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传承千年文脉 厚植清廉根基
【清廉网】遂昌,始置东汉献帝建安二十三年,在1800多年的悠悠历史长河中,孕育、积淀了丰富厚重、璀璨绚丽的历史文化,“清正廉洁、忠义守信”的清廉文化便是重要部分。古今千年,新老遂昌人早已把清廉文化秉性融进自身品格,涌现出被世人传颂的应槚拒贿、郑秉厚弹劾贵权、汤显祖巧拒索贿、粟裕夜宿蟠桃园等清廉故事。
历经千年岁月洗礼,这股清气廉风仍一脉相传、激荡乾坤,成为遂昌以永远在路上的定力和韧劲推进清廉建设的重要力量。
“清”“香”文化润人心
白墙黛瓦、石板小路,坐落在遂昌老城的省级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汤显祖纪念馆,依旧充溢着一股弥久恒香的清气廉风。
作为历史文化名人,汤显祖留给遂昌的不只是蜚声中外的剧作和诗文,还有清廉为官的政绩和刚正不阿的品格。明万历二十一年,汤显祖量移至遂昌任知县。为官五年间,他清正廉洁、政声卓著,从未私吞一文公款,收刮一分民脂。
文化穿越百年,思想激荡未来。汤显祖提出“山也清,水也清,人在山阴道上行,春云处处生;官也清,吏也清,村民无事到公庭,农歌三两声。”和“不乱财,手香;不淫色,体香;不诳讼,口香;不嫉害,心香。”的“四清”“四香”清廉文化,不仅一直为后世传颂,同时也滋润着这个他曾执政过的浙西南山城。
为深入挖掘遂昌清廉元素,充分发挥本土清廉人文优势,扩大清廉文化的吸引力、影响力和覆盖面,遂昌启动实施清廉文化建设“四清四香五好五进”工程,围绕以汤显祖“四清”“四香”为代表的本土清廉文化内涵,挖掘、征集、创作、梳理一批清廉好故事、好典型、好做法、好作品、好案例,通过讲演、展示、宣传、推广等形式进机关、进村居、进学校、进医院、进企业,精心打造独具地域特色的清廉文化品牌。一时间,清廉文化在2539平方公里的平昌大地上遍地开花、蔚然成风。
红色文化筑根基
遂昌是一方闪耀革命光辉的红色热土,这里曾诞生了浙西南革命史上的“四个第一”:创建了浙西南第一个中共支部、第一个中共县委、第一支革命武装,打响了浙西南武装斗争的第一枪。1935年,刘英、粟裕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创立了以遂昌王村口为师部的浙西南革命根据地,坚持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留下了无比宝贵的“浙西南革命精神”。
在浙西南革命斗争时期,粟裕率领的挺进师一部长途急行军,隐蔽在一片桃林里休息,时值这片桃子成熟,又劳又渴的指战员们都很想吃上一口桃子解解渴,但是谁也没摘一个。正是这种永葆清正为民、清廉为人的本色,让红军站稳了脚跟。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一直以来,遂昌坚持红色文化和清廉文化融合发展,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中所蕴含的清廉文化基因,充分利用和传承红色文化中清廉基因的教育价值,让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成为推进“清廉遂昌”建设的不竭动力。
今天,留有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足迹和精神的王村口宏济桥、月光山公园、挺进师纪念馆、大柘泉湖寺等一大批红色遗址,都是遂昌鲜活的清廉文化基因库。遂昌县通过深入挖掘、全面建设、串点成线,将遗址建设成为远近闻名的廉政教育基地,形成一道独特风景线,前来参观和接受廉政教育的党员干部络绎不绝。
信义文化睦邻里
据《遂昌县志》有关蔡相文化的记载,“世传五代时,村里有二十四位异姓青年,结拜为蔡相二十四兄弟,他们为人忠实敦厚、勤劳善良,不仅廉洁自律、诚信待人,还时常捐助乡里、扶危济困。乡民为感念他们,尊其为蔡相大帝并建庙奉祀。”
历经千年,文化思想仍不断演绎传承。在蔡相文化的熏陶下,当地群众一直信仰“诚实守信、与人和谐、劝人向善、清正廉洁”为人处世之道。
去年以来,遂昌注重发挥文化成风化人、培根固本作用,在清廉村居建设中结合党建引领、村规民约、“蔡和分”评定、纠纷“求和”调解等举措,创成全省首家基层社会治理“信用村”,进一步激发干部群众“求和”“守信”“崇廉”的价值取向,塑造了“政治生态清明、乡风文化清朗、权力运行清透、党员干部清廉、党群干群清亲”的和美山乡。
自“以户为单位,明确了8条底线24条细则,规定了信用积分良好信息和失信信息评价指标,以‘绿黄红’码形式,突出家庭户的信用应用与奖惩”的“蔡和分”机制施行以来,群众争相“追分”“进码”,家家户户主动做“求和事、守信事、清廉事”。村里人居环境变好了、矛盾纠纷减少了、重点信访没有了、政策处理好做了、干群关系和谐了,闲置多年的资产也吸引多批客商考察投资,小小“信用码”打开了基层“智治”新思路,也探索出推动发展的新模式。
慈孝文化善家风
百善孝为先,百行孝为首。遂昌自古有“忠厚处世,孝老爱亲”的传统和“朴素敦厚,勤苦耐劳”之风。
在遂昌北部的应村乡有一支“敬老洗衣队”,由村里每年评出的“好儿媳”组建而成,她们定期帮助村里的老人换洗衣物,已经坚持了十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好儿媳”的带动下,村里几乎家家都形成了一股慈孝家风,年轻人、孩童个个都尊敬长辈、孝顺父母,平时不管哪家老人需要帮忙,大家都自告奋勇、义不容辞。
家风连着党风政风。为了让好家风更好地涵养清廉文化,遂昌坚持本土取材,以传承好家训、订立好家规、弘扬好家风为着力点,深度挖掘本地传统文化中的慈孝故事和家风家训,并将其融入廉政教育基地建设,通过宣传应檟、郑秉厚、吴世涵等本土先贤的廉正家风、廉洁故事,传承他们清白为本、笃学好志的遗风,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修身、廉洁齐家,让好家风成为全社会追崇的一道风景,使好家训成为拒腐防变的第一道屏障。
同样,作为省级文明示范村,妙高街道东峰村也一直非常重视乡风文明建设,先后开展晒家风亮家训、“十佳好媳妇”“十佳好公婆”“五好家庭”评选活动,成立移风易俗文明理事会等,营造良好的慈孝氛围,巩固“不想腐”的思想自觉。谈起好家风给村里带来的变化,村民们深有感触:“村干部干净干事的意识更强了,村里红白喜事大操大办之风消失了,村庄面貌更是焕然一新……”
史可明鉴,文可育人。接下来,遂昌还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的开展,持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清廉文化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全流程,不断推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不断巩固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为建设山区县跨越式发展“重要窗口”提供坚强保障。
(丽水市纪委市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