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之风沿湖飘--——贵州省清镇市红枫湖镇大冲村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纪实
“党的政策放光芒,干部群众喜洋洋;集体资金要管好,廉洁自律要记牢”……。仲夏时节的红枫湖畔阳光灿烂,离湖岸边不远处的红枫湖镇大冲村办公室旁,人头攒动,歌舞飞扬。人们正在津津有味的观看村民自编自排的廉政山歌、舞蹈表演。
距离清镇市区8公里的大冲村,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全村十二个村民组820户3050名村民沿湖而居,整洁清爽的村庄里住着许多能歌善舞的苗、彝、布依等少数民族。随着村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精神文化生活也在不断丰富。廉政文化气息悄然沁进了村民的心里,融入了村民的歌舞之中。为检验大冲村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开展实效,清镇市纪委专门组织了全市80余名纪检监察干部到大冲村进行参观考察。
2011年5月以来,省纪委以“六进六增”为主题在全省开展廉政文化示范点命名工作,清镇市纪委结合涉农专项资金监管、党务村务公开等工作,着力指导红枫湖镇大冲村打造廉政文化进农村示范点。大冲村以此为契机,及时制定了《大冲村廉政文化进农村工作方案》、《大冲村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安排意见》、《大冲村廉政文化活动计划》等,找准活动载体,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深入引导群众参与,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有声有色。
依托基层组织阵地,筑牢思想防线。村党支部结合基层党组织建设,从学习教育入手,从自身抓起。利用村的党员活动室和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定期组织村组干部、党员和群众进行廉政教育和党纪、法规培训。发挥村农家书屋和多功能信息服务站的作用,设置“廉政书架”、“廉政影视角”,配备廉政图书、报刊杂志和电教光碟,供群众阅览、观看和学习。在党员和村组干部中深入开展“6个1”活动:即读一本“廉政书籍”、发一条“廉政短信”、上一堂“廉政党课”、观一次“廉政警示片”、搞一场“实地警示教育”、签一份“廉政承诺书”。开展“勤廉双述”活动,村支书村主任定期向群众进行述职述廉,接受群众评议和监督。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牢固廉洁从政意识,从思想上筑牢党员干部和群众廉洁自律防线。
依托宣传阵地,营造浓厚氛围。村党支部利用村民经常活动的虎山彝寨广场,设立了多块党风廉政宣传栏,通过图文并茂的展板内容,让群众了解涉农惠农方针政策、党纪政纪法规知识以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村级规章制度、村规民约等进行公示,时刻提醒村民自觉遵守有关规定的同时当好监督员,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把好第一道关。结合新农村建设,悉心打造了廉政文化宣传长廊。该文化长廊从虎山彝寨一直延伸到大冲村办公室,沿途分别制作廉政漫画、廉政格言警句和廉政公益广告等通俗易懂的文字和图片,既美化了村寨环境,又使过往群众能感受廉政文化的熏陶。另外,村里还通过向村民发放廉政宣传资料画册、廉政宣传用品(饮水杯)等方式,逐家逐户进行广泛宣传,不断吸引广大村民加入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中来,积极营造人人支持参与、共建清廉村风的良好氛围。
依托文化阵地,拓展廉政内涵。大冲村民族文化底蕴丰富。在活动中,大冲村用好用活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的特点,专门成立了廉政文艺表演队,将党风廉政的内容编成了山歌、快板、舞蹈等节目,集廉政文化思想性、艺术性为一体,用群众喜爱的文娱形式进行廉政文化宣传教育。表演队在农闲时节或重大节日期间经常进行演出,使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在娱乐中得到启发、受到教育,增强了廉政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大冲村还把廉政文化与诚信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将勤俭廉洁的要求纳入村规民约之中,作为诚信文明农户、诚信文明家庭的重要条件。
依托监管阵地,提供机制保障。大冲村坚持实行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制度。秉承“公开是原则,保密是例外”的理念,在党务村务公开栏内将年度发展目标、承诺事项办理、 村级财务收支、救灾物资发放、低保对象等情况及时公布。同时,还聘请村里德高望重的村民为专职监督员,对该村党务村务公开的内容、程序、时间、效果等进行全程监督。成立理财小组,加强对村级“三资”(资产、资金、资源)及涉农项目资金的监管。自2012年5月起,在村办公楼门厅处安置了触摸屏,村民可随时通过触摸屏进入涉农资金监管系统,查看涉农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发放名册等资料。通过实行民主管理,接受群众监督,既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又为有效推进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提供了坚实保障。
通过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的开展,大冲村广大群众敬廉崇俭,村组干部廉洁奉公,“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日益浓厚。活动助推了村民健康增收致富,促进了全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建成的500亩有机蔬菜种植核心区,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参与种植2000亩;98户村民搞起了旅游船只营运;35户村民办起了生态农家乐餐饮服务;94户搞起了庭院经济……。目前,全村人均年收入近万元,村民们过上了殷实的生活。
“清正廉洁”之风吹拂着大冲村的家家户户,相信大冲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清镇市纪委 龚松 高正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