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偶得:接访要胸怀“三心”杜绝“二意”
前不久的一天早上,我刚到办公室门口,一位60岁左右的老人从走廊另一头走来,边走边气愤地嚷喊:“你们这里是纪委吗?还有管老百姓死活的地方吗?”
“是啊,老大爷,您来反映问题吗?”我赶紧迎上去。
“不来反映问题,难道来这里喝茶?!”还没等我说完,老人就戗上了。
我微笑着说:“老大爷,您别急,先请坐,我先给您倒杯茶,您再慢慢说。”我边倒水边问老人:“老人家,您家是哪里的啊?”“安居胡厂的。”我把茶水端到老人面前,老人连忙答谢说:“还是这里的干部好啊,如果基层当干部的都像你们这么客气就好了。”见老人怒气消了不少,我便与他聊了起来,“胡厂的啊,那您姓胡吗……”
多年的接访经验告诉我,遇到这种情况,就要微笑着,奉上一杯茶,他急我不急,让来访人的情绪稳定下来再跟他谈。
当然,也并非对所有的来访人都适合用这种方法接待,对于无理取闹者,要义正词严、坚持原则,甚至要进行现场教育才能解决问题。
记得前年有一来访人,也是气势汹汹,来到办公室后直接把脚搭到办公桌上,接着就大嚷大叫,说要举报他们村的村主任。见此情况,我对他说:“你有问题反映问题,有话好好说,在办公室里不用那么大嗓门我也能听见。但是,在反映问题前,请你先把脚从桌子上拿下来。”此人答道:“我的腿不好!”“你的腿再不好,也不能放到办公桌上呀,如果你坐在办公桌前,我把脚放桌子上,伸在你面前,你是什么感受?”虽然不情愿,但他还是把脚慢慢从桌子上拿下来了。我接着说:“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我看你年纪也不小了,最起码的礼貌得懂吧?”他见我说的句句在理,也不好意思起来。我问他:“你是哪个村的,是党员吗?”他回答:“我是二十里铺街道××村的,是一名普通党员。”我接着问:“你刚才说告你们村的村主任,告他什么?”我一边问一边记录,但是他一直吞吞吐吐说不出所以然来。这时我对他说:“你稍等,对于你反映村主任的问题,我向你们街道的干部了解一下情况。”我拨通了包保该村的街道办事处干部的电话,了解到,之前该村党支部书记向包村干部反映过村主任的问题,街道办事处初步核实,该村集体没有经济收入来源,村主任也没有什么问题,只是该村党支部书记与村主任不和,以举报的方式打击村主任。放下电话,我心里有数了,对来访人说:“据我了解,你反映的情况和实际不一致啊?你一开始说你是普通党员,你到底是不是普通党员?”他连忙说:“不是,我是村党支部书记。”“作为村党支部书记,不好好在村里工作,反而来这里胡搅蛮缠,你尽到村党支部书记的职责了吗?你够不够党员的标准?班子不团结,负首要责任的就是党支部书记,你不知道吗?”经过一番教育,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表示回去一定好好改正自身的毛病,与村主任搞好团结。
从事信访举报工作的几年里,我接待过农民、工人、学生、教师等各行各业的群众,有知书达理真正反映问题的,有胡搅蛮缠故意找茬的,有不理解上级政策对干部产生误解的,有嫉恶如仇举报贪官污吏的,林林总总。我总结出一条接访经验:胸怀“三心”杜绝“二意”,即秉持热心、耐心、细心的“三心”原则,杜绝对群众敷衍塞责“没真意”、处理信访件“不在意”的“二意”思想,才会得到群众的理解与信任。每当解决了问题,群众对我说谢谢时,我心底的满足感就会油然而生。(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纪委、监察局 张永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