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水欢歌唱清廉
——临汾市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纪实
走进景区,有匠心独特的廉政景观;打开手机,有温馨的廉政短信;漫步街头,处处可见发人深省的廉政公益广告…… 如今,在山西省临汾市,无论是公园广场、社区学校,还是工厂车间、闹市街头,总能感受到缕缕清风扑面而来。
今年以来,临汾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山西省委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精神,积极探索廉政文化建设的新思路和新形式,通过整合资源、打造精品廉政教育基地,延伸廉政教育触角,不断增强廉政文化的渗透力、说服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努力在全市形成崇廉尚廉、倡廉行廉的浓厚氛围。
以地域文化为依托 打造特色廉政教育基地
2012年,临汾市把打造特色廉政文化基地作为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一号工程”,确定了“结合地域特色文化,创建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的工作思路,加快形成廉政教育基地的规模效应和品牌优势。
各县市区党委、政府积极响应,深入挖掘本土历史文化资源,整理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纪念场馆以及历史文化名胜中的廉政资源和素材,重新赋予其时代内涵,打造精品廉政教育基地。各基地体现出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普遍具有设施一体化、内涵丰富化、手段科技化,功能多元化的共性,为廉政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为了切实加强廉政教育基地的管理、使用和宣传,临汾市下发《廉政教育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廉政教育基地管理办法》、《“基地”使用细则》等一系列配套制度,建立廉政文化组织协调、廉政文化督查考评等一系列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确保廉政文化建设责任有效落实、工作层层推进。
6月1日,占地100余亩,位于临汾市风景优美的汾河景区东岸的廉政文化广场竣工剪彩。广场上,廉政公益广告牌随处可见,廉政宣传片在电子屏24小时滚动播放,定期举办的廉政歌舞活动内涵丰富,引得市民叫好声不断。
7月6日,投资1.17亿元、占地180余亩的晋都廉政文化公园在曲沃县正式开建。该县整合城市休闲公园、农业观光景区、文化旅游景点、警示教育基地、媒体网络信息、机关长廊阵地等优势资源,着力将公园打造成以晋都廉政文化公园、晋国博物馆、磨盘岭廉政文化生态观光区等为代表的廉政文化精品基地。
10月20日,霍州市廉政文化馆、“T”字型廉政文化一条街和清莲广场等特色廉政文化宣传基地揭牌。该市借助“七朝古衙”——霍州署的深远影响,依据明代霍州学正曹端“公生明、廉生威”的为官箴言,建设了包括4个大院、11个展播室、16个现代展示系统的霍州署廉政文化馆,介绍各个朝代廉政制度以及霍州历史上清官廉吏的突出事迹和廉政典故。
与此同时,永和县将占地6720平方米的红军东征纪念馆作为廉政文化基地,设立廉政教育室、廉政课堂、廉政谈话室,整理出百部廉政教育片可供选择播放;古县、侯马等地结合各自文化特色,精心打造廉政文化广场、廉政文化长廊、廉政文化一条街;洪洞八路军纪念馆、隰县晋西北抗日纪念馆、安泽荀子廉政文化园等一批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廉政教育基地也相继落成。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4个特色廉政教育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各地充分利用廉政文化基地平台,加大对党员干部、普通市民、外来游客三类人群的宣传教育,有效促进了廉政文化的弘扬与推广。
以“八进”活动为渠道 拓宽廉政文化建设领域
临汾市开展以“读书修德、以德律己”进机关、“廉洁、诚信、守法”进学校、“诚信经营、守法经营、廉洁经营”进企业、“清廉勤俭、移风易俗”进家庭等内容的廉政文化“八进”活动,出台《临汾市廉政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并在市、县分别确立廉政文化“八进”联系点,不断延伸廉政文化触角。
各地各部门创新思维,挖掘素材,廉政文化活动形式不断推陈出新。永和县纪委创作了廉政文化“八进”活动系列丛书;霍州市纪委整理出版了《廉政弟子规》;安泽县纪委充分利用阳光农廉网开展远程廉政教育,将廉政知识普及到农村;侯马市纪委每月发行两期《新田清风》报纸;大宁县纪委将教育人群外延到干部家属,干部配偶走进看守所、拘留所,号召干部配偶争做“廉内助”,常吹家庭“廉政风”,管好家庭“廉政账”,构筑家庭“防腐墙”……
各机关单位在活动形式和载体上也精雕细琢。市妇联制定《“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实施方案》,向干部家属发放“树廉洁家风,建文明家庭”倡议书,签订“廉洁家庭”承诺书,把廉政文化与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相结合,列入妇女理论课题调研中,使廉政文化融入各行各业各个家庭;市教育局组织中小学生开展“抵制生日庆典”集体签名活动;市总工会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廉政文艺演出和电影放映活动,并联合市住建局、市直工委,先后建立17个廉政文化示范点;大宁县工商局制作廉政电脑桌面、廉政漫画电脑屏保,创作《廉政红盾话准则》系列动画教育片;曲沃县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全县158个村全部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对村民婚丧嫁娶作出明确规定,有效杜绝互相攀比和奢侈浪费之风;翼城县南唐乡晓史村诗书画协会组织60多名农民诗人、画家举办了廉政赛诗会和书画大赛,并出版了10余部诗歌集和书画集……
“八进”活动自今年3月份开展以来,全市各级累计制作2.6万余块宣传展板、开展3200余次主题教育活动、发送16万余条廉政短信,基本实现了廉政文化宣传覆盖全社会的预期目标。
以“文化大篷车”为载体 创建廉政文化宣传品牌
半年来,临汾市民经常能看到一支由资深宣讲团、专业放映组、独特演出班组成的廉政文化“大篷车”宣传队,穿梭于临汾的大街小巷,活跃在社区、广场、乡村、景点……
“大篷车”宣传队每到一处,都会以宣讲廉政课,放映廉政片,演出反腐倡廉、学法守法文艺节目等形式讴歌廉政廉洁,弘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主旋律,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在寓教于乐中接受廉政与法治文化的熏陶。
为了让廉政文化入村入户、入脑入心,今年3月,临汾市探索廉政文化建设新模式,由市纪委联合市委宣传部、总工会、文化局、电影院、报社、电视台等十余家单位制定《廉政文化“大篷车”宣传教育方案》,致力于将廉政文化“大篷车”打造成廉政文化建设品牌工程。
借助廉政文化“大篷车”宣教活动,该市实现了“开设一个栏目、完善两项功能、组建三支队伍”的目标。“开设一个栏目”,即在当地报纸电视台开设了“平阳清风”栏目,组建专题栏目组,每周播发一期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专题新闻,现已采集播发专题新闻32期,动态新闻61期。“完善两项功能”,即完善文艺创作和宣传教育功能,在全市广泛开展廉政文化文艺创作活动,征集以身边人、身边事为题材的原创精品作为廉政文化“大篷车”宣传教育文艺展演的内容。目前,廉政文化“大篷车”已整理编写教案14本。其中,音乐快板《喜看平阳新面貌》、情景剧《家有老母》、相声《这俩兄弟》等多部来自基层,融思想性、艺术性、欣赏性于一体的佳作,被纳入“大篷车”宣传展演范畴。
由宣讲团、放映队、演出队组成的廉政文化“大篷车”宣传队吸纳了一批长期在宣传、教育、理论研究等岗位既有理论素养、又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在全市范围内巡回演讲;配备了专业电影放映员,充实廉政教育片库,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对象,选取不同内容巡回放映廉政教育片、警示教育片;演出队选调当地著名文艺骨干,编排演练汇集舞蹈、歌曲、戏剧、小品、情景剧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优秀廉政文艺曲目。
截至目前,“大篷车”宣传队在全市开展巡回讲座120余场次,播放廉政教育片、警示教育片1600余场次,组织廉政巡回演出、专场廉政文艺晚会12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