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港沟街道——民生工程建设织就和谐画卷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港沟街道高度重视民生建设,着力解决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加快和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今年以来,投资建设多项民生基础设施工程,织就了一幅民生事业发展的和谐画卷。
打造综合服务平台,全面提升服务水平。为适应新形势发展和群众的需要,提高为民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街道将职能部门的为民服务事项进行整合,投资建设为民服务中心大厅,搭建为民办事、服务农村的新平台。服务大厅建设总投资53万元,将大厅进行全面装修,外墙使用铝塑板,内墙粉刷乳胶漆,楼梯用大理石板铺设,扶手进行加固,目前已基本完工。建设过程中,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充分整合资源,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全力保障。大厅建成后,将遵循“快捷、高效、阳光服务”的原则,对受理事项实行一站式、一条龙系列化服务,使群众办事更加快捷高效。同时,切实抓好各项民生工作。认真落实阳光民生救助工作,做好大病救助、临时应急救助、阳光助学等活动,健全以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为主体、各项救助制度为配套、临时救济措施为补充的多层次、全方位、长效性救助制度,今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征缴全街道参保率达100%;通过政策扶持、就业培训、职介服务等,有效解决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的就业问题,上半年共安置就业200余人,组织劳务输出700余人。
修建村级道路,切实方便群众出行。港沟街道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农村环境水平的一项重点民生工程来抓。今年总投资300余万元,新建和整修道路达3000余米。辖区内28个行政村,市级道路8公里,县级道路23公里,乡道10.8公里,村道26.37公里。为进一步改善群众生产出行条件,办事处投资新建、整修两条道路。新建黑龙峪至猪耳顶的道路,全长2.5公里,宽4米,厚18厘米,全部用混凝土铺设,总投资200余万元,从根本上解决了猪耳顶村民下山难、出行难的问题。总投资140余万元,整修了港九路至鸡山、马家道路(河东段),整修路段长560米,宽6米,并拆除重建危桥,保障群众出行安全。在施工过程中,街道周密部署,科学安排、调度,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稳步有序开展。这两条道路为农作物的生产运输和村民的生活出行提供了方便。街道一方面积极建设、整修道路,另一方面抓好对道路环境的绿化及综合整治。重点加强对旅游路、港九路等路段的环境整治,对垃圾死角进行限期清除,加强主干道旁堆积物清理、日常保洁和垃圾清运等工作,彻底改善了辖区内主干道环境面貌。
加大教育投入,确保教育优先发展。街道切实加大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断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使街道中小学办学环境、师资水平、办学质量等方面都实现了高水平均衡发展。港沟中学占地面积94亩,建筑面积18659.8平方米,其中食堂建筑面积432平方米,就餐条件相对滞后,不能满足广大师生的生活需求。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克服资金紧张的困难,全力支持食堂建设。餐厅设计三层,面积2598.46平方米,包括配套设施费总投资达550万元。港沟中学食堂自今年6月底开工建设以来,一直按照高标准、严要求进行建设,目前主体已封顶,正在进行内外墙粉刷,预计2012年12月投入使用。新建成的食堂将实行标准化管理,严把食品质量关,科学合理地确定供餐模式和用餐时间,保障学生健康饮食,受益师生将达到1400余人。在高标准建设中学食堂,大力改善学生就餐条件的同时,街道稳步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校园绿化、改厕等工程,切实改善学校的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规范幼儿教学,做好中小学学生接送车辆安全管理等工作,让每一个学生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进一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港沟街道以文化大院建设为依托,组织开展文化活动。街道充分调研,科学选址,在田庄和神武村建设了两处文化大院,并在辖区内28个村全部建设农家书屋。两处文化大院均按照高标准进行建设,硬化院内地面,建立图书室、图书阅览室、文化资源共享工程活动室、健身室、棋牌室及文化活动室等功能室,为文化活动开展提供方便。在神武村文化大院,大力支持神武村门球场建设,新门球场占地1000平方米,为保障老年人安全,全部铺设了人工草皮,为老同志们锻炼身体、增进友谊搭建了平台。以文化大院为依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举办农民文化艺术节、文艺汇演、书画大赛、庄户剧团演出等,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文化交流的平台,激发了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农村涌现出了一批文化热心人和文艺骨干。同时,全力做好对相关文化产业的服务,街道文化产品制造、广告服务、信息服务、艺术品收藏等领域都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通过一系列举措,在全街道营造了群众积极参与文化活动的良好氛围,使广大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