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历史文库

毛泽东为何向高级干部推荐阅读《郭嘉传》

发布时间:2014-01-16 22:42:00 浏览: 312

毛泽东主席在1959年至少四次向党内高级干部和身边人员推荐阅读《三国志·魏书·郭嘉传》。据董志新所著《毛泽东读〈三国演义〉》一书介绍,1959年3月2日在郑州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讲了郭嘉的诸多事情,要求领导干部要避免郭嘉反对的那种“多端寡要,好谋无决”;稍后4月在党的八届七中全会上,毛泽东介绍《郭嘉传》让大家看,要求领导干部要多谋善断;5月28日,毛泽东同英文秘书林克谈到历史问题时,又提到郭嘉的足智多谋和曹操对他的器重;在庐山会议期间,7月11日晚,毛泽东找周小舟、李锐、周惠谈话,说到曹操赤壁之战后痛思郭嘉的事情,几天后找李锐等人再次说到郭嘉。为何在这一时期,毛泽东多次重提郭嘉这样一个历史人物并要求领导干部知其人、学其事呢?


郭嘉,字奉孝,三国时曹操的重要谋士。在曹操兼并群雄、建功立业的过程中,郭嘉作出了一系列关键性的谋划:①在袁绍北击公孙瓒时,他建议东击吕布,以免袁吕夹击;在征战吕布三战取胜、士卒疲倦时,他谏阻曹操引军退还,提议急攻勿缓,终于擒获吕布。②曹操在官渡与袁绍相持时,听说江东孙策欲北袭许都,一时惊惧无措。郭嘉分析说:孙策新得江东,所诛杀的都是能得人死力的豪杰,孙策本人轻慢而无防备,不久会死于刺客之手。不久孙策果然为人所刺杀。③刘备来投奔曹操时,郭嘉主张接纳刘备,以收招贤纳俊之名;后又建议曹操不要放纵刘备领兵离去。惜乎曹操未从此谋。④曹操欲征讨领兵反叛的刘备,担心袁绍从后方攻击,郭嘉说:“绍性迟,来必不速。”建议乘刘备众心未附时急攻,果然大败刘备。⑤袁绍死后,众人建议曹操乘胜攻击袁绍儿子袁谭、袁尚所领的军队。郭嘉则认为,袁绍集团内部不和,“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建议南征刘表以待其变。曹操大军南行未远,袁谭即被袁尚打败,前来乞降,曹操一举荡平冀州。⑥袁尚投奔北方乌桓,曹操欲领大军追袭,又怕荆州的刘表与刘备袭击许都。郭嘉分析说:刘表是一个坐而论道之人,他也不信任刘备,即使我们虚国远征也不用担心。曹操于是远征乌桓,直至辽东公孙康将袁尚斩首。


郭嘉在远征乌桓的路途中因病而逝,时年38岁。曹操评价郭嘉“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认为郭嘉是“良臣”、“奇佐”。毛泽东不断向高级干部们介绍郭嘉,是希望他们能像郭嘉那样面向实际生活,识辨事物机理,谋而后决,多谋善断,勉励他们做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良臣”、“奇佐”。这是很明显的一个用意。


其次,从《郭嘉传》中可以看出,曹操和郭嘉君臣共事十一年,一直是互相欣赏、互相勉励,始终能做到真心相待,诚心交流。郭嘉最早曾慕名北投袁绍,共事一段时间后认定袁绍“多端寡要,好谋无决”,难成大事,遂即离去。后来受荀彧引荐见到曹操,议论天下之事后欣喜地说:“真吾主也。”曹操对他的才能也非常欣赏,高兴地说:“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遂安排郭嘉为贴身谋士。曹操想征讨袁绍,自感力量不够,郭嘉从双方主帅的道、义、治、度、谋、德、仁、明、文、武十个方面作了分析,提出了“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的结论;他援引楚汉争战、刘邦反弱为强的例子,激励曹操的争战信心。战局的发展印证了郭嘉对曹操的了解之深。曹操认为“天下人相知者少”,“唯奉孝为能知孤意。”两人常“行同骑乘,坐同幄席”,坦诚交流,无所忌讳,在长期的互相欣赏中建立了彼此间的高度信任。毛泽东让人们阅读《郭嘉传》,也是希望高级干部能像郭嘉那样,能彼此激励,知无不言,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关系。


此外,应该特别提及的重要一点是,《郭嘉传》中载,曹操南征败于赤壁,回师后感叹:“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又曾哭叹:“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情哉奉孝!”《三国演义》把这些史料作了更好的渲染,在第五十回描写,曹操回师后在众谋士就座的场合仰天大恸,捶胸痛哭,念叨郭嘉,而“众谋士皆默然自惭。”曹操在战场失败后缅怀郭嘉,实际上隐含了对部下事前未谏、盲从失职的批评。


毛泽东在庐山会议期间对李锐等人说:“国乱思良将,家贫思良妻。曹操在赤壁大战,吃了败仗,于是想念郭嘉。”又说:“大跃进出点乱子,不要埋怨。”想念良佐郭嘉是曹操遭遇失败后的一种情感表达;毛泽东向人们推荐阅读《郭嘉传》与当时工作上出现一些失误也有直接关系,也是希望大家能够像郭嘉那样针砭时弊、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同时告诫大家,如果每个人都能做郭嘉,那工作中的失误就能够避免。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有些话语或许难以言说,只好让大家阅读《郭嘉传》以自己体悟。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多次重提《郭嘉传》是毛泽东采用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蕴含了他对广大干部勉励、期待和责备等复杂思想感情。(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冯立鳌)

更多推荐
更多
王阳明(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字伯安,号阳明,世称阳明先生,被誉为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个圣人。明正德五年(1510),...
作者:蔡玫 肖琼兰2024-03-25 22:22
 【清廉网】张联桂(1838年-1897年),字丹叔,一字韬叔,生于江苏扬州府江都县浦头乡,历任灵川县知县、贺县知县、全州知州、广西提刑按察...
来源:秀峰区纪委监委2022-07-19 08:40
【清廉网】(胡遵远)中国儿童慈善30年感动人物,副军职离休老红军、原总后勤部管理局顾问,洪学智上将夫人张文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
作者:胡遵远2022-06-06 08:40
【清廉网】​1943年秋,统治安徽的桂系第二十一集团军总部和立煌(安徽省金寨县的前身)警备司令部逮捕了隐蔽在国民党军政机关内部、坚持“地下”...
作者:胡遵远2021-08-20 09:48
【清廉网】​(江苏省射阳县纪委监委 陈玉军)​在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有一个镇叫“特庸镇”,是以革命烈士胡特庸名字命名的。...
作者:陈玉军2021-08-11 08:03
 【清廉网】​(高铁军)​多松年(1905-1927) ,蒙古族,又名多寿,蒙名乌力吉图。1905年4月出生于归绥市(现呼和浩特市)麻花板村...
作者:高铁军2021-06-08 08:18
【清廉网】​在胡耀邦同志纪念馆陈列着这样一封特别的信件,这封信件的背后有着一段感人的故事。...
来源:胡耀邦故里管理局2021-05-21 08:40
【清廉网】​长沙市望城区雷锋街道,初夏的阳光洒进一处依山而建的院落,一尊雷锋塑像在绿树红墙的映衬下显得庄严肃穆,一批又一批市民游客来到塑像前...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谢璐2021-05-19 09:05
【清廉网】(胡 遵 远)1931年1月中旬,鄂豫皖红四军成立后,鉴于进攻苏区的敌人处于守势,遂决定开始进行进攻作战。 2月2日,红四军攻打...
作者:胡 遵 远2021-05-16 08:30
时任城工部部长的刘仁为地下工作者制定了严格的纪律:一律停止组织生活,杜绝一切社会关系,不允许和亲友往来,不允许到公众场合活动,不许上影剧院,...
来源:东城区纪委监委2021-05-15 08:43
【清廉网】韦祖珍(1912年8月-1982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广西东兰人。受韦拔群领导的东兰农民运动影响,韦祖珍16岁参加农...
来源:东兰县纪委监委 东兰县党史研究室2021-05-07 09:27
【清廉网】1927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开幕,首次选举产生中央监察委员会。中央监察委员会由正式委员七人、候补委员三人组成...
来源:解放日报作者:刘社建2021-05-06 08:35
 【清廉网】​(易舜)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英勇就义,时年尚不足38岁。在李大钊牺牲94年之际,北京市档案馆推出“播火——李大钊革命活...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作者:易舜2021-05-05 08:48
【清廉网】你可能想象不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在新疆学院(现新疆大学前身)和省立第一中学的课堂上,马列主义政治理论课被列为学生们的必修课。开此先...
来源:石榴云2021-03-01 08:31
【清廉网】(胡 遵 远)1946年6月,国民党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协议,悍然向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经过人民解放军一年的作战,战争形势发生了重...
作者:胡 遵 远2021-02-05 12:11
地方频道
更多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