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浮梁县扎实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近年来,江西省浮梁县以创新为动力,以层层创建廉政文化示范点为抓手,深入开展廉政文化创建活动。目前,全县共有省、市、县级廉政文化示范点30余个,形成了“点面结合、上下互动”的局面。
努力营造廉政文化建设氛围
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公开栏等大众媒体覆盖面广的优势,大力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在《景德镇日报•浮梁新闻》、县有线电视台相继开设了“廉政之窗”、“廉政之声”等党风廉政建设栏目;利用元旦、春节、“七一”、国庆节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之机,采取悬挂横幅、开设专栏、文艺演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廉政文化融入其中;积极发挥浮梁纪检监察网站的效应,及时传递廉政动态和廉政信息,积极倡导“以廉立身,以勤立业”的理念。
大力丰富廉政文化建设内涵
该县纪委下发了《浮梁县廉政文化“六进”活动实施方案》和《浮梁县宣传教育工作考核方案》,对全县廉政文化建设进行具体部署,细化任务,明确县直各部门、人民团体和各乡镇党委、政府为廉政文化“六进”的牵头单位和成员单位,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形成抓好廉政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对全县25个单位、部门进行了廉政文化建设“六进”活动示范点授牌。各单位通过开展教育倡廉、读书思廉、专题讲廉、典型导廉、网络传廉、公开明廉、家庭助廉、制度保廉等活动,利用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促进了廉政文化的开展,为全县的廉政文化建设发挥了较好的示范推动作用。
不断创新廉政文化建设平台
积极探索廉政文化建设的载体,不断夯实廉政文化建设平台底座。开展三级干部讲廉政党课活动,全县举办各类形式党风党性教育和党课80多场(次)。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活动。把每年的12月定为全县“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每年确定一个主题,已连续8年在全县组织开展了党风廉政教育宣传月活动。打造“楼道文化”、“庭院文化”和“走廊文化”,公共场所打造廉政公益广告等,让大家感受到浓厚的浮梁廉政文化气息。设立廉政教育基地。将浮梁古县衙、瑶里陈毅旧居、江西省景德镇监狱作为反腐倡廉教育基地,各单位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到基地接受廉政教育,时时为广大党员干部敲响廉政警钟。新颖丰富的廉政文化载体,使廉政教育从“文件”转向“文化”、从“会场”走向“广场”、从“领导”走向“大众”,勤政廉政逐渐成为各级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
彰显地方廉政文化独有特色
把廉政文化建设融入到教育、活动中去,与其他工作结合起来,彰显本地特色。一是把廉政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按照“以点带面、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思路,收集记录了浮梁古县衙历代与浮梁有渊源的清官事迹,旅游文化与廉政文化相得益彰,并充分利用古县衙现存的廉政楹联等文化设施,收集整理了“廉政楹联”“廉吏故事”。同时,积极挖掘和丰富红色旅游资源,打造具有浮梁特色的廉政文化景区品牌。先后对瑶里新四军改编纪念碑、陈毅旧居、兴田乡程家山烈士纪念碑、古县衙等旅游景点进行了挂牌,建立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点。二是把廉政文化与新农村建设村相结合。把廉政文化与新农村建设融合,保证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通过县乡两级纪委督导村里健全并严格执行村党支部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建立“三制一监督”制度,严格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在提高农村基层工作的透明度上下功夫,从源头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三是把廉政文化与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在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中,注重宣教作用,利用浓郁乡土气息的“口头文化”将廉政内容融入到民谚俗语,创作民间歌曲、顺口溜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易于接受的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的文娱活动,如采茶戏、扭秧歌等,使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在轻松愉快诙谐幽默的气氛中感受廉政文化的魅力。(王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