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偶得:童蒙养正,让廉洁价值理念深入人心
在浙江省宁波市“廉洁文化进校园”开展近十年后,今年初出台的《宁波市将廉洁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实施意见(试行)》,以制度的形式把廉洁教育作为必修内容,纳入学校培养计划,要求各学校每学年安排4至6个课时,集中开展廉洁教育。前不久,我就近距离感受了一次“廉洁小卫士”的威力。
那是5月底的一天,担任小学班主任的妻子正为即将举行的一节廉洁教育公开课准备教案。妻子与我商量,如何确定这次公开课的主题和内容。说实话,对孩子进行廉洁教育是否有效,我还真有些不太确定。妻子就问:“除了安全和学习之外,你最关心孩子在学校的什么情况?”我想了想说:“作为家长,我关心的是孩子在学校是否拼爹、拼钱、拼名牌,当学生干部是否需要小恩小惠拉拢同学,逢年过节是否需要家长去找老师表示一下。只是你跟小孩说这个,他们能懂吗?”妻子认真地说:“别小看这个。对青少年进行廉洁教育是国际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一大趋势。世界排名前列的廉洁国家,如瑞典、丹麦、芬兰等,有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在青少年时期就进行廉洁品德教育。”
正在讨论的时候,我收到孩子老师发来的信息,说我们孩子被选上参加宁波市“童蒙养正”优秀童谣传唱比赛了。老师让我们把邮箱里的稿子打印出来给孩子先熟悉熟悉。因为我家离单位近,我便很自然地对妻子说:“我去单位办公室帮孩子打印一下稿子,回头再跟你说吧。”我刚要起身,就被孩子拦住了:“爸爸,这是咱们自己的私事,不能用公家的打印机!”正当我尴尬犹豫的时候,妻子正色道:“马可同学说得对,爸爸去办公室打印几张纸,看起来事小,但是公私不分的习惯绝对要不得!”听完母子俩的批评教育,我赶紧表态:“我马上改正!现在就去外面的打印店打印。”
拿回打印稿,孩子有板有眼地练起了《廉政拍手歌》:“你拍一、我拍一,爸妈为人要谦虚。当了领导咱高兴,为民做主别忘记……”练完之后,孩子还是觉得不过瘾,于是模仿老师的口气,把家里所有不符合廉洁品德教育的做法一一进行了列举。比如家里离学校这么近,我们还用汽车接送,虽然是私家车,但也滋长了孩子的娇气;妈妈刷牙的时候不关水龙头,白白浪费了很多水;爸爸经常说下次带他去公园,但下次总是很遥远,这属于不诚信的表现;家里有很多他小时候穿的衣服,都还好好的,完全可以送给需要的人穿……我和妻子作为听众,认真接受了孩子的批评,感到既欣慰又羞愧。我们认真地反思,有些事情我们以为是小事没有较真,时间一长就见怪不怪了,这次在孩子的监督下,我们重新接受了一次特殊的廉洁教育。
妻子看了看我说:“经过孩子的这一番‘教育’点拨,我公开课的主题倒是有了,题目就叫‘争当廉洁小卫士’,怎么样?不过,你可要做好心理准备,跟我一起当这个反面典型了。”我笑了笑说:“我支持你。这个题目很有意义!宁波现有在校学生超过133万名,他们背后是几百万家长。教育好培养好青少年,近期是133万个‘廉洁小卫士’,远期则是133万个廉洁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啊!”
廉洁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看起来只是小事情,但其实是大思路大举措。校园不是真空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也已经影响到广大在校学生。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育人,育人的首要对象是青少年。青少年时期是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抓住这个最佳时期,廉洁教育就能事半功倍、牢固根基;错过这个最佳时期,我们就要用数倍的精力和代价,还不一定能达到矫正的目的。对青少年的廉洁教育,不需要轰轰烈烈的大手笔,要的就是抓好小事、抓好点滴、抓好初始,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崇廉尚洁成为他们的自觉习惯。(浙江省宁波市纪委驻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纪检组 马华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