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亿修路资金澜沧“冬眠” 黑腊路何时变成“民生路”
黑腊公路复建路中的一段
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有一条从糯扎渡镇黑河街到谦六乡腊撒村的公路(以下简称黑腊公路),全程大约60公里,途径麻栗河、新城、小佛房、香竹林等地、最后以澜沧江边的腊撒村为终点。
据悉,这条公路曾是“弹石路”,因糯扎渡电站蓄水后会淹没一些路段,所以,修建糯扎渡电站时改道。改道后的黑腊路因为承载着电站建设、移民搬迁、移民房屋重建等建筑材料的运输,此路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移民路”。而今,糯扎渡电站已建成蓄水,而这条早已被各种重车辗压得面目全非的移民路却面貌依然。这条破烂的“移民路”何时变成一条舒坦的“民生路”,成了当地村民一个揪心的话题。
经报记者实地感受当地百姓的“出行难”
3月14日晨,记者从澜沧县城出发准备沿途采访黑腊路。当采访车从思澜路(思茅到澜沧)转到黑腊路上时,开始时还有几百米的油路,而随着采访车的前行,公路开始变得坑坑洼洼,凹凸不平,并一路尘土飞扬。采访车行驶到麻栗河那段公路时,由于前面有一辆大型货车和一辆小面包在前奔驶,扬起的灰尘让同车的驾驶员无法看清路面,他只好打开应急灯,把车停了下来,等扬尘散去后才开始启动车辆。
在沿途,记者看到,公路上行驶的摩托车较多,骑车的村民大多戴着严严实实的防尘口罩。不过,由于扬尘太大,骑摩托车的村民个个灰头土脸的,形态很狼狈。
沿途采访,路上发生的一个小插曲让记者亲身感受到了当地百姓出行的艰难。中午时分,当记者停车在麻栗河加油站附近的商铺采访时,我们遇到正好在等车的爱伲父女。女儿叫李丽(化名),怀中抱着一个只有3个月的宝宝。记者在与李丽的聊天中知道,她是带着孩子去一个叫和平的地方赶集,50多岁的父亲准备骑摩托车送她和宝宝到集市。因为从麻栗河到新城的路非常难走,坑洼不平,扬尘太大,骑摩托车时如果旁边有车辆经过的话,灰尘像大雾一样,路面很难看清,大人和宝宝都不安全。另外,因为孩子小,吸入太多灰尘对宝宝的身体不好。所以李丽请求搭我们的便车到新城。我们同意了李丽的请求,李丽千恩万谢。
在车上,李丽告诉记者,黑腊公路在旱季尘土飞扬,进入雨季,由于车辆来回的辗压,公路上便会形成一个一个的大坑,里面填满了泥桨。过往的大货车和客运车辆随时会陷进泥坑。“有些时候,一些村民乘坐从县城开往新城的班车,早上出发,要到天黑后才能到家!”到了新城,李丽抱着孩子下了车,我们的采访车又继续往腊撒村前行。
村民负重的运输成本
采访车到了小佛房村时,正在修建新房的小佛房村村民周小海给我们算了一笔细帐:说他们家盖新房子,火砖是从澜沧的勐宾(音)买的。在勐宾,一块砖的单价是0.18元,运到小佛房村就变成了0.41元;同时,在黑河一车石砂卖价500元,大约有18m3,运到小佛房村后这一车砂就卖2100元。由于路况太糟糕,导致运费成本大大增加,他用当地的方言来形容这一情况:“豆腐盘成了肉价钱。”长年在澜沧县以建房为业的四川邢师傅补充说:“现在旱季,建房火砖和砂石材料的价格中,运输成本占的比例大约是50%,到了五月进入雨季天,这些建材的运输成本还会上涨,甚至涨得超过了材料价格一倍还多,在建材价格中占去60%以上的成本。”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干部抱怨,当地很多村民家庭本就贫穷,负重的生活成本让群众苦不堪言,而修路资金却白白的闲置着。
当村民们对公路路况不停抱怨的时候,运输司机也感到“委屈”。一名叫苏明的客运司机告诉记者,他跑客运差不多4年了,对黑腊公路的感受很深。黑腊公路旱季灰尘满天,雨季泥桨横溢。特别是雨季天路被雨水一冲涮,路上到处是重车压出的深坑,对车伤害大,“我们经常要修车,运输的成本同样增大了。”
此外,周小海告诉记者,“听说‘华能澜沧江’早已把修路款拨了出来,两年前就听人说要修这条公路,可是说了无数次,却迟迟不见动静。”
对黑腊路的修建抱有无限渴望的不仅只是小佛房村的周小海,还有腊撒村爱伲寨子的村民李荣发。
“雨天,从爱伲寨骑摩托车到小佛房,摩托车轰大油门也爬不上去,由于路太烂,我们的出行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李荣发说。
不过,李荣发看好黑腊公路建成油路后为腊撒爱伲寨带来的旅游效应。李荣发认为,黑腊路修好后,很多人一定会到澜沧江边的腊撒村来玩,因为这里有着整个糯扎渡电站最大的水域面积。“现在在我们腊撒,小江鱼卖到4到5元一公斤,重量到4—5公斤的大江鱼,也只能卖到8元钱每公斤。造成江鱼价格走低的主要原因就是公路太差,没人进来。如果路修好了,旅游发展起来了,很多人都会来吃腊撒原生态的江鱼,那个时候价格自然就涨起来了。”李荣发对黑腊公路的修建充满了渴望,他说等路建好后,他除了开个百货店,还要开个“爱伲寨农家乐”。“这条路修好了,我们这里的很多移民都会富起来!”李荣发说。
当地政府关于修建黑腊公路的说法
对于黑腊路迟迟没有修建的情况,当地村民提出了两点质疑,一是‘华能澜沧江’已拨出的修路款去了哪里?二是当地相关部门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是否在走过场?
针对村民的质疑,经报记者在17日上行走访了澜沧县移民局和交通局。
据澜沧移民局长李培新介绍,群众反映的要修建的“黑腊路”其实分为三段,第一段是从南岭到新城集市,这段有34公里,属新城复建路;第二段是从新城集市到老新城乡政府,这段有4公里;第三段是从老新城乡政府到腊撒村,约20公里左右、属乡村公路。李培新坦言,关于第一段的修路资金,‘华能澜沧江’已经把1.95亿元修路资金拨到了县移民局专用帐户上。但由于这34公里的路以前规划为“弹石路”,后来提升为柏油路,所以,又重新请昆明一家有资质的设计单位重新规划,一来二去,就拖了一年多。春节前这段复建路已经完成了招投标,中标的单位已经开始施工。李培新对于二、三段公路还没有开工建设的解释是,2012年,省政府办公厅有关领导、省移民局领导在这条路调研的时候,与华能澜沧江公司张副总达成共识,二、三段公路也同时建成柏油路,资金由“华能澜沧江”增补。现在,这两段路已经完成了规划设计的招投标,在4月份将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到普洱市(思茅区)对施工规划图进行评审。
李培新告诉记者,黑腊公路涉及到的移民占去澜沧全县移民的50%以上,共10098人,仅腊撒村16个村寨,就有14个村寨进行了移民搬迁。李培新强调,黑腊路的修建是一项民生工程,涉及千家万户的出行,非常感谢云南经济日报对这项民生工程的监督。
此外,澜沧县移民局提供的复建路拨款情况显示:2010年7月2日,收到拨款9000万元;2011年3月17日,收到拨款5000万元;2013年9月25日,收到拨款3000万元;计划提升为沥青路面后,2013年10月28日,又收到拨款2500万元,合计1.95亿元。
澜沧县交通局长胡兴华在接受经报记者采访时作了三点介绍,一是春节后两家中标承建单位已经和交通局签订了《施工合同》,施工单位已经入场;二是交通部门在复建路的设计上在作复查工作,考虑是否增加附属工程;三是与南岭乡也达成了石料料厂的用地协议,与谦六乡的石料场用地还在协商中。“复建路工期计划是8个月,从2月份算起,扣出雨季中不能施工的月份,我们争取在2015年的春节前完工。”胡兴华说。
无论是澜沧县移民局还是交通局,都强调黑腊路中复建路段已经紧锣密鼓地施工了。但是,四天来经报记者在路上反复的采访时看到,除有一台挖土机在没精打彩的作业和10来个农民工在挖边沟外,村民想象中轰轰烈烈的修路场面并没有出现。(经报记者 常征 实习记者 岳星)
(本报将继续关注黑腊路的修建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