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围绕廉政文化建设巧做文章
“真没想到,这里的楹联这么有内涵,字字句句宣扬廉政勤政,看后让人很受启发。”6月2日,一名参观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古县衙的游客发出这样的感慨。
从挖掘浮梁古县衙楹联内涵拍摄廉政微电影,到利用乐平古戏台廉政资源精心创作廉政赣剧;从景德镇市古色廉政文化基地三鉴园,到昌江区荷塘乡红色廉政文化示范点;从向领导干部定期发送廉政短信,到党员干部人人争读《廉文荐读》……近年来,景德镇市坚持“以文载道、以文化人”的理念,立足瓷都特色,传承历史文化,在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上巧做文章。
挖掘“廉源”
“要推出一批廉政文化精品,让廉政文化真正入脑、入耳、入心,把廉政文化内化为党员干部的价值观,为建设繁荣和谐魅力瓷都提供有力保障。”这是景德镇市委书记邓保生的要求。按照这一思路,该市把陶瓷文化、茶文化与廉政文化有机结合,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古为今用”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景德镇市纪委依托乐平古戏台和赣剧优势,创作了廉政地方戏——《雪花不是花》。全剧时长50分钟,以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赣剧形式,演绎了一个发生在偏远山村的“人情低保”故事,以此讴歌一心为民、大公无私的党员干部。与此同时,深入挖掘浮梁古县衙楹联廉政内涵,正组织拍摄一部名为《“联”中“廉”》的廉政微电影。该片围绕廉政勤政主题,采取白话散文的叙述方式,通过讲述廉吏许彭年、督陶官唐英两个历史人物的廉政勤政故事,倡导“为官者须心系百姓”。
打造“廉园”
景德镇市依托陶瓷文化资源,着力创建“青花色”、“古色”、“红色”等廉政文化品牌,打造了一批独具瓷都特色的廉政文化建设示范基地。围绕创建“青花色廉政文化”,该市组织一批陶瓷艺术大师,创作了保廉灯、百廉钟、尚廉瓷板、清廉瓶等青花瓷精品,打造了珠山区德磬园、昌江区旸府滩村等13个青花色廉政文化示范点;围绕创建“古色廉政文化”,聘请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的专家学者,打造了“浮梁古县衙廉政文化基地——三鉴园”(鉴清、鉴慎、鉴勤);围绕创建“红色廉政文化”,打造了新四军瑶里改编地——浮梁县瑶里镇红色廉政文化示范点、红十军诞生地——乐平市众埠镇红色廉政文化示范点、昌江区荷塘乡红色廉政文化示范点等。
创新“廉育”
景德镇市纪委通过举办廉政文化论坛、组建廉政文化宣讲队等形式,拓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新途径,调动党员干部参与廉政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去年10月,瓷都廉政文化论坛在景德镇市首次开讲,有关专家学者围绕廉政文化建设进行研讨交流。截至目前,论坛已举办四期,人气越来越旺,已经成为该市传播廉政文化的新平台。今年4月,该市纪委组织老党员、老模范、老干部、老专家、老教师成立“五老”廉政文化宣讲队。宣讲队成员通过快板、说唱、歌舞、戏剧等艺术表现形式,在社区、广场等场所开展廉政宣讲,目前已宣讲数十场。一名宣讲员说:“我们表演节目,既可以让大家了解廉政文化,也丰富了自己的业余生活。虽然累点,但很开心。”
常送“廉语”
景德镇市纪委从近年来编发的1000余篇优秀廉政文章中精选出45篇,编印了2000册《廉文荐读》,全市县级领导干部人手一册。在元旦、春节等重要节假日期间,该市纪委通过编印廉政提示卡、发送廉政短信等形式,提醒领导干部“拒腐防变、警钟长鸣”。“一篇警示短文,是一份心灵给养;一条温馨提醒短信,是对党员干部的关心和爱护。”景德镇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梅亦如是说。(江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