四品以下官吏的考核。 三品以上官员则“进名所内考,非有司所得专”,即三品以上的高级官吏,不由他们考核,而由皇帝亲自考核。


唐朝的官员政绩考核之权归中央掌握,具体事宜由吏部负责,有时由皇帝直接委派朝廷大员主持。为了防止主持考课 官员和被考核官吏舞弊,皇帝一方面派大员到各地巡察考核官员的工作,另一方面还制定了官员课考的辅助性法令,明确规定,如果对官吏的考课不实,所奖赏、升 迁的官员同其政绩相违背,或不称职,则对负责考课的官员以“贡举非其人”的条令,减一等定罪。这也是唐朝政绩考核制度趋于完善的一个标志。唐代的课考之 日,极其隆重。皇帝为最高主考官,特派德高望重的宰相二人充任内外官考使,御史大夫或其他高级官员为监考使。但是,各级官员政绩考核的具体工作还是由吏部 的官员负责运作。唐代考课,前期过严;安史之乱后,则失之过宽。如何使官员的政绩考核做到科学规范、宽严适度,唐朝以降,各朝均在探索。但上述课考机构的 设置和主管课考官员拥有权力,引起各级官员的高度重视,对于各级官员必须接受考核具有导向作用。


共同标准与侧重标准相结合体现出全面考核政绩的要求


唐代的政绩考核制度规定,每年一小考,四年一大考。考核的方法是:各有关部门主管长官根据国家规定的“四善” “二十七最”的政绩考核标准,对所属官员进行年终一次的小考核及四年一次的大考核,并把对官员考核的普遍性标准与特殊性标准相结合,这就增强了政绩考核的 全面性、专业性和导向性。


“四善”是国家对各级官吏考核的共同标准,强调了为官掌权的共同标准和共同要求,是考核各级官员政绩的统一标 准。“二十七最”则是考核各级官员对自己所负责的工作是否履职尽责,是侧重于官员的职责岗位和不同业务的考核标准,突出了对各级专门机构官员的考核要求, 主要考核其在单位时间内(一年或四年),所属部门和地区户口增减、农桑垦植、漕运水利、钱谷运输、仓储周转、盗贼讼狱、灾情处置、教育选举、治安状况等关 系国家各方面工作的完成情况。唐代官吏政绩考核的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些皇帝还时常根据当时的需要,对官员的考绩临时下诏,附加特殊标准和要求。如唐太 宗时曾把增加人口、开垦荒地的多少作为政绩考核的标准,这虽然能应一时之急,但缺乏政绩考核的稳定性。


把政绩考核结果与官员定级、奖惩、任职和晋升相结合


唐代的政绩考核制度趋于完善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根据对官员的考核结果确定等级,并把官员考评的等级与奖惩、 任职和晋升挂钩。由此,不仅明确了官员考核的共同标准,而且制定了各有区别、各有侧重的具体考核标准,并根据政绩考核的结果,确定官员的等级,通过考核与 评级制度,使官员的政绩考核与任职、晋升等紧密结合起来,进而引导、激励、约束各级官吏忠于皇权、履职尽责,坚持操守,对于防止渎职、疏于职守、贪赃枉 法,具有重要的导向和规范作用。


对于朝内各级官吏,经过考核后,定出上、中、下三等九级。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 无最而有二善为中上,无最而有一善为中中,职事粗理,善最不闻者为中下;爱憎任情、处断乖理者为下上,背公向私,职务废缺者为下中,居官饰诈,贪浊有状者 为下下。若于善最之外,别可嘉尚;及罪虽成殿,而情状可矜;虽不成殿,而情状可责者,省校之日,皆听考官临时量定。这对于各级官吏而言,能够进入哪个等 级,直接关系到任职或升迁。


对于外派的官员,不分职别,实行统一的四项考核标准。并根据官员政绩考核的结果,一般定为四个等级,即“清谨 助公为上,执事无私为中,不勤其职为下,贪浊有状为下下”。相对于朝内的各级官吏而言,这四项标准不仅过于笼统,而且根据这些考核标准,确定官员的考核等 级,过于轻率也有失公正。


公开宣议各级官员的考核等级。凡应考之官,皆具录当年功过行能。京官皆集于尚书省,对众读议其优劣等第;外地 官员由本州长官唱第等级,然后送省奏闻。官吏经考核定等之后,吏部要发给应考人“考牒”,作为凭证。考课按每年的功过行能定考,唐制规定,从任官之日,到 考核之日,已有二百日者,即可参加考核。但请假逾百日,或停止工作一年以上者,不得参加考核。唐代考课,对地方州、县长官的考核很严格,除上述四善二十七 最以外,按惯例要依所管区域户口之增减,农田耕垦与收获如何,以定考核等级。如有抚育有方、户口增益,各准现有户口为十分,每加一分,刺史县令各进考一 等。如户口减少者,亦每一分降一等。这是封建政府一贯重视国家人口增长、农业发展的具体表现。确定官员考核的等级后,由吏部会同有关部门或由皇上决定官员 是否继续任职或晋升。


根据官员政绩考核的优劣给以奖惩。官吏的政绩考核结束后,按照有关部门评定的等级继之以加禄或减禄、晋升或降 职等奖惩措施。按照唐制,小考(即每年一次的政绩考核),赏之以加禄,罚之以夺禄。大考(即四年一次的政绩考核),赏之以晋升,罚之以降职。重者则免除 官,直至追究刑事责任,并予以重罚。唐代官吏,一般都要凭考课进阶升级,“凡居官必四考,四考考中,进年劳一阶叙,每一考中上,进一阶,上下进二阶,上中 以上及计考应至五品以上者,奏而别叙。”唐初的考课令还规定:考在中上以上,每进一等,加禄一季;中中者守本禄;中下以下者每退一等,夺禄一季。唐代官员 的政绩考核没有采取“一考定终身”的办法,对于曾因过失而被贬官者,如果还能干出政绩,经考课优异者,也可照样进阶升官。如韩愈、刘禹锡皆曾被贬官,后均 被起用选拔至中央任职。


总之,唐代在中国古代史上首次比较全面、较为严格地推行了官吏政绩考核制度,特别是考核标准的完善,考核结果 与定级、任职、奖惩、晋升相结合的政绩考核导向,对于唐代出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有着密切的关系。当然,受封建社会制度的局限,即使某些制度有其优长,但 在实施过程中也会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干扰或制约,难以充分发挥其作用。(杨升祥)

更多推荐
更多
王阳明(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字伯安,号阳明,世称阳明先生,被誉为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个圣人。明正德五年(1510),...
作者:蔡玫 肖琼兰2024-03-25 22:22
 【清廉网】张联桂(1838年-1897年),字丹叔,一字韬叔,生于江苏扬州府江都县浦头乡,历任灵川县知县、贺县知县、全州知州、广西提刑按察...
来源:秀峰区纪委监委2022-07-19 08:40
【清廉网】(胡遵远)中国儿童慈善30年感动人物,副军职离休老红军、原总后勤部管理局顾问,洪学智上将夫人张文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
作者:胡遵远2022-06-06 08:40
【清廉网】​1943年秋,统治安徽的桂系第二十一集团军总部和立煌(安徽省金寨县的前身)警备司令部逮捕了隐蔽在国民党军政机关内部、坚持“地下”...
作者:胡遵远2021-08-20 09:48
【清廉网】​(江苏省射阳县纪委监委 陈玉军)​在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有一个镇叫“特庸镇”,是以革命烈士胡特庸名字命名的。...
作者:陈玉军2021-08-11 08:03
 【清廉网】​(高铁军)​多松年(1905-1927) ,蒙古族,又名多寿,蒙名乌力吉图。1905年4月出生于归绥市(现呼和浩特市)麻花板村...
作者:高铁军2021-06-08 08:18
【清廉网】​在胡耀邦同志纪念馆陈列着这样一封特别的信件,这封信件的背后有着一段感人的故事。...
来源:胡耀邦故里管理局2021-05-21 08:40
【清廉网】​长沙市望城区雷锋街道,初夏的阳光洒进一处依山而建的院落,一尊雷锋塑像在绿树红墙的映衬下显得庄严肃穆,一批又一批市民游客来到塑像前...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谢璐2021-05-19 09:05
【清廉网】(胡 遵 远)1931年1月中旬,鄂豫皖红四军成立后,鉴于进攻苏区的敌人处于守势,遂决定开始进行进攻作战。 2月2日,红四军攻打...
作者:胡 遵 远2021-05-16 08:30
时任城工部部长的刘仁为地下工作者制定了严格的纪律:一律停止组织生活,杜绝一切社会关系,不允许和亲友往来,不允许到公众场合活动,不许上影剧院,...
来源:东城区纪委监委2021-05-15 08:43
【清廉网】韦祖珍(1912年8月-1982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广西东兰人。受韦拔群领导的东兰农民运动影响,韦祖珍16岁参加农...
来源:东兰县纪委监委 东兰县党史研究室2021-05-07 09:27
【清廉网】1927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开幕,首次选举产生中央监察委员会。中央监察委员会由正式委员七人、候补委员三人组成...
来源:解放日报作者:刘社建2021-05-06 08:35
 【清廉网】​(易舜)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英勇就义,时年尚不足38岁。在李大钊牺牲94年之际,北京市档案馆推出“播火——李大钊革命活...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作者:易舜2021-05-05 08:48
【清廉网】你可能想象不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在新疆学院(现新疆大学前身)和省立第一中学的课堂上,马列主义政治理论课被列为学生们的必修课。开此先...
来源:石榴云2021-03-01 08:31
【清廉网】(胡 遵 远)1946年6月,国民党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协议,悍然向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经过人民解放军一年的作战,战争形势发生了重...
作者:胡 遵 远2021-02-05 12:11
地方频道
更多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