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千年古关清风劲
潼关是千古闻名的古关、古渡、古战场,又是东汉名臣杨震出生和安息的地方。近年来,在陕西省、渭南市两级纪委的 大力支持下,潼关县建成名闻全省,辐射晋、豫周边的大型廉政教育平台——杨震公祠廉政教育基地。如今,潼关县纪委依托该廉政教育基地,开展“全方位”的廉 政文化教育活动,发挥廉政教育的正效应,聚集廉政文化的正能量,取得明显的社会效果。
敬天畏地 廉重“四知”传千古
杨震(?~124),字伯起,东汉弘农华阴(今陕西省潼关县安乐乡水峪口村)人。他是东汉中期的著名学者,被 誉为“关西夫子”;也是清正廉洁名垂青史的名臣廉吏,他用生命悲壮地践行了“清白吏”的座右铭,表现出崇高的人格和气节。“关西夫子”和“清白吏”这两个 至上的荣誉,是他一生最真实、最闪光的写照。
据史传记载,杨震少好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20岁后,自费设塾授徒,培育人才。他坚持“有教无类,不分贫富”的平等教育思想,坚持“经世致用,学为天下”的宗旨,坚持“清白正直,身教为先”的教育方法,得到当时士人的一致推崇。
教学之余,杨震躬耕自给,当时学子们见老师既要讲学又要种田,非常辛苦,就偷偷到田里帮他下种。杨震发现后直 接拔掉禾苗重新播种,并教导学生:“勤劳清白的秉性要靠一点一滴的小事养成。我今天接受你们的帮助,明天就有可能接受别人更大的帮助,懒惰和贪欲就是这样 逐渐养成的。你们记住,不贪一粒米才会拒千金。”
杨震教育学生要去“三惑”:不为酒惑,不为色惑,不为财惑。为国谋利,为民谋福。因为学校周围槐树成荫,时人 就把杨氏学堂称为“杨震槐市”。其严谨的治学精神和高尚的师德情操被人们誉为“槐市遗风”。在“槐市遗风”吹拂下,“群英云集,桃李芬芳”,其中不乏如虞 放、陈翼这样官至司空的显赫之辈。
东汉永初二年(108年)春,杨震调任东莱太守,路过昌邑。昌邑县令王密是他在荆州刺史任内荐举的官员,听得 杨震到来,晚上悄悄去拜访,并带金十斤作为礼物。杨震当场拒绝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以为杨震假装客气,便道:“暮夜无知者。”杨震怒 道:“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王密只得带着礼物羞愧而退。
东汉后期,政治腐败,人心思廉。杨震暮夜却金的故事让深受腐败之害的人们看到了希望,很快流传开来,百姓们都为杨震居官清廉、洁身自好的品格所打动,亲切地称他为“四知太守”。
杨震一生为官疾恶如仇,与贪官污吏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他任荆州刺史期间,拘禁了侵占救灾粮款的贪官李吉,任太 尉时,严拒大鸿胪耿宝举荐小人入仕,大胆弹劾王圣、樊丰等奸佞骄溢逾法、盛修第舍、卖威弄福的贪腐行径,结果遭人陷害,被汉安帝遣归,他觉得自己愧对天 地,于是在归家途中饮鸩而死。
李白《送杨燕之东鲁》诗云:“关西杨伯起,汉日旧称贤。四代三公族,清风播人天。”杨震的精神品德,对后世产 生了积极影响。杨震的子孙后代,如杨秉、杨赐、杨彪等都以敢于直谏和清廉著称。历代纪念杨震的活动不绝如缕,与杨震有关的历史遗迹遍布全国,如山东昌邑的 “辞金台”,重庆潼南的“四知堂”以及广布各地的“清风堂”。历代文人歌颂杨震的作品更是经代不绝,形成了独特的歌颂崇尚清廉的文化传统。
“声、光、电、图” 集廉展萃扬正气
为了深入挖掘杨震廉政文化资源,弘扬杨震精神,2009年,潼关县全面启动了杨震公祠廉政教育基地建设,在广 泛调研、认真论证的基础上形成了“三区一堂一廊三厅”的规划方案。建成后的基地包括祭祀区、展览区、广场区三个区域,四知堂、正气厅、清风廊、浩然厅、放 映厅等展区。其中四知堂、正气厅等展区采用了电子触摸屏、电子手翻书等现代化光电技术,凸现了“声、光、电、图”一体化互动教育模式。通过强有力的视觉冲 击震撼参观者的心灵。
四知堂一层主要反映了杨震的生平事迹及后人对杨震的缅怀之情,杨震塑像、牌坊、神道、阙门、祭坛、华表、钟鼓 楼、莲池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二层主要展示的是杨震家族群英谱。正气厅陈列了征集的全国书画名家歌咏杨震、颂扬廉政的500余幅作品。浩然厅展出的是 与杨震有关的一些文物。清风廊分为东西两部,用浅浮雕壁画的形式展出了从西周到清代共72位清官的廉政事迹及名言警句。整个展区从多个层面展示了杨震的清 廉人生及为官之道,从不同角度展示以杨震为中心凝聚的廉政文化的永恒魅力。精心的布局,让参观者感悟从古到今先贤们以廉立身的高洁品质和不朽风范。
潼关县纪委的五年工作规划中提出,要依托杨震廉政教育基地,在机关、企业、学校、医院中开展廉洁从政、廉洁办 企、廉洁从教、廉洁行医等系列“清风正气筑和谐”主题教育活动,使杨震精神更具现实教育和指导意义,更具震撼力和影响力,稳步将杨震教育基地打造成潼关最 亮丽的新名片。
从2011年11月开始,潼关县依托杨震公祠廉政教育基地,在全县广大党员干部中组织开展了具有潼关特色的廉 政教育活动。活动期间,先后有5000余名党员干部职工接受了廉政教育,102个单位召开了座谈会,使廉政教育入耳入脑、触动思想、震撼心灵。开园至今, 杨震公祠廉政教育基地已接待全国各地游客20余万人次。2012年10月,基地被陕西省纪委命名为“陕西省廉政教育示范基地”。
打造品牌 合奏廉政文化交响曲
为了发挥杨震公祠廉政教育基地的教育辐射作用,潼关县开展了全方位的廉政文化教育活动,形成了“立体化”的教育格局。
召开了杨震廉政教育思想研讨座谈会,分析了杨震思想形成的时代环境、体制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家教 渊源,分析了杨震廉政精神及其时代价值。总结提炼出在新时期杨震精神的具体方法:去“三惑”(不为位所惑,不为色所惑,不为财所惑),树“四观”(树立淡 泊名利、爱民为本的权力观,敬畏历史、敬畏组织、敬畏法纪、敬畏群众、敬畏监督、敬畏良知的敬畏观,公道正派、刚直不阿的人生观,言传身教、教子以廉的家 教观)。
打造廉政文化“六进”基地,投资1600万元在县城北部新建了“四知街”廉政文化长廊,打造了县人事局、县地税局机关大院、城关一中等廉政文化“六进”基地,被市纪委命名为全市廉政文化教育示范基地。
组织开展“颂杨震、促廉洁”系列文化活动。先后举办了海内外“颂杨震、促廉洁”书画作品征集活动和杨震廉 政教育基地楹联作品征集活动。与省戏曲研究院合作排演了新编大型秦腔廉政历史剧《太尉杨震》。编辑出版了《古今颂杨震楹联诗文选》、《汉太尉杨震》等图 书,拍摄录制了《东汉太尉》电教片。
打造省内一流廉政教育基地。为党员干部接受廉政教育和培训提供场所和设施,编写有关杨震廉政教育学习教 材,开设有关学习杨震事迹的宣传展室,陈列有关杨震的文物或资料,演出有关杨震的戏剧、影视剧,演唱歌颂杨震的歌曲,举办有关反腐倡廉和打击职务犯罪、贪 污腐化案例展览,完善教育内容,使学员在廉政教育基地能有所看,有所听,有所学,有所交流,有所收获。(惠建军 叱骁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