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师大:“寓意于微 微也足道” 绘就清廉校园“工笔画”
清廉文化如何进校园?如何改变师生们对清廉文化建设的传统认知?近期,浙江师范大学开展第五届“以微观廉创美浙师”活动,向全校征集以“微广告”“微剧本”“微动漫”“微电影”为内容的廉政微作品,推进清廉文化建设的载体创新,走出了一条富有浙师特色的清廉文化进校园之路。
“微创作”让清廉文化“润物无声”
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涵养清廉文化与提升学生专业素养相结合,将文化创建融入学生课程实践,以举办廉政文化节为载体,创新清廉文化创建活动,坚持“一年一主题”,不断深化清廉文化品牌内涵。各二级学院根据专业特色,以赛带学,不断提升创作水平,促进教学相长。

在今年廉政文化比赛中,文化传播与创意学院广告171班的韩宜家以百姓的视角,用“缸”“莲”“水”三个基本元素进行海报设计,诠释了“为官需刚正不阿”“为官需简朴不奢”“为官需廉洁不染”三大主题。“海报描述了我心中廉洁官员的样子,也加深了我对廉政文化核心价值——‘清廉为民做事’有了更高的认同感。”韩宜家说。
近年来,浙师大连续开展了“清廉浙师”主题工业设计创作、廉政明信片设计、廉政小说创作比赛、廉洁主题诗歌朗诵与舞蹈表演、廉文化成果展、廉政书画展与摄影作品展、廉政图书展等活动。这些活动都是让学生在“无声的课堂”、在参赛过程中深化对党风廉政的认识,是一堂特殊的“课程思政”。
“清单式”让清廉文化“有章可循”
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机制构建,学校推出了“清廉校园建设十大专项行动”方案,重视加强廉洁制度体系建设,以制度文化导正校园风气。近年来,学校推出了《加强和改进党支部建设的若干规定》《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办法》《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校院两级经费分配与管理办法》《采购管理办法》《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实施细则》《预防和处理学术不端行为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扎紧“不能腐”的笼子。建立了定期分析研判、宣传教育、政治生态评估等机制,增强了防控化解风险的能力。
特别是今年以来,学校以机构改革、干部换届为契机,各重点领域职能部门认真梳理“小微权力”清单,不断创建规范有效、执行有力的制度体系,半年来共制订完善制度20余项,形成具有“浙师特色”的制度文化。
“一体化”彰显清廉文化“浙师特色”

形成浓厚的校园清廉文化氛围,关键在强化顶层设计,一体推进,一个不落。从举办首届廉政文化节开始,学校就提出了明确的清廉文化建设目标:“一院一品牌、一线一方案、一类一特色”。在这个目标指引下,部门与学院联合联动,坚持分层分类、协调配合,推广优秀工作案例,打造廉政文化精品项目,开展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清廉文化创建活动,如文化传播与创意学院廉政文化微作品展播、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反腐倡廉儿童漫画比赛、人文学院廉政小小说大奖赛、美术学院廉政文化书画作品展、音乐学院廉政文化舞蹈表演、法政学院模拟法庭、工学院廉政文化工业设计展、行知学院反腐倡廉公益广告及创意文化作品设计大赛、宣传部廉政主题微电影、人事处新教师廉洁从教教育、研究生学院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报告会、图文信息中心历代廉吏展……
除此之外,学校还大力加强思政课程建设,以清廉文化进课堂、进班级、进学科、进科室为抓手,将廉政文化相关内容融入课程教学,融入党校教学,融入主题党日,融入师生学习生活,持续建设优良政风教风学风,实现清廉文化建设全覆盖,进一步净化校园政治生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落实落细。(驻省教育厅纪检监察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