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廉政文化

名家说史:当官难易论

发布时间:2014-08-05 23:24:22 浏览: 202

当官难乎?易乎?对于这个问题,历来就有截然相反的两种看法。


一种看法是“当官难”,其代表人物是林则徐。


1839年,林则徐踏上南下广东查禁鸦片的艰难征程。一到广东,他立即给夫人修书一封,其中写道:“做官不易,做大官更不易。我是奉命唯谨,毕恭毕敬。夫人务嘱二儿须千万谨慎,切勿仰仗乃父的势力,和官府佞相往来,更不可干预地方事务。”


另一种看法是“当官易”,其代表人物是李鸿章。


李氏曾经口吐这样的“名言”:“天下最容易的事,便是做官。倘若一个人连官都不会做,那他就太不中用了。”


两种看法,各执一端。孰是孰非,值得探讨。


林则徐有这样两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他一生为人、做官、处事的准则。林则徐为官40年,足迹遍及14个省,曾统兵40万,位 列封疆,官至钦差。他一直廉洁奉公,两袖清风。他以非凡的才识和胆略,以虎门销烟的壮举,揭开了我国近代史的序幕,被称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正 如他的同僚和朋友所称赞的那样:“出群才略今谁匹,文武威风见此人。”


对李鸿章这个晚清政府的军政大臣,本来早已盖棺论定。但近 年来却有些人想为他翻案,很有点众说纷纭、褒贬不一的样子。但不管怎么讲,这位“中堂大人”代表腐朽没落的晚清政府,对外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割地赔款 的不平等条约,却是谁也改变不了的历史事实。当然,把这一切都归罪于李鸿章个人,那也的确有失公允。


问题是,李鸿章何以说出那样 的“高论”?或许是因为他在官府混的时间太长——他差不多当了40年的大官;或许是因为他家里出的大官太多——李氏兄弟六人都在朝廷做过官;或许是拥有的 荣誉太高——慈禧太后感念李鸿章为她修建颐和园出了大力,赏赐他三眼花翎,这可是一项殊荣,清朝200多年历史,汉大臣中唯其一人独得。


有意思的是,认为“当官难”的人,像林则徐那样,“奉命唯谨,毕恭毕敬”,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反而把官做好了,做清白了。相反,认为“当官易”的人, 像李鸿章那样,高官厚禄,养尊处优,出将入相,威风凛凛,反而把官做坏了,做混账了。难易相对、正反互比,这当然不能绝对说成是官场的一条普遍定律,但历 史的经验教训,的确值得今天的官员加以研究和注意。


与过去相同的是,现在也存在“当官难”与“当官易”的问题。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之后,这个问题好像更加突出。论点表面上看还是当官“难”与“易”的问题,但论据却与林则徐、李鸿章的原意大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了。


现在的反腐形势,呈现出“中央高度重视、百姓高度关注、贪官高度紧张”的“三高”态势。面对这种情况,有的官员发出了“当官不易”的感叹,甚至还有人说 “官不聊生”。有的官员则认为,现在党风逐步端正了,“潜规则”“暗箱操作”越来越不能大行其道了,因此,官也就好当了。


坦白地说,我明显倾向于“当官难”的看法,但也不完全否定“当官易”的看法,我的看法是“当官也难也易”。


为什么说“当官也难也易”呢?


先说“当官难”,现在至少有这样三条理由。


一是责任重。以县级领导来说,县一级承上启下、要素完备、功能齐全,所管之人宽及工农商学兵,所理之事细及衣食住行用,在我们党执政兴国中具有十分重要 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正所谓“郡县治,天下安”。领导工作本来就是“苦差事”,很多时候需要“五加二”“白加黑”。想舒舒服服,就当 不好领导干部。


二是风险大。现在有人说,做官是“高危职业”,是充满诱惑的岗位。这样说,绝不是危言耸听。这些年既拍打了很多“苍蝇”,也揪出了不少“老虎”。从县处级、地厅级、省部级乃至副国级高官,有多少人中途落马,甚至人头落地!


三是要求高。今天的官与旧社会的官有着本质的不同。共产党的官是人民的公仆,为人民服务是官员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官员的天职。职务,不仅意味着荣誉和 待遇,首先是一种责任和义务。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做官就不能发财,发财就别想做官。职务越高,负的责任越大,挑的担子越重,要求也就越高。


由此可见,当官难,当大官更难,当共产党的官最难。


既然如此,我为什么又说“当官也易”呢?


首先应当说明两点:一点是我说的“当官也易”,绝不是说当官轻而易举,可以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一点是我说“当官也易”,不等于我同意李鸿章说“当官易”的那段“高论”。


我认为,看法决定做法。古人早已有言在先:“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看来,“当官难”还是“当官易”,既取决于客 观环境,更取决于主观努力,关键在于“为不为”和“如何为”,在于你是当清官、好官、德官、能官还是当贪官、坏官、昏官、庸官。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多数干部从接待应酬中解脱出来,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明显转变,身心舒畅了。在尽心尽力做好工作之余,陪伴家人、享受亲情,清茶一杯、 手捧一卷,操持雅好、神游物外,强身健体、锤炼意志。这样的官,用不着整天提心吊胆,既胜任愉快、游刃有余,又让精神生活有水平、有品位,还能得到群众的 拥戴。


如此看来,讲“当官也难也易”,有何不妥?(作者系总参谋部原兵种部政委、少将 田永清)

更多推荐
更多
柳青先生曾有句名言,谓之“人生紧要处就那几步”。吾在花甲之年忆想起自个生命中的紧要几步,脑海中自然涌现那些赏识、看好、支持、帮助,给予我发展...
作者:王二国2025-03-25 09:17
客厅茶几上的水果盘,突然出现了久违多年的红柿子,我欣喜若狂,油然想起儿时那甜的诱人的烘柿和在柿树园树上玩游戏的情景。然甜蜜丰满的回想被“骨感...
作者:王二国2025-03-25 09:10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可谓应矣。因泱泱中华大国南水北调之浩大工程,需迁移位于焦作市解放区王褚村之王氏茔地。依照...
作者:王二国2025-03-25 08:55
【清廉网】或许你会好奇,中国幅员辽阔,为什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农民运动偏偏发生在萧山衙前?到凤凰山脚下的衙前农民运动纪念馆走一走、看一看...
来源:杭州市萧山区纪委监委2022-06-15 08:22
【清廉网】小满时节桑果甜,又到桑果飘香时。时进初夏,恰逢周末,应客人之约,我们一早驱车前往位于素有“华夏蚕桑第一村”美誉的江苏射阳特庸王村的...
作者:陈玉军2022-06-09 09:53
【清廉网】​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来源:石拐区纪委监委2022-04-25 08:40
hello,廉友们!! 为发挥廉洁文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积极作用 营造崇廉尚洁的社会风气 即日起 四川省“510(...
来源:四川省纪委监委2022-04-11 09:17
【清廉网】​(文\林柏江)​ 阿阳:   山那边,灯火摇曳,撩动心弦。今晚,又到了我们相约鸿雁传书的日子。 ...
作者:林柏江2022-04-11 09:13
【清廉网】​(王平)​黑紫羔羊是洮岷高原独有的优良品种,这种绵羊皮肉俱佳,历来为食客和好家追捧。生长两年的黑紫羔羊也就四五十斤重,做手抓羊肉...
作者:王平2022-04-06 07:54
素闻九龙风光好,今朝结伴去登攀。 仰望峰高超千米,拾级而上若等闲。...
作者:胡遵远 石义良2022-04-06 07:14
【清廉网】​春风和煦,绿柳依依,又是一年清明时。如果思念是一种距离,那么清明的思念便是天上人间的距离。...
作者:辛梓萌2022-03-31 07:36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 只是有人在负重前行。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 所有人都在分秒必争。...
作者:王燕琴2022-03-29 08:33
【清廉网】​2022年是注定不平凡的一年,在新冠疫情肆虐、自然灾害不断、国际形式严峻的大背景下,我国举办的冬奥会、冬残奥会不但圆满结束,第十...
作者:王豪杰2022-03-29 08:26
【清廉网】​日暮向晚,见一亭堂荒于修葺,高阁其上,远而望之,景美生情致,甚有所感,乃出数言记之。...
作者:陈涛2022-03-29 08:10
【清廉网】​雨霁风光,春分天气。今日迎来春分节气,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平分。...
作者:孙晓璐2022-03-29 08:05
地方频道
更多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