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伤“面子”才有真“里子”
“叮……叮……”手机铃声划破午休的宁静,来电的是区人社局办公室小骆。
“主任,下周请你喝喜酒,我要结婚啦!”电话另一边传出她欢愉的笑声。
“真的?!恭喜恭喜啊……”作为曾经的同事与朋友,我打心眼里为她感到高兴。转岗到纪委工作前,我在人社局办公室工作,平日里可没少为她这个大龄女青年的婚事操心。
正聊着,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职业惯性让我下意识地想提醒她注意区里关于党员干部办理婚事的相关事项。可是话到嘴边,我又犹豫了。现在说,会不会破坏她此刻的心情?
终于,话到嘴边还是没有说出去。正当我一个人坐在那里纠结的时候。同事老俞转过头来,问我:“好朋友结婚啦?”
“嗯啊,以前单位玩得不错的小姑娘。”
“好事啊,怎么看你愁眉苦脸的?”
“哎,刚才想在电话里提醒她党员干部结婚注意事项的,可是又顾及她心情,怕伤了她‘面子’。”
“哦?那可不行啊!”老俞严肃起来了,走到我面前,“跟你说个故事吧。”
“嗯?”我很不解,这老俞,怎么好好地说起故事来了。
“2017年上半年,我们清江浦区委出台了《关于严格规范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暂行规定》,当时区纪委、区委组织部通过报纸、网站多种渠道向全区各级党员干部进行了传达。”老俞开始了他的故事,我也仔细听着。
“年底,区里有位科级干部在微信朋友圈里‘晒’出了他儿子婚礼现场图片,呵,高朋满座啊!”老俞笑了笑,“目测起码安排了30桌。当天区纪委接到举报后,领导安排我立刻核实情况。找到那名干部的时候,他并不重视,认为结婚是儿子一辈子的大事。再者,他觉得到场的大部分都是儿子的同学、同事,又不存在借机敛财的情况,不违反纪律规定。”
“一看就知道压根没有关注过区里的文件规定。”我忍不住插了句嘴。
“确实是这样,当时我和同事向他出示了区里的文件,明确指出了他的违规之处,那名干部这才慌了。他说了一句话,我到现在还记得很清楚。”老俞顿了顿,说道:“如果有人及时提醒我,告诉我相关的细节要求,我就不会违反规定了。”
听到这里我恍然大悟,原来老俞是借这个故事告诉我,要我做这个“提醒”的人。
“纪检干部可不能怕伤人家‘面子’啊!”老俞又把头转了过去。
这下我不再纠结,我坚定地拿起电话,拨出了号码。
“小骆啊,机关干部操办婚事需要向局里报备,你报备了吗?”我问她。
“已经报备了。不仅我自己报备,我对象是乡镇科级干部,他向乡镇党委和区纪委都报备了呢。”小孙肯定地答道。
“操办婚宴不能邀请管理和服务对象参加,一方宴请不能超过10桌……”我进一步提醒道。
“知道的,主任!你在局里上班的时候没少听你唠叨!”
“记住啰,把区里的文件拿出来再仔细对照一遍。”
“好的,我现在就去找文件,一定认真学习,办一场清清爽爽的婚礼。您就放心吧!”我的心意,小孙听明白了。
……
挂了电话,本来阴翳的心情顿时明朗了。重亲情、讲友情,是人之常情,纪检人也是社会人,我们同样需要亲情和友情,但友情再深亦有界,决不能碍于人情面子,助长不良风气。对身边人的及时提醒、咬耳扯袖,不但是监督,更是维持亲情友谊“里子”的真切体现和长久之计。(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