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西县开展“进农家 聚民心 促廉洁”督查活动
日前,贵州黔西县纪委发出通知,在全县29个乡镇(街道)362个村(居、社区)开展“进农家聚民心促廉洁”督查活动。活动旨在进一步转变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切实维护和改善民生,有效遏制农村腐败与社会矛盾交织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和迅速贯彻落实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据悉,活动主要督查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密切联系群众。要求乡、村两级干部通过深入农户家中发放“便民连心卡”,将包(联系、驻)村领导,包(驻)村干部(负责人),村(居、社区)干部照片、工作职责、责任片区、联系电话等情况全面告知群众,为群众代办生育证、户籍证、养老保险、新农合医保等服务事项,召开村组群众会等方式,保持与群众经常沟通联系。督查发现工作作风漂浮,不深入群众开展工作,抽查农户中有50%以上群众不认识该村(居、社区)包村领导、包村干部或村干部的,将启动问责程序,对其进行诫勉谈话,情节严重的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党政纪处分。二是信息公开。依托黔西廉政网“信息公开监测系统”、“涉农资金监管系统”、村务公开栏,惠农“明白卡”,手机短信、村组群众会等多元载体,把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农村低保、农村危房改造、救灾救济、计生奖励扶持等补贴补助花名册全面向群众公开。督查发现有意隐瞒公开信息,搞假公开、不公开或公开不到位,抽查农户中有50%以上群众不知晓的,将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有关规定给予包村领导、包村干部或村干部相应的处理。三是涉农项目实施。乡镇(街道)及村(居、社区)“两委组织或参与实施的涉农项目中,在实施点推选群众代表组成监督小组,对项目工程质量、实施规模、项目验收等进行全程跟踪监督。督查发现在涉农项目实施点没有组建监督小组或组建但没有开展监督工作,造成项目工程质量不达标,实施过程中存在违规违纪行为,群众反映强烈的,将追究包村领导、包村干部或村干部的履职责任,涉嫌违纪违法的从严查处。四是廉洁履职。严格执行《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等党纪法规。督查发现乡、村两级干部采取弄虚作假、虚报冒领、截留、挪用国家惠农补助资金,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将坚决依纪依法查处;对不认真履行职责,监督管理不到位,纵容、袒护村级干部,或视而不见的包村领导、包村干部,将对其进行诫勉谈话,情节严重的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党政处分。
据介绍,本次督查活动共分为全面自查、重点督查和整改落实三个阶段。在各乡、村两级全面自查的基础上,县纪委组织6个督查组到29个乡镇(街道)进行重点督查,每个乡镇随机抽查2个村,每村走访农户不低于20户。走访中,要求走访农户在入户登记表上签字认可。督查发现的问题,县纪委将发出通报或《纪律检查建议书》,要求乡、村两级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限期整改。
据了解,开展此次督查活动,将促进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能坚持经常深入群众,熟悉掌握新时期群众工作方法,群众工作能力明显增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廉洁自律意识普遍增强,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得到解决,农村腐败得到有效治理;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群众情绪得到有效理顺,群众对党委、政府工作更加了解、满意,对党员干部更加理解、认同,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贵州省黔西县纪委 蔡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