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廉政文化

评反腐题材话剧《叩问》

发布时间:2015-01-19 17:32:08 浏览: 199

著名剧作家梁秉堃的新创话剧《叩问》由中国铁路文工团搬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著名演员郭达在该剧中首次出演毛泽东。


《叩问》是一部反腐败题材的话剧,对新中国第一反腐案——刘青山、张子善案,进行了全新的挖掘和审视。该剧既没有全景式地描写反腐败斗争,也没有就事论事地描述案件本身,而是着力刻画了毛泽东的艺术形象。该剧的戏剧冲突,集中表现在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如何对待和处理这一复杂而重大的案件上。剧中毛泽东对此案件的思考及决策,是与中国共产党在取得革命全面胜利后去“进京赶考”和“坚决不做李自成”的执政理念密切联系起来的,深刻揭示了反腐败、执政清廉是走出“历史兴亡周期律”的关键所在。


令人称道的《定风波》


借用先贤的诗词,表达剧中人物的情感与胸襟,在其他剧本中并不鲜见。但是,要生动而准确地体现人物与其在整个剧情中的言行相吻合的性格,并非易事。《叩问》做到了,而且做得自然得体、恰如其分。


《叩问》的第一幕,毛泽东以与关文清相对吟诵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的方式见面,不仅极大地增强了本剧的文学艺术性与美感,而且为毛泽东与关文清的深度交流奠定了思想基础,堪称匠心独具。


刚见面时,关文清想要说什么,毛泽东却抢先一步吟诵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关文清接道:“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毛泽东吟诵道:“一蓑烟雨任平生。”


关文清、毛泽东同时吟诵道:“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吟诵毕,毛泽东和关文清大笑,相互握手。毛泽东说道:“妙极,老样子。”关文清答道:“然也,还是老样子。”


毛泽东告诉秘书王子宾,他们吟诵的是苏轼的词《定风波》,是当年他们最喜欢的。毛泽东与关文清不约而同地进一步说:“我们最喜欢的就是‘一蓑烟雨任平生’。”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这首词,是苏轼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词作者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篇幅虽短,但意境深邃,内蕴丰富,诠释着作者的人生信念和精神追求。


“一蓑烟雨任平生”,意谓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关文清喜欢这句“一蓑烟雨任平生”,使他成为毛泽东的挚友、诤友与畏友。畏友者,“道义相砥,过失相规”也。他敢于向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发出“危险的、急迫的、不可等闲视之的警报”,也就成为当然与自然了!


毛泽东最喜欢这句“一蓑烟雨任平生”,表明了他追求崇高理想的人生观,是他关于生活与做事的思维底线,也是毛泽东作为一个真正男子汉的性格。正是这种人生观,这种生活与做事的思维底线,这种男子汉性格,使毛泽东在被极“左”路线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时候,仍然百折不挠地探索并坚持解放被列强恣意蹂躏的苦难祖国的正确道路;在有人要当“刘宗敏”时,他也绝不当“李自成”,并成功打赢了中国共产党反腐第一仗,挽救了“二百个、两千个、两万个……犯有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


值得一提的是,在与关文清交谈后确认刘青山、张子善贪腐对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决心打反腐第一仗后的毛泽东,再次独自以及再次与关文清一起吟诵:“一蓑烟雨任平生。”多么耐人寻味的内心道白!这是不是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反腐斗争第一仗后,人生底线思维的一种艺术表达呢?


令人敬畏的“兴亡周期律”


《叩问》的第一场,便是毛泽东与他的诤友、畏友关文清的相见。这次相见并非“仅仅是叙旧”,开门见山地将所要“叩问”的缘由、题目与回答“叩问”的紧迫性提了出来,没有铺垫,直入主题,体现了剧本创作新角度及其优势。


《叩问》先后提出了两个令人敬畏的“兴亡周期律”。第一个“兴亡周期律”是在第一幕提出来的,即人们比较熟悉的由黄炎培先生在延安窑洞中向毛泽东提出的那个“兴亡周期律”,也就是关文清所称的“十字成语”:“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这是之于政党、政权的“兴亡周期律”,我们权且称之为大“兴亡周期律”。


第二个“兴亡周期律”是在第三幕提出来的。针对一些老同志、老战友以刘青山、张子善有革命功劳为由请求从宽惩处刘青山、张子善时,毛泽东为了说服教育他们,语重心长地引用陈云同志关于革命与当官那段精辟论述:“大家是为革命来的,还是为做官来的呢?起初是干革命来的,以后是革命加做官。后来,官越大,胃口也越来越大,只想做官,不想革命了,把革命忘光了。”陈云同志所讲的革命,就是践行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与信仰,就是“为人民服务”,革除违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弊政、恶政,推动社会不断进步。革命功劳永远不是搞腐败的本钱,更不是搞腐败的理由。 笔者认为,这也是一个“兴亡周期律”,是一个之于党员干部的“兴亡周期律”,我们权且称之为小“兴亡周期律”。令人堪忧的是,这是一个并非大多数人所能意识到的“兴亡周期律”。就像许多王朝、团体、组织与政党没有能够越过大“兴亡周期律”而覆亡一样,又有多少英雄豪杰、功臣良将因没有能够越过小“兴亡周期律”而身败名裂,甚至遗臭万年,书写了一幕又一幕的人间悲剧!


历史证明,大“兴亡周期律”的实现,首先是基于小“兴亡周期律”的实现。大多数党员干部不能逃脱小“兴亡周期律”,大“兴亡周期律”也就“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地显灵了。


正因为如此,一生以“为人民服务”为己任的毛泽东,对这两个“兴亡周期律”自始至终都怀着敬畏之心,时刻保持着高度警惕,不仅一辈子自己身体力行,做全党的表率,更是一辈子致力于以“以小保大”方式——以政治思想教育的方式、法律惩戒的方式、人民监督的方式,努力使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跳出小“兴亡周期律”,以确保中国共产党不受大“兴亡周期律”支配,永葆为人民服务的本色。毛泽东将刘青山、张子善贪腐案作为典型,并进一步要求中央、中央局、分局、省市区党委“必须严重地注意干部被资产阶级腐蚀发生严重贪污行为这一事实,注意发现和惩处,并需当作一场大斗争来处理”的举措,无疑是基于这一思考与方略,其后的一系列思想、政治、文化的大行动,又何尝不是基于这一思考与方略呢?


《叩问》为我们再现了这一历史场景,揭示了毛泽东这一用心良苦的思考与方略,这表明《叩问》作者对“兴亡周期律”的深度理解和对历史的准确把握。《叩问》在叩问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信仰的同时,也叩问了各级党员干部、尤其是党的高级干部:小“兴亡周期律”在你身上“灵验”几何?!


令人敬佩的反腐精神


反腐精神,笔者认为是为了人民幸福安康,国家民主富强,社会公平正义,对各种、各级腐败行为敢于说“不”、坚决说“不”的勇气、决心与担当气魄。防止执政党和国家走向腐败,既需要制度,也需要反腐精神。


该剧作者在《叩问》里再现了毛泽东那强烈的反腐精神。让我们回放《叩问》的剧情中毛泽东那两段震天撼地的录音吧:


“决不会当李自成;决不会放任腐败现象滋长下去;决不会让千千万万先烈用鲜血、生命换来的江山改变颜色!”


“谁要是搞腐败,谁就是黄世仁,谁就会手上沾着杨白劳的鲜血!我要向老百姓发誓——谁要搞腐败那一套,我毛泽东就割谁的脑袋!我若是搞腐败,老百姓就割我毛泽东的脑袋!”


多么令人敬佩的反腐精神!毛泽东这种反腐精神不仅反映在“言必信,行必果”,还体现在勇于自我“揭丑”,将刘青山、张子善的腐败问题公之于世,并要党中央机关报配发短评:“今天有哪个最容易犯错误,而且最容易犯大的错误呢?”不为刚刚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隐讳。


时代需要这样的反腐精神!什么叫做传播正能量?传播追求人民幸福与祖国强盛的反腐精神与担当气魄,就是传播最大的正能量。


一个千古不变的真理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33章,意思是一个人不把精神的住所弄丢了才能长久,有信仰,精神才有依托,一直到死从来都没有把精神的家园弄丢了,那么这个人就能长寿。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这句很古老的话,蕴含着千古不变的真理。


如果说《叩问》的最后一幕是全剧思想的高潮,那么“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的引用,则是高潮中的“点睛”之笔。剧本以关文清给经历“挥泪斩马谡”的复杂情感纠葛后的毛泽东送信为由头,通过毛泽东与关文清对封建王朝严酷手段诛杀贪官成效的审视,对毛岸英写给表舅的信与写给父亲毛泽东的信的念读与点评,对昔日“新桃换旧符”的追忆,对人的生命意义的探讨,对向世界公布“货真价实”的刘青山的决断,最后对中国共产党信仰的叩问,这样一浪接一浪、一浪高过一浪地把全剧的思想推向高潮。需要指出的是,剧本在“叩问”之前,关文清看到毛泽东所书写的、毛泽东爱子毛岸英对人生的最后表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不朽诗句之后,让他想起了老子的话——“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这既是对毛岸英的评价,对毛泽东和共产党的历史赞许,更是对成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人民服务宗旨与信仰的期许与鼓励,彰显了历史学家关文清作为毛泽东的畏友的本色。


毛泽东,正是因为他的精神家园、思想之“所”、灵魂之“所”,成为了中国共产党永久的榜样,成为中华民族永久的榜样。


中国共产党,正是因为一直坚持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信仰,才能够在复杂形势中屹立不倒,稳步前行,带领中华民族走向民主富强,努力实现百年中华振兴梦!


执政宗旨与信仰的叩问考试将一场接一场地持续,我们衷心祝愿中国共产党和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在考试中得分越来越高!(王成林)

更多推荐
更多
柳青先生曾有句名言,谓之“人生紧要处就那几步”。吾在花甲之年忆想起自个生命中的紧要几步,脑海中自然涌现那些赏识、看好、支持、帮助,给予我发展...
作者:王二国2025-03-25 09:17
客厅茶几上的水果盘,突然出现了久违多年的红柿子,我欣喜若狂,油然想起儿时那甜的诱人的烘柿和在柿树园树上玩游戏的情景。然甜蜜丰满的回想被“骨感...
作者:王二国2025-03-25 09:10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可谓应矣。因泱泱中华大国南水北调之浩大工程,需迁移位于焦作市解放区王褚村之王氏茔地。依照...
作者:王二国2025-03-25 08:55
【清廉网】或许你会好奇,中国幅员辽阔,为什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农民运动偏偏发生在萧山衙前?到凤凰山脚下的衙前农民运动纪念馆走一走、看一看...
来源:杭州市萧山区纪委监委2022-06-15 08:22
【清廉网】小满时节桑果甜,又到桑果飘香时。时进初夏,恰逢周末,应客人之约,我们一早驱车前往位于素有“华夏蚕桑第一村”美誉的江苏射阳特庸王村的...
作者:陈玉军2022-06-09 09:53
【清廉网】​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来源:石拐区纪委监委2022-04-25 08:40
hello,廉友们!! 为发挥廉洁文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积极作用 营造崇廉尚洁的社会风气 即日起 四川省“510(...
来源:四川省纪委监委2022-04-11 09:17
【清廉网】​(文\林柏江)​ 阿阳:   山那边,灯火摇曳,撩动心弦。今晚,又到了我们相约鸿雁传书的日子。 ...
作者:林柏江2022-04-11 09:13
【清廉网】​(王平)​黑紫羔羊是洮岷高原独有的优良品种,这种绵羊皮肉俱佳,历来为食客和好家追捧。生长两年的黑紫羔羊也就四五十斤重,做手抓羊肉...
作者:王平2022-04-06 07:54
素闻九龙风光好,今朝结伴去登攀。 仰望峰高超千米,拾级而上若等闲。...
作者:胡遵远 石义良2022-04-06 07:14
【清廉网】​春风和煦,绿柳依依,又是一年清明时。如果思念是一种距离,那么清明的思念便是天上人间的距离。...
作者:辛梓萌2022-03-31 07:36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 只是有人在负重前行。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 所有人都在分秒必争。...
作者:王燕琴2022-03-29 08:33
【清廉网】​2022年是注定不平凡的一年,在新冠疫情肆虐、自然灾害不断、国际形式严峻的大背景下,我国举办的冬奥会、冬残奥会不但圆满结束,第十...
作者:王豪杰2022-03-29 08:26
【清廉网】​日暮向晚,见一亭堂荒于修葺,高阁其上,远而望之,景美生情致,甚有所感,乃出数言记之。...
作者:陈涛2022-03-29 08:10
【清廉网】​雨霁风光,春分天气。今日迎来春分节气,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平分。...
作者:孙晓璐2022-03-29 08:05
地方频道
更多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