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廉政文化

初夏,想起小时候的味道

发布时间:2015-06-08 09:06:16 浏览: 215

 

立夏以后,蚕豆、豌豆成熟上市。看着菜市里胖墩墩的蚕豆,想起小时候,把它们剥出来,用缝衣针引一根长线,一粒粒串起,沉甸甸一串,粗壮壮的,放到饭锅上蒸,锅巴香了,蚕豆取出来,稍微凉一凉,套在脖子上,傻乎乎地一粒一粒拽着吃,以上颚抵住下颚,轻压,蚕豆酥碎一片,粉面粉面的,有淡淡甜味,丝丝缕缕,余韵袅袅……那一个个逝去的初夏,以及初夏里吃到的蚕豆项链,一直留在记忆深处,时光荏苒,慢慢发酵,想起来,舌尖上都淌着甜蜜。

如今,在菜市,随便抓起一把蚕豆,闻闻,总是挥之不去的水臊味,顿时失去了吃它的信心。频繁去菜市,每次不死心,抓一把闻闻,依旧水臊味,悻悻然,似乎一只猫把快到手的一条鱼搞丢了。

豌豆买过一次,可能是从大海南长途跋涉来的,把它们与肉沫一同清炒了,上桌,无人问津,仿佛旧戏子破了嗓,于心不甘,偏跑出来亮相,未免凄凉。

相逢不到,小时候品尝过的本味了。

小时候的味是什么味?也说不好,这是要回到故乡才能尝到的味。其实,故乡也是回不去的了,故乡不会站在原地,几十年地等你,故乡已经消逝。不过是说道说道罢了,略解乡愁。

红苋菜,倒喜欢。一把红苋,与四五只肉奶奶的蒜瓣同炒,装盘时,璀璨一片。苋菜,滋味如旧,每次清洗时,一样可以闻到,隔了30年的光阴,依然未曾消散。小时候,悠悠长夏,多干旱,也没什么绿蔬,吃苋菜都吃伤了。如今吃,挺够味的,桃红的汁液里滚着几颗肥白的蒜瓣,跟毕加索的画风类似,饱满,热情,激烈,一派原始的生命节律,夹一筷头放白花花的米饭上,霎时氤氲一片,白底衬桃红,格外好看,更映衬了食欲的蓬勃发展。

青茄子,在初夏最美味。把外皮削了,切长条状,清蒸,佐以蒜泥、红椒丝、盐、菜籽油拌之,不晓得有多下饭。小时候,直接把茄子铺在饭锅上,蒸出来的味道里混合着米香,档次更高一层。蒸鸡蛋时,也会把烧开的米汤撇半碗掺进去,蒸出来的蛋羹,是现时无法比拟的。

今天做了一道蒸青茄,差强人意。没有菜籽油,以色拉油代替,便少了一味。青茄必须由菜籽油特有的香味去激发,不然,总是一股青气挥之不去。菜籽油,数小作坊人工压榨的最好,亮汪汪的,橙黄色,幽幽地流动,煎鱼啊,炸臭干啊之类的,菜籽油就是比其他类型的油更出味。小时候,最喜欢趴在菜籽油桶口闻那个味道,悠长悠长的,自鼻腔一直涌去肺腑,好满足啊,似乎偷吃了一顿肉。

最向往的生活境地,莫非居在一个小镇上,有青山,溪水,竹林,有苍松翠柏,有猫头鹰,还有布谷鸟……凌晨即起,去往青山走一趟——空翠湿人衣,跟王维晚年居的辋川大差不差。太阳乍出,迎着橘黄色的光芒,每一棵小草都愿意把晶莹的珍珠抱在头顶。拎个小腰篮去早市,买两根香莴笋,一把红苋菜,间或有打鱼人穿着一身胶衣胶鞋湿淋淋地经过,赶快凑过去,鱼篓里竟有大青虾,买上那么三四两,足矣。回头清蒸着吃,不放盐,入嘴,有一丝甜在舌上打结。小时候吃过的水鲜,依次有:汪丫、痴不啰、鲫鱼、鲶鱼。彼时,味精不甚普及,所有的鲜,都来自水里的鱼类。

有一天黄昏,经过一家小饭馆门前,无意间看见挂出的一道菜名:鲶鱼烧茄子。一直想不通,这鲶鱼跟茄子同烧,会好吃到哪里去?现在的鲶鱼都是养殖的,肥厚腻歪,好吃不到哪里去的吧。茄子也是大棚里用激素催养的,不大好吃。

豆角烧茄子,倒挺好的。每次去饭馆,总爱点这道菜。家里烧,总不及饭馆里的味。主要是,豆角、茄子需要一起放在宽油里炸,再煸香蒜瓣略烩一下,临起锅,勾点芡,酥烂软香,烫得很,需一边吹一边吃。

记忆里,每年插早稻秧的时候,瓠子便上市。一条条地摘回家,吃不掉的,就飘在水缸里,第二天吃,不会老。瓠子喜水,我们总栽在水畔,每天拿粪瓢舀水,直接望瓠藤上泼。从小到大,我都喜爱瓠子花,小小的,白白的,素净,清雅,三五两朵地点缀在绿叶间,远远地看,美;近了看,依然美。瓠子花,不比番瓜花。番瓜开花,就跟傻子似的,老黄色,四面朝天的,像一个人在笑,一直笑,笑得停不下来,不是傻子,是什么?

每每说起瓠子,就会想起外公。那年暮春,他躺在病床上,非常想吃瓠子。我舅妈讲,快了,等插早稻秧时,瓠子就长大了。也不知他老人家可吃到瓠子,他生命里最后一条瓠子……一直记得老人家爱吃猪脚,他去世前,我最后一次从小城回老家前,特地去五香居买卤猪脚。我记得他拿着猪脚大嚼的情景……

如今,我也喜欢吃这个东西。菜市有一家小夫妻开的卤味店,猪脚特别有味。我还喜欢啃鸭脚,买两三只,坐在阳台,一点点啃,啃着啃着,太阳落山了,一天的日子过完了。

终于迎来了初夏。特别热爱初夏这两个字。初春,依然冷;初秋,处处红衰翠减,一片衰败;初冬,瑟瑟抖抖,更加不堪——唯有初夏最好,槐花依旧挂在枝头,栀子花正在孕育花苞。屋里有一个天井就好了,一圈儿全栽栀子树,就为了等到初夏,看它们开白花,隐隐的香意,渐飘渐远……一直远到童年。(钱红莉)

更多推荐
更多
柳青先生曾有句名言,谓之“人生紧要处就那几步”。吾在花甲之年忆想起自个生命中的紧要几步,脑海中自然涌现那些赏识、看好、支持、帮助,给予我发展...
作者:王二国2025-03-25 09:17
客厅茶几上的水果盘,突然出现了久违多年的红柿子,我欣喜若狂,油然想起儿时那甜的诱人的烘柿和在柿树园树上玩游戏的情景。然甜蜜丰满的回想被“骨感...
作者:王二国2025-03-25 09:10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可谓应矣。因泱泱中华大国南水北调之浩大工程,需迁移位于焦作市解放区王褚村之王氏茔地。依照...
作者:王二国2025-03-25 08:55
【清廉网】或许你会好奇,中国幅员辽阔,为什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农民运动偏偏发生在萧山衙前?到凤凰山脚下的衙前农民运动纪念馆走一走、看一看...
来源:杭州市萧山区纪委监委2022-06-15 08:22
【清廉网】小满时节桑果甜,又到桑果飘香时。时进初夏,恰逢周末,应客人之约,我们一早驱车前往位于素有“华夏蚕桑第一村”美誉的江苏射阳特庸王村的...
作者:陈玉军2022-06-09 09:53
【清廉网】​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来源:石拐区纪委监委2022-04-25 08:40
hello,廉友们!! 为发挥廉洁文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积极作用 营造崇廉尚洁的社会风气 即日起 四川省“510(...
来源:四川省纪委监委2022-04-11 09:17
【清廉网】​(文\林柏江)​ 阿阳:   山那边,灯火摇曳,撩动心弦。今晚,又到了我们相约鸿雁传书的日子。 ...
作者:林柏江2022-04-11 09:13
【清廉网】​(王平)​黑紫羔羊是洮岷高原独有的优良品种,这种绵羊皮肉俱佳,历来为食客和好家追捧。生长两年的黑紫羔羊也就四五十斤重,做手抓羊肉...
作者:王平2022-04-06 07:54
素闻九龙风光好,今朝结伴去登攀。 仰望峰高超千米,拾级而上若等闲。...
作者:胡遵远 石义良2022-04-06 07:14
【清廉网】​春风和煦,绿柳依依,又是一年清明时。如果思念是一种距离,那么清明的思念便是天上人间的距离。...
作者:辛梓萌2022-03-31 07:36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 只是有人在负重前行。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 所有人都在分秒必争。...
作者:王燕琴2022-03-29 08:33
【清廉网】​2022年是注定不平凡的一年,在新冠疫情肆虐、自然灾害不断、国际形式严峻的大背景下,我国举办的冬奥会、冬残奥会不但圆满结束,第十...
作者:王豪杰2022-03-29 08:26
【清廉网】​日暮向晚,见一亭堂荒于修葺,高阁其上,远而望之,景美生情致,甚有所感,乃出数言记之。...
作者:陈涛2022-03-29 08:10
【清廉网】​雨霁风光,春分天气。今日迎来春分节气,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平分。...
作者:孙晓璐2022-03-29 08:05
地方频道
更多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