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鸡苗被“贪”了?
5月12日晚上,我的手机突然响起,是个陌生电话,我按下了接听键:“喂,您是不是瞿书记啊?”电话那头一名男子的声音低缓又忐忑。
“我是!请问您是哪位?”我坚定的回复打消了他的疑虑。
“我是乔口镇田心坪村的村民,现在要反映一个情况,田心坪村的党总支部委员陈杰,去年在向村民分发扶贫鸡苗的过程中,自己拿了鸡回家喂养。请你们调查一下!”打来电话的村民简明扼要地提供了一条问题线索。
“好的,你反映的情况我已经记下了,我们将对这个情况进行调查核实,调查结果我们会第一时间告知你。”我一边记下,一边答复。
“产业扶贫鸡苗都敢拔毛,决不能让这样的事寒了群众的心。”5月13日,我和同事围绕这条问题线索展开调查核实。我们先后与当时负责分发扶贫鸡苗的村干部逐一谈话,走访部分扶贫户印证情况。
据了解,2018年7月13日,按照精准扶贫工作的要求,镇精准扶贫办通过委托合作社的形式统一采购产业扶贫鸡鸭苗,其中向田心坪村发放了1700多只产业扶贫鸡鸭苗,要求分发给精准扶贫户。鸡鸭苗到村后,该村按照分片负责的原则,由4名村干部发放至各自责任区域内的贫困户。由于一些贫困户缺乏饲养条件或不愿意喂养那么多鸡苗,剩下少部分鸡苗没有发完,陈杰与其他几名村干部简单商量后,将剩下的分发给想要喂养的一般困难户。于是,当天陈杰将剩下的20多只鸡苗送给了本村龙某。我们上户找了龙某核实情况,鸡苗确实由陈杰用自己的车拖送到了龙某家。
我们找了被举报人陈杰谈话。
“瞿书记,我确实带走了这20多只鸡苗,但是我没有放在自己家或亲属家养,而是当天直接送给了本村的龙某,这也算违规吗?”陈杰说。他的陈述和前期我们了解的事实基本一致。
“扶贫鸡苗为什么送到了不是精准扶贫对象的龙某家,你和龙某有什么私交吗?”我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绝对没有,我当时刚当村干部不久,心想为了以后工作开展,就……”原来,龙某妻子前几年因为车祸截肢,家里条件不算好,刚开始被纳入了精准扶贫户,但后来通过信息比对发现其儿子名下有商品房,根据精准扶贫政策要求,2017年将其清退出精准扶贫对象,为此龙某还曾多次找到镇扶贫办。陈杰考虑到龙某的现实情况,就“做主”将鸡苗送到了龙某家。
“扶贫财物要专款专用,产业扶贫就是要扶贫户通过自身产业发展来真正实现脱贫,产业扶贫财物没有足额到位,怎么实现产业脱贫?”我直接点明问题。
“我在处理这个问题上思考不周全,工作经验不足,工作方式简单,我愿意接受处罚……”陈杰一再表示将吸取教训,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产业扶贫不能简单的分放完了就了事,后期支村两委要多和扶贫的同志一起多走访了解,想办法解决扶贫户的实际问题,确保产业扶贫政策达到实效。”我趁热打铁,向陈杰强调产业扶贫的重要性,叮嘱他要用心做好扶贫工作,同时也鼓励他不要有过多的心理包袱,“虽然工作中出现了问题,但只要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深刻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错误,汲取教训,避免以后再发生类似的问题。”
事情到这里,我松了一口气,扶贫鸡苗没有被“贪”走,村干部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综合考虑到陈杰认识态度较好,又担任村干部时间不长,工作经验不足,处理问题简单,最后我们根据他违纪的事实、性质、情节、后果,决定给予陈杰提醒谈话处理。
事情告一段落,但我们的工作没有就此打住。扶贫工作是当前的一项重要的民生工作,6月份,镇纪委结合“一月一督查”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监督检查,并召开党政班子扩大会议,逐项指出各村、社区存在的问题,要求切实进行整改,确保扶贫工作不打折扣、不走过场。(望城区乔口镇纪委书记 瞿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