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秭归:坚持立体化防控促使惩防体系建设开启新局面
本网讯(通讯员 董胜)湖北省秭归县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力推进源头治腐工作和惩防体系建设,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一是注重规范透明,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以党务公开为龙头,推进政务、村务、厂务、事务公开不断深化。全县公开工作领导、监督机构达160余个,构建了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公开网络。出台了《秭归县党的基层组织党务公开规范化建设检查考核细则》,完善了党务公开责任制度、监督制度、检查考核制度、意见收集反馈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使制度建设贯穿于工作全过程。深化电子政务建设,电子政务专网已延伸到基层站所和部分村(居)委会,截止目前,通过网络全县公开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情况、国有资金、资产监管情况、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相关工作情况等各类信息7万余条,实地建立公开栏730余个,创造性地运用“点题栏”和“回音壁”,对群众要求公开的事项,100%进行了回复或公开。党内重大决策、惠农政策和各级党组织重大事项党员群众知晓率达100%,农村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普遍提高,党务、政务、村务、厂务、事务公开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是注重预警防控,让风险在防范中降低。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县委书记岗位风险预警防控工作,推进工作向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乡镇党委书记和农村党支部书记岗位风险预警防控工作延伸,建立动态监管机制,并以此为龙头深化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以廉政风险防控示范点创建工作为载体,各地各单位清理职权2274项,绘制流程图2472张,排查风险点8487个,修订完善制度1500个,风险预警提示826人次,预警处置38人,预警防控体系初步建立,并探索建立了腐败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及动态管理机制。
三是注重规范建设,让廉洁在监管中升温。完善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实行政府非税收入收(罚)缴分离制度,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有效遏制了“小金库”问题。全县党政机关公务卡结算方式改革有序开展。结合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代理示范点创建活动,对集体“三资”监管系统和村级财务核算软件两者之间进行有效链接,并自动上传数据,完成了县、乡、村、农户四级联网。村民可以通过网络对集体“三资”相关情况进行在线查询,逐步实现了集体“三资”电算化代理、动态化管理、网络化监控。在实地调研、多次讨论的基础上,修订完善了《秭归县乡村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开展产权交易518宗,成交总额8210.27万元,节支增效281.79万元。2012年10月,我县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
四是注重队伍建设,让执纪为民在改革中落实。注重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配齐配强了县纪委和派驻纪工委领导班子,并充实工作经费,县财政列支专款20万元用于确保每个村级纪检小组工作经费不低于1000元。关心纪检监察干部成长,今年以来,对外交流纪检监察干部8名,提拔5名。在县纪委监察局及其派驻机构推行“行政管理企业化,机关管理精细化”的管理新模式,提升了纪检监察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工作实效。县委纪委监察局领导班子被推荐申报了全省“创五好班子,建一流队伍”示范单位,并接受了省纪委的检查考核,获得了充分肯定。(湖北省秭归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