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南屏乡推进廉政文化进景区实现“寓教于游”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南屏乡积极发挥廉政文化作用,找准宣教切入点,以地方文化、地方景区为基础,通过挖掘景区内廉政文化内涵并使之成为旅游产品,通过寓“廉”于“游”,让群众在旅游的过程中触“景”生“廉”,自觉接受廉政文化的熏陶。
重地方文化传承,激发廉政教育内在动力
台州市天台县南屏乡将廉政文化建设纳入美丽乡村建设和南黄古道景区开发的整体规划,出台廉政文化进景区建设实施方案,邀请浙江科技学院参与并启动杨震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的规划设计。
一是开展杨震廉政故事和四知堂文化的深入挖掘工作,着手开展以杨震人物为代表的廉政文化故事整理编撰活动,对散落在史料文献、历史实物、民间故事中的相关廉政文化资源进行了全面的检索和收集,组织专家开展座谈、论证,形成内容完整的南屏乡廉政文化资源库。
二是启动“四知堂”文化遗址的保护工作,结合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在四知堂原遗址基础上进行修缮和扩充,建立“夜暮却金”故事碑墙,通过传颂杨震廉洁故事,弘扬清廉文化;在四知堂原址、村樟树公园及戏院周边完善廉洁文化相关配套设施,形象生动的再现杨震清廉一生的廉洁品格;在村口中心建杨震雕像,以杨震公的廉洁形象在百姓心中树立廉官典范,凸显廉政文化核心地位。
三是建立四知堂廉政文化长廊,在村道及重要古迹周边建造以古代廉政故事或格言为内容的廉政文化书画廊,展现古今廉政文化的深厚底蕴,传达健康向上廉政文化意识。
重景区资源整合,突破廉政教育空间局限
一是以村落古街为结合点。在政府周边,村公园、村中央操场周边,景区道路周边制作廉政文化墙画和廉政文化标牌,通过绘制古今百名廉官和百组格言警句,在景区旅游中传导正确的廉洁价值取向,营造浓厚的清正廉洁氛围。
二是以景点元素为结合点。在景区内制作逸步道标识牌、石碑雕刻等,将山光水色、奇树异石赋予廉政文化生命。在石潭瀑布景观,增设“高山流水洁有情,清风明月廉无价”、“滴水石穿、防微杜渐”等廉政文化元素;在小桥亭园景点,设“山有骨水有魂”、“高山流水洁有情,清风明月廉无价”等廉政文化公益警示牌。通过在景点元素上融入廉政文化,让游客在欣赏美丽风景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和感染,起到树廉倡廉的积极效果。
三是以导游说词为结合点。修改和调整景区介绍内容,组织文艺工作者、民间艺人、乡土人才,将廉政故事、廉政警句等改编或编制成传说故事、小戏小品等导游说词,让旅游中融入廉政思想内容,使其成为宣传廉政文化的有效载体;与旅游公司协作,有针对性的培养一批导游队伍,将廉政文化内容融入解说过程,在游玩中遇景遇物加以表达。加强对村干部和群众的解说引导,通过举办培训会、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提高群众对廉政文化的了解,起到以帮带传作用。
重游娱活动结合,丰富树廉宣廉传播形式
一是开展以民间文艺为形式的廉政文化传播活动。在重大旅游节日和乡节庆期间,举办具地方特色的唱红歌、演廉政戏、开廉政文艺晚会等文化节目。如开展乡村大擂台“两富”进南屏活动、阳光夏令营乡村文艺汇演活动、远教小广场廉政电影播放活动等。通过贴近群众的文艺表演,在群众中宣传廉政文化,宣扬廉政建设中的好人好事,营造积极向上的生活工作氛围。
二是开辟以景区生活体验为题材的廉政游览项目。在景区设计开发中,开设农村生产体验和观光游览项目,如农作物、特产的认养与管护,农业生产体验项目等,让游客在参与游玩的同时,能感受和体验农业劳作带来的艰辛和质朴,陶冶身心。
三是举办以风景和地方文化为背景的廉政摄影、征文比赛。通过拍摄,许多景区内和村落内的廉政元素成为了镜头下的焦点,既感受了风光风情也传播了廉政文化。结合党建和保持党员纯洁性活动,与媒体报社合作举办廉政征文活动,收集和整理廉政文章制成汇编,进一步提升地方廉政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