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巡视组移交1879件线索,谁慌了?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开局之年,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巡视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要突出发现问题,强化震慑作用,不能让有问题的人心存侥幸,不能让腐败分子有立足之地!”
这一句句铿锵之声,见证了2013年党中央对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10个中央巡视组两度派出,“寻虎找蝇”,发现了一批突出问题和一些领导干部的问题线索,成效显著。巡视工作从未像现在这样吸引着媒体和社会的关注。
发现问题、反映问题、推动问题解决——这被称作巡视工作“三部曲”。而今,与时俱进的巡视工作“三部曲”又唱出了怎样的新旋律?(2014,1,8“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突出发现问题强化震慑作用——2013巡视工作综述》)
从来没见这样的力度,从来没见这样的透明,从来没见这样的战果,从来没见这样的后劲,是我看了这则报道之后,从脑子里跳出的一串感受。中央高度重视,指明巡视工作发展方向;明确职责定位,找准发现问题着力点;创新方式方法,找出“老虎”和“苍蝇”;善用巡视成果,把形成震慑落实到底;加强统筹指导,推动全国巡视工作深入开展等五大文章二级标题,则把巡视工作的今天和明天,一览无余地展示在了国人面前,令人振奋,令人充满希望。而当看到文章中“中央巡视组向纪检监察机关移交问题线索1879件”这样的文字时,脑子里又不由自主的跳出这么三个字来:谁慌了?
“截止目前,中央纪委已立案调查廖少华,郭有明,陈柏槐,陈安众,童名谦,戴春宁”,“向纪检监察机关移交问题线索1879件,其中厅局级和县处级干部线索562件”,“向组织(人事)部门移交选人用人问题136件”、“巡视工作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媒体进行了大量报道,与巡视有关的网络信息达560余万条,形成了‘内外共震’的良好效果”等等,就如一笔2013的年终反腐大账之一。在如此清清楚楚的“账单”下,那些在约谈中自感不妙的,那些即使未被约谈但因为自知不干净又怕被人举报的,还能不慌?一句“中央巡视组移交的其他问题和线索,有关部门也正在抓紧办理,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确保巡视成果落到实处”,该让多少“屁股”湿答答的人如坐针毡、寝食不安?让他们不慌怎么可能?
1879件问题线索中有没有自己?562件厅局级和县处级干部线索中有没有自己?136件选人用人问题有没有自己?那些自知有问题的人还能不慌?与此相连的是,与已经被打“老虎”有关联的,与那些在约谈中出现“异常”情况之人有关联的,他们能不慌?谁知道到了某一天,自己不知道“死”于“拔出萝卜带起泥”,还是因“泥土”被挖掉而露出了“萝卜”?谁知道自己究竟是“萝卜”还是“泥”?只要以前有事犯着,还不得提心吊胆?还能不慌?
中央巡视组现在虽然只是移交了这些,但中纪委网站现在又有了“新名堂”,而各级纪检监察部门也有着自己的网站,也在不断创新方法。正因为如此,谁敢保证那些有问题的人,因为有人举报,而突然在某一天不能成为新的问题线索?谁敢保证自己一定不会成了新的问题线索移交对象?就这样,还能不慌?
仅2013年,中央巡视组就出巡了两轮,那么2014年呢?谁知道又会出巡几轮?谁知道接下来的每一年将会如何?在这样的情况下,谁知道那句“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会不会应在自己身上?过去犯着的事不能抹去,谁敢保证自己一定不会露出“狐狸尾巴”?就这么“无助”的等着,等着巡视组来“收拾”自己,怎么能不慌?
“发现问题、反映问题、推动问题解决”的“三部曲”,已经足够厉害。因为这就如“最后通牒”,明摆着在告诉那些有问题的人,只要被抓着了“线索”,就是想找个“地洞”钻进去、躲起来的门都没有。而那句“加强统筹指导,推动全国巡视工作深入开展”,不说明巡视工作将没完没了?不说明力度将与日俱增?不说明广度将无可猜测?就这么下去,等“水”全“抽”干了,自己这块“石头”还能不一朝见了天日?就这样,还能不慌?
“向纪检监察机关移交问题线索1879件”,一些“老虎”纷纷成了“死老虎”,一些“苍蝇”纷纷被折断了翅膀,只不过是新一轮巡视工作的“开门红”。谁知道在“开门红”之后,还有多少个“捷报频传”?“要突出发现问题,强化震慑作用,不能让有问题的人心存侥幸,不能让腐败分子有立足之地”,这难道不叫“勿谓言之不预”?谁敢说这样的态度只是吓唬人的空言?“莫伸手,伸手必被捉”这样的名言,不在一次次被得到印证?谁敢说这样的名言,一定不会落在某些人的头上?
1879件问题线索中有问题的人,早已成了网中之“鱼”,慌已经没用。该慌的是,一网又一网即将撒下,会不会在某一天自己也成了网中之“鱼”,怕由不得某些人说。该慌的不正在于此?贪官大人们,你们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