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都“廉花”香
火红的七月,江西省瑞金市。在叶坪革命烈士纪念塔,在沙洲坝,在革命先辈的旧址群……一批又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干部群众近距离感受着苏区干部的好作风,聆听着中央苏区时期的廉政故事……
作为红色故都,瑞金市积极借鉴中央苏区廉政历史文化,主动占领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的主阵地,倾心建设苏区廉政文化基地,致力打造红色历史名城旅游胜地,红土地上这朵永不凋谢的“廉花”浓郁芬芳、香飘万里……
《瑞金报》——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的阵地
“郑茂德,几次干偷窃的勾当。前两个月在巡视时,偷了县保卫局的骡子,把自己骑去的马卖了,赚了八块钱,回来就与少共中央局的某些同志大吃馆子。但终于被发现了。在严重的警告之后,他不但没有纠正错误,而且在工作上消极怠工。现在少共中央局已经把他开除了……”
这是7月4日《瑞金报》三版刊登的《红军文化考:远去的愤怒(上)——〈红色中华〉的舆情分析》。诸如此类反映苏区干部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的文章,在《瑞金报》并不少见。《瑞金报》前身为《瑞金红旗》,创刊于1931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瑞金报》几度更名、几度停办,直至2002年1月,《瑞金报》再次复刊,成为江西保留的两份县级党报之一。
“《瑞金报》复刊11年来,几乎每期少不了关注苏区红色文化的文章。”《瑞金报》记者范建明介绍,2011年,为加强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建设,该报专门派出记者辗转全国十余座城市,对瑞金籍健在的老红军进行了专访,相关报道在全市引起强烈反响。
“《瑞金报》的主要读者是全市党员干部,它是我们全市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的主阵地。”瑞金市纪委宣教室负责人钟天元说,“下一步,我们将联合《瑞金报》、瑞金电视台开辟专栏,通过老红军老干部对苏区时期良好作风的回忆,继续加强对全市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促进中央八项规定落实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大课堂”——建设苏区廉政文化基地
“有两个问题,同志们在讨论中没有注意,我觉得应该提出来说一说。第一个问题是关于群众生活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工作方法的问题……”前不久,在沙洲坝红井景区群众路线广场上,该市直属机关的新老党员正在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今年春,该市群众路线广场的竣工,给该市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新添了一个“大课堂”。
“红色故都瑞金所拥有的厚重的苏区廉政历史文化资源,具有稀缺性、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这一特色和优势得到各级党史专家的普遍肯定。近年来,瑞金市不断丰富着红色故都的廉政文化魅力。
7月15日,来自北京的几名游客在红井主题公园一块刻有红色诗篇的巨石前,饶有兴致地诵读着谢觉哉的《焦官歌》:“你们说我做大官,我官好比周老倌。起得早来眠得晚,能多做事即心安……”如今,中华苏维埃纪念园内,红五星雕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纪念鼎、苏区精神28字雕塑……无处不蕴含着苏区廉政文化,成为当地干部群众和外地游客接受廉洁教育的好去处。
此外,瑞金还积极构建苏区廉政文化传承学府,于去年5月启动建立瑞金廉政干部学院。
5A景区——打造红色历史名城旅游胜地
7月8日,30多位全球海选的旅游体验师在瑞金进行“红色摇篮”旅游线深度体验之旅,感受瑞金的红色魅力。
进入7月,包括叶坪、红井、中华苏维埃纪念园在内的瑞金市“共和国摇篮”景区创5A升级改造工作全面动工。按照计划,景区升级改造将于今年8月底完成,9月份向市、省、国家旅游局申报验收。
高温酷暑下,赣龙铁路复线扩能改造工程瑞金段的工地上也是一片火热。“随着2011年厦蓉高速公路瑞金段、济广高速公路瑞金段全线建成通车,一个以高速公路、铁路建设为龙头,连接顺畅的‘双十字’枢纽型铁路和高速公路综合交通路网在瑞金初步成型,打通了省内黄金红色旅游线。”瑞金市旅游局负责人说,截至7月上旬,该市接待一次性300人以上的旅游团队40余个,前来游览并接受苏区廉政文化熏陶的人越来越多。(张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