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偶得:从“不理解”的冲动到“卸包袱”的释然
2009年12月,我由副镇长调任县纪委审理室主任,为了能尽快转换角色、胜任工作,我如饥似渴地阅读审理方面的书籍,向单位的领导和同事虚心请教,尽快克服自己本领恐慌。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我对审理业务的理解不断加深,从当初简单地认为审理就是审核资料、程序、适用条规,到把自己置身案件当中,再深入到对案件有自己的看法,尤其是坚持原则与灵活运用的恰当把握,达到“纪”和“情”的有效结合。
2012年,审理室受理了一起县国有企业经理李某受贿案件,审理阶段,原单位的领导打来电话说:“小石,听说你这几天接了个案子,能不能在权力范围内照顾一下!”放下电话,心中沉甸甸的:李某受贿上万元,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是一定的!
过了几天,我硬着头皮回电话:“老领导,实在对不起!我认真考虑后,还是觉着没有从轻处理的理由!”“小石呀,以前我对你关照有加,你能到纪委也离不开我的极力推荐,这么长时间就给你说这一次情。吃水还不忘挖井人呢,你看着办吧!”我陷入了两难境地!经过多天反复考虑,虽然老领导对我有知遇之恩,但忠于审理职责的信念驱使我还是坚持己见。常委会时间定了,老领导的话回荡在耳边,内心充满歉意,此时电话响起:“小石,我给你说的事怎么样了?”“我……”“哈哈!看你紧张的!这几天我静下心好好想了一下,没考虑清楚利害关系,听你今天这口气,就知道你没按我意思做。当初向纪委推荐你时还有些担心,现在看来我的决定是对的!”放下电话,我心中释然,坚持己见说起来容易,其中滋味也只有经历了才懂得。
处分决定下发后,李某冲到我办公室,拿着处分决定一脸愤怒地吼道:“为什么给我这么重处分,我不服,我要见你们领导!”我倒了一杯热水递到他面前,说:“你先坐,为什么不服,你觉着给你什么处分恰当呢?”他说:“我当时任经理时,这企业本来是个烂摊子,我殚精竭虑,扭转了公司欠款局面。现在楼盖起来了,我没有功劳还有苦劳,虽然我收了点钱,但并没有损害公司、职工一点利益。”“我承认自己一时麻痹,犯了错误,但我就觉着你们处理得也太重了!”我定定神,不卑不亢地说:“你的能力大家是有目共睹的,我也很佩服你工作的魄力。你说处分重了,恰恰相反,我们正是为了保护你,如果不及时制止你的行为,你会意识到吗?你今天收了老板送你的钱,明天还会有人继续送,你会理所应当地接受,当越走越远时,你还会像现在这样喝茶吗?”
经过一番解释,气氛逐渐缓和,但他仍然不服:“不是没发生那么严重的后果吗?”“没发生不等于不会发生!如果我们不制止,你处在关键岗位,失去了心理防线,你认为会有怎样结果?”他沉默了,最后很难为情地说:“我现在就感觉有点丢人,进企业都觉着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我说:“行动最具说服力,相信你会给自己一个有力的证明。”他想了想,微笑着说:“刚才有点冲动,请多包涵。”后来,我们把他作为帮助重点,多次走访所在单位,了解其工作状态、思想转变情况,直到他真正放下思想包袱、踏实工作。考察解除处分时,他的工作能力得到了单位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一场小小的风波结束了,但我感觉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这件事更让我坚信,只要坚持原则,秉公办理,就不会有过不去的坎。我体会到:作为一名审理人员,在把制度条规内化于心的基础上,要始终保持一颗“公平、公正”的赤诚之心,遇到问题勇于面对,处理问题不偏不倚,面对问题敢于直言,掌握沟通交流的艺术,以理服人、以理信人、坚持原则,树立审理威信,就一定会在工作岗位上取得出色的成绩。(陕西省千阳县纪委 石红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