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志:雪原“红妆”分外浓
提炼红色精华 传承抗联精神
尚志,一座“红妆素裹”的城市。之所以为“红妆”,因 尚志市以抗联英雄赵尚志而得名,是国家级革命老区,赵尚志在这里燃起抗日烽火,赵一曼在这里血洒黑土地,抗联精神在这里得到传承,被称为“红色尚志”;之 所以为“素裹”,是因其地处北国的林海雪原,有“银色尚志、中国雪都”之美誉,纯洁高尚、自由奔放、勇于创造、乐于奉献,是尚志人的精神特质。
东北抗联的抗日斗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抵御外敌的一部悲壮史诗,以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为代表的抗联英烈,用鲜血和生命, 铸就了忠贞报国、矢志不渝的抗联精神,是我们党之瑰宝和民族之魂。抗联将士14年爬冰卧雪、孤悬敌后,与数十万日本关东军殊死搏斗,史上罕见。赵尚志两次 被错误地开除党籍,仍然坚定地说“党籍是每个共产党员的生命。我不能一天离开党的领导……”坚定的党性就是他为民族事业不屈斗争的动力。赵一曼牺牲前给儿 子的遗书,字里行间情真意切、豪情更兼柔情,感动了几代中国人。
近年来,尚志市以红色文化为主题,以抗联精神为核心,构建 “林、园、馆”为一体的廉政文化展示格局,通过碑刻、崖刻、绘画、雕塑、图片、实物、楹联等表现形式,充分展现了抗联先驱遇百折不改其志、抛头颅以鉴忠贞 的革命情怀,用生动的英雄事迹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以人为鉴、克己省身,秉公持节、勤政为民。
尚志碑林,由将军艺苑、珠河情缘、翰墨滥觞、千秋国粹、印坛异彩、联苑撷英、智慧之光等7部分内容组成,有碑刻近2000块、雕塑近20座。
尚志园分为崇廉区、风骨区、追思区、再现区、传承区等五个区域。崇廉区以诗、书、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咏雪之洁、梅之贞、兰之幽、竹之节、菊之雅、松之 韧、荷之清,弘扬廉洁文化,倡导廉洁理念;风骨区以崖刻为载体,以赵尚志、赵一曼两位烈士生前诗词、楹联、书信等为主题,充分展现抗联先烈在恶劣环境下艰 苦卓绝、矢志不渝的革命情操;追思区以碑刻为表现形式,收录抗联老战士及子女亲友、名人名家为抗联题词,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再现区通过雕塑群组和绘 画,再现了当年抗战及土改时期的生动场面;传承区设“守正轩”和“静心亭”两处景观,收录碑刻、绘画、雕塑若干,主要体现尚志儿女如何传承先烈精神以及近 年来当地廉政文化建设成果。园区内的赵尚志、赵一曼纪念馆,以丰富的馆藏实物,向人们诉说了在国家危亡之际中华儿女不屈抗争的民族斗争史,诉说了共产党人 勇于担当、不惧牺牲的国家大义和为民情怀。
挖掘土改文化 倡导为民之风
周立波的小说《暴风骤雨》,让元宝村这个东北的小山村成为土改运动的典型代表——“中国土改文化第一村”。如今,这个当初贫穷的“光腚屯”已巨变为生活富足的“全国百强村”。
土改之初,尚志人在党的领导下,勇于革命,敢为人先,打土豪、分田地,使农民真正当家做主。在新中国建设时期,以“暴风骤雨中永不褪色的旗帜”张宝金、 “当代愚公”张秀林为代表的新一代共产党人,继承革命传统,情系百姓福祉,白手起家,艰苦创业,逐步带领群众走上了科学发展的小康之路。元宝村现有企业 28家,全村总资产5.8亿元、工农业总收入3.4亿元,人均收入1.9万元,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镇”、“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五一劳动奖 章”、“全国绿色小康村”等荣誉称号。长营村自办养殖、种业运输和浆果等8大公司,全村总资产2.4亿元、固定资产2亿元、人均收入2万元,被评为“全国 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先进单位”。两个偏远的小山村——元宝、长营也因此享誉全国。
尚志市依托中国土改文化第一村、暴风骤雨纪念馆,以弘扬土改精神为核心,辟建了廉政教育基地,用身边的典型事例,教育人、感化人,倡导艰苦奋斗、一心为 民的优良作风,号召全市的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张宝金、张秀林,坚持走群众路线,争做勤政廉政的楷模。纪念馆设四个展厅:一是土改运动展厅,二是周立波文斋, 三是元宝村展厅,四是放映厅和读书室。展厅真实地再现了元宝村乃至东北土改运动的光辉历史;再现了当年土改工作队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与农民朝夕相处、促 膝工作的日日夜夜。
丰富廉政内涵 力求润物无声
文化对人和社会具有广泛、深刻和根本性的影响,推进反腐倡廉工作,首先需要先进文化提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纵观尚志市的百年历史,尚志人民既有黑土地上浑然天成的质朴豪放,又有崇德尚志的优良传统。概括起来,就是三种文化、四种精神。
三种文化就是抗联文化、土改文化、冰雪文化。四种精神就是抗战时期,以赵尚志、赵一曼等抗联英烈为代表的忠贞报国、矢志不渝的抗联精神;土改时期,以掀 起暴风骤雨的元宝村为代表的勇于革命、敢为人先的土改精神;三是在建设时期,以元宝村、长营村变迁史为代表的艰苦奋斗、一心为民的创业精神;四是在发展时 期,以新时期尚志人为代表的锐意改革、科学发展的创新精神。
哈尔滨市纪委赋予抗联精神和土改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指导尚志市从文 化层面上谋划廉政建设,深入挖掘特色红色资源,丰富教育手段,优化教育形式,全力打造特色廉政文化教育基地,让廉政文化“活化于形、固化于制、实化于效、 内化于心”,发挥“文化而润其内,养德以固其本”的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2011年,哈尔滨廉政教育基地——“尚志园” 正式启动建设,一期工程当年投入使用即被黑龙江省纪委评为“全省廉政文化作品创作十大精品”之一。2012年,尚志园启动二期扩建工程,市委副书记、市纪 委书记姜国文亲自审定工程设计,研究工程建设,督办工程进度,通过对文化拓展和艺术再现,使得新建成的尚志园集旅游、观光、教育功能于一体,让广大党员干 部和群众在参观中就能潜移默化地接受廉政教育。
尚志园开放后,黑龙江省纪委及部分省直单位和哈尔滨市属各单位,先后组织党员干部来到教育基地开展党日活动和党性教育活动,月参观人数已超过2万人。
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尚志市在廉政文化创建活动中,对内注重从文化和道德层面形成群众对廉政文化的认同感,努力在全社会营造风清气正的廉政氛围;对外通 过“红色之旅”和网络、电视、报刊、画册等形式,扩大影响,把以弘扬抗联精神为主题的廉政文化宣传出去,让更多人走进尚志、了解尚志,让广大群众、国内游 客、国外友人成为廉政文化的建设者、传播者、践行者、监督者,让抗联精神起到凝心聚力、教育后人的效果。(姜言霖 侯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