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偶得:当好“排气筒” 真心服务群众
我是山西省沁源县纪委办公室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有一天上午,接到电话通知,纪委书记和分管案件的副书记都到市纪委开会去了。同事下楼去拿报纸,我拿出办公室工作日志,正要登记当天机关人员外出情况的时候,听见楼道里有急促的脚步声和混乱的嘈杂声。不一会儿,几个5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出现在我的眼前。他们穿着朴素,头发花白,每个人脸色都很难看,估计是某村的村民。
“我们举报的事情你们纪委到底管不管啊?”一个带有训斥的声音问道。
看到几名老乡火气很大,我赶忙起身让大家坐下。然后,找杯子给每个人倒水。我说:“你们慢慢说,不要着急!”
“不要着急?不是你家的事情你当然不会着急!”
我说:“老乡们,咱们这里是办公室,大家要是询问举报案件办理情况,可以到一楼信访室问一下,我帮大家联系。”
“少来这一套,来回踢皮球,把我们当猴耍啊?”
“就是,这都一个多月了,我们早就举报到信访室,后来也问过信访室,说案子转到乡镇了,而且也催过了,那为什么到现在还是没有音信?眼看着有些村干部胡作非为,侵害老百姓利益,难道就没有王法?没有说理的地方?”
“别跟他废话,跟他说也没用,我们今天来就是要见你们一把手,问问到底管还是不管?”
从几个人的话语中,我大概了解了他们反映的情况和心里的想法。我说:“老乡们,咱们纪委的职责就是监督党员干部,维护百姓利益的。特别是今年,我们按照中央纪委和省、市纪委要求,开展‘三转’工作,就是要把重心放在查办案件上,多为老百姓查办一些侵害群众利益的蛀虫。咱们县纪委信访量、工作量很大,但是每一件信访件主要领导都要亲自过问、亲自部署、亲自督办,对于重大的案件我们还要开会讨论。所以,大家的案子领导肯定是知道的,也是高度重视的。但是,具体办理进展情况,还必须问一下信访室。任何事情都要讲程序。而且,今天不巧,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都到市里开会去了。不过大家放心,我们的工作都是有纪律性的,信访室一定会把大家的意见及时反馈给相关领导的。”
几位老乡听完我的话,情绪稍微平静了一些。然后又向我诉起了苦,说村干部如何侵害群众利益,百姓如何怨声载道。看着大家怨气很深,我说:“老乡们,我父亲的年龄和你们差不多,也是种了一辈子的地,我从小在山沟长大,非常理解和同情大家。请你们相信组织,相信纪委,耐心一点,按程序来办理,纪委一定会给大家一个公平满意的答复。”
听了我的劝说,几位村民释然了。在我的指引下,到信访室了解情况去了。
通过这件事情,我感到办公室虽然不是专门的来访接待部门,但是作为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不论是对待来信、来电、来访,还是其他群众工作,一定要善于倾听,让群众大胆发声,给群众说话的权利和空间;一定要保持冷静,让群众把话说完,把心中的积怨和怒火彻底发泄出来;一定要态度谦和,尊重对方,放低个人姿态,让群众感到平等公平;一定要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真正和群众交心、交朋友;一定要正确引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群众按程序办事。
群众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公职人员只有当好“排气筒”、“减压阀”,让群众消除肝火,化解怨气,才能真正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取得服务于民、取信于民的实效。(山西省沁源县纪委 杨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