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历史文库

清末官员的“通货膨胀”

发布时间:2013-09-16 23:49:06 浏览: 460

超级面额钞票是恶性通货膨胀及其灾难性后果的见证,这是屡见不鲜的。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官员有的时候也会发生恶性“通货膨胀”,而其带来的恶果一点都不比货币的通货膨胀逊色。


让我们把镜头转回120年前的1889年2月20日(光绪十五年),这一天刚刚成军的北洋海军上下一片喜气,原来是朝廷正式批准了从副将到守备之间的82名北洋海军军官的任命。我们熟知的邓世昌邓大人也在这欢庆的人群之中。那么邓大人这次究竟担任了什么职务呢?他的正式官职是花翎提督衔、记名总兵、借补北洋海军中军中营副将、致远舰管带。按清朝武官官制,提督是从一品的最高军衔(正一品武官为领侍卫内大臣,并非真正的军官),总兵其次,为正二品,副将为从二品,此下分别为参将、游击、都司、城门领、守备、千总、把总等等。如果用今天的军衔制套一下的话,可以简单地把提督视为上将,总兵视为中将,副将视为少将。这下问题就来了。闹了半天,敢情邓大人是以上将的级别来担任少将的岗位呀?这也太低岗高配了吧!难道是邓大人犯了什么错误或是被人打击排挤了么?但邓大人满脸欢笑,看不出有什么不高兴啊?


原来,这时正是清朝末年官员的恶性“通货膨胀”时期。当时像邓世昌这样的“上将”竟有8000多人。“中将”、“少将”则已经不计其数了。而全国的实缺提督不过十余人,总兵几十人,副将一百多人。事实上,按乾隆年间大清会典的记载,全国绿营武官从提督到正七品的把总全部加起来,也只有7045个实缺编制。也就是说那些运气不好的1000多个一品“上将”们,可能连个七品的“少尉排长”(把总)也当不上。而邓世昌居然能够补上“少将”的实缺,在8000多“上将”中排名是要在前2%以内的,他能不偷笑吗?


然而,这还不是故事的全部。在货币恶性通货膨胀的时候,会有币制改革的做法,即发行新币,以一比若干倍的比例来替代旧币,这样一来可以让货币的贬值程度在表面上显得没那么恐怖。而上述武官官制也已经经历过了类似的“币制改革”。


清朝的武官制度承袭于明朝。在明朝初期,各地军队原本由各省的都指挥使统领。当时各省的都指挥使官居正二品,与布政使、按察使并称三司,同为封疆大吏,实属位高权重的大官。而总兵并非常设的官职,只是在国家有重大战事时,以朝廷大员如都督府官或公、侯、伯出任,作为大军统帅的称号。战事结束之后,就要撤销这一称号。就连明武宗朱厚照在自己游戏人生时,也不过自称“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朱寿”而已,此时的总兵含金量之高可见一斑。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货膨胀”开始了。先是总兵由临时设置转为常任。接着由边疆设总兵逐渐扩散到内地也设总兵。然后是总兵数量越来越多,辖区越来越小。到了明朝后期,已经遍地都是总兵了。


清朝建立之后,对这种混乱的情况进行了“币制改革”,正式明确总兵、副将、参将、游击为常设武官,分别设缺66个到375个不等,都司彻底成了正四品的卑职。而在总兵之上,清朝又设了提督一职,负责一个省的军事,缺 14个。然而,这些“币制改革”者们没有想到的是,有朝一日,提督这种超级大官竟然能够膨胀到8000多人……


区划都在跟着一起膨胀。秦代的一级行政区是“郡”,全国只有36个。而到了汉代,郡膨胀到了100多个,上面增设了新的一级行政区“州”,共有13个。到了南北朝,州又膨胀到了 300个,郡则更加不可胜计,于是隋朝取消了郡,而唐朝又在州之上设了新的一级行政区“道”……


与货币的通货膨胀一样,官员的“通货膨胀”对社会也有着重大的负面影响。


首先,冗官给财政带来了沉重负担。按清制,一名实缺提督的年俸是606两白银,养廉银2000两,合计2606两。以此计算,光是这8000个提督一年就要吃掉差不多2100万两白银,而当时清朝一年的军费开支也不过 3000万两左右。当然,在官员如此恶性“通货膨胀”之下,那些没有实缺的提督们是不可能拿到实缺提督 100%收入的。但毕竟提督的级别摆在那里,总还是要给相当的薪俸。而且,在官员恶性“通货膨胀”的情况下,通常实缺编制也会随之膨胀,前述历史上行政区划的膨胀就是一个例证。尽管编制膨胀的比例可能没有官员膨胀那么骇人听闻,但编制一旦膨胀起来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例如设立一个新的提督岗位或是新的州就要相应增设大量组织机构和官员岗位,因此引起的开支增加不仅数倍于增加一个空衔提督或州刺史的开支,而且具有长期影响。


其次,官员的“通货膨胀”将会摧毁整个正常的官员组织体系。大家都去当提督、总兵了,谁来当兵?平均一个提督带百来个兵,一个总兵带几十个兵,军队还怎么编制,怎么打仗?8000多个提督,大家级别都一样,怎么确定他们之间的上下级关系,谁指挥谁?这8000多个提督以后还怎么升迁?那些比提督低的武官还有升迁的机会吗,还能担任实缺吗?如果有,那些前面就当了提督,却没有拿到实缺的人会怎么想?如果没有,那么要等这8000多个老提督都自然消化完岂不是要到猴年马月?新人还有什么指望?事实上,邓世昌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北洋海军是“高技术”兵种,需要大量专业人才,而这些人由于年资较浅、加上多年在国外学习、也没有实战机会,很多没有赶上提督大膨胀的这班车,级别还很低。若是按正常的官员任免制度来,他们应该是一辈子也补不上任何实缺的,然而海军又需要这样的人。无可奈何之下,李鸿章不得不亲自出面,作为特案提拔了一批低级别的专业海军人才。例如同为北洋海军副将,经远舰管带林永升和来远舰管带邱宝仁原来的军衔仅是“花翎补用游击”,才不过是个“上校”,原本给邓世昌“上将”提鞋子也不配呀,现在居然平起平坐了!北洋海军是特殊军种,得到特殊关照,刘步蟾、林永升、邱宝仁这些人才有往上走的机会。要是没有这些特殊情况,他们大概也要永无出头之日了,而军队也会因此长期得不到新鲜血液的补充,死气沉沉。


更糟糕的是,在官员“通货膨胀”这一现象的背后,还隐藏着更为黑暗的现实。货币之所以会被政府滥发会膨胀,是因为它是“通货”,可以拿来交换利益。而官员之所以会被滥设,也是出于一样的原因,它们是被作为一种支付手段而拿出去交换利益的。如果这些官员都是些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的话,还会有这么多人要拿利益去交换官位吗?那么这些用利益交换官位的人当上官之后会给人民提供些什么样的服务,我们应该是不难想象的。因此,官员的“通货膨胀”,特别是恶性“通货膨胀”,通常是与腐败、衰落、王朝灭亡联系在一起的,这些背后的黑暗所带来的恶果,常常要远大于官员“通货膨胀”本身的负面作用。


我们今天的社会当然不是晚清,更没有8000多个上将。但是,干部队伍臃肿、膨胀的现象,某些地方职位一正十几副乃至几十副、一个县委书记一年提拔调整800多个科级干部的报道却早已不是新闻了。也许现在的情况还没有到恶性“通货膨胀”的地步,但官员“通货膨胀”的趋势谁又敢说不存在呢?历史上官员恶性“通货膨胀”的恶果应当成为我们今天的警钟,长鸣不懈。这警钟,不仅仅是针对官员的“通货膨胀”本身,更重要的,是要针对造成官员“通货膨胀”现象背后的黑暗。

更多推荐
更多
王阳明(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字伯安,号阳明,世称阳明先生,被誉为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个圣人。明正德五年(1510),...
作者:蔡玫 肖琼兰2024-03-25 22:22
 【清廉网】张联桂(1838年-1897年),字丹叔,一字韬叔,生于江苏扬州府江都县浦头乡,历任灵川县知县、贺县知县、全州知州、广西提刑按察...
来源:秀峰区纪委监委2022-07-19 08:40
【清廉网】(胡遵远)中国儿童慈善30年感动人物,副军职离休老红军、原总后勤部管理局顾问,洪学智上将夫人张文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
作者:胡遵远2022-06-06 08:40
【清廉网】​1943年秋,统治安徽的桂系第二十一集团军总部和立煌(安徽省金寨县的前身)警备司令部逮捕了隐蔽在国民党军政机关内部、坚持“地下”...
作者:胡遵远2021-08-20 09:48
【清廉网】​(江苏省射阳县纪委监委 陈玉军)​在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有一个镇叫“特庸镇”,是以革命烈士胡特庸名字命名的。...
作者:陈玉军2021-08-11 08:03
 【清廉网】​(高铁军)​多松年(1905-1927) ,蒙古族,又名多寿,蒙名乌力吉图。1905年4月出生于归绥市(现呼和浩特市)麻花板村...
作者:高铁军2021-06-08 08:18
【清廉网】​在胡耀邦同志纪念馆陈列着这样一封特别的信件,这封信件的背后有着一段感人的故事。...
来源:胡耀邦故里管理局2021-05-21 08:40
【清廉网】​长沙市望城区雷锋街道,初夏的阳光洒进一处依山而建的院落,一尊雷锋塑像在绿树红墙的映衬下显得庄严肃穆,一批又一批市民游客来到塑像前...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谢璐2021-05-19 09:05
【清廉网】(胡 遵 远)1931年1月中旬,鄂豫皖红四军成立后,鉴于进攻苏区的敌人处于守势,遂决定开始进行进攻作战。 2月2日,红四军攻打...
作者:胡 遵 远2021-05-16 08:30
时任城工部部长的刘仁为地下工作者制定了严格的纪律:一律停止组织生活,杜绝一切社会关系,不允许和亲友往来,不允许到公众场合活动,不许上影剧院,...
来源:东城区纪委监委2021-05-15 08:43
【清廉网】韦祖珍(1912年8月-1982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广西东兰人。受韦拔群领导的东兰农民运动影响,韦祖珍16岁参加农...
来源:东兰县纪委监委 东兰县党史研究室2021-05-07 09:27
【清廉网】1927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开幕,首次选举产生中央监察委员会。中央监察委员会由正式委员七人、候补委员三人组成...
来源:解放日报作者:刘社建2021-05-06 08:35
 【清廉网】​(易舜)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英勇就义,时年尚不足38岁。在李大钊牺牲94年之际,北京市档案馆推出“播火——李大钊革命活...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作者:易舜2021-05-05 08:48
【清廉网】你可能想象不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在新疆学院(现新疆大学前身)和省立第一中学的课堂上,马列主义政治理论课被列为学生们的必修课。开此先...
来源:石榴云2021-03-01 08:31
【清廉网】(胡 遵 远)1946年6月,国民党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协议,悍然向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经过人民解放军一年的作战,战争形势发生了重...
作者:胡 遵 远2021-02-05 12:11
地方频道
更多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