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铸就廉洁之歌
“廉为警,洁为民,廉洁从警得民心;乐奉献,安清贫,全心全意服务人民……”,每当我轻轻地哼唱起这首《廉洁从警歌》,总能引发心中的万千感慨!因为,我深深地明白,我用心在哼唱着的是一名人民警察的核心价值观,是忠诚、是公正、是奉献,是廉洁!
在我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的时候,有人告诉我:“一旦选择了警察这个职业,就意味着选择了忠诚和奉献,意味着一生将与清贫和寂寞想伴。”时光荏苒,从警短短三年半的时间,我看过了战友们在平凡岗位上默默无闻的辛勤劳作,听过了同伴们许许多多惩恶除暴、救险济困的英雄故事;在一座座年轻的墓碑前,在那些无悔的青春和不改的忠诚里,我对人民警察的认识逐渐得到升华!在那一刻,我才真正领悟,为什么这一首仅需要3分钟就能完全演绎的《廉洁从警歌》,却要我们用一辈子的时间来吟唱!
哲学家康德说过:“有两样东西,愈是经常和持久地思考它们,对它们日久弥新之魅力以及崇敬之情就愈加充实着心灵,一个是我头顶的星空,一个是我心中的道德律。”而今,我们仰望苍穹,星空依然璀璨清明,再俯察内心,警察的道德律令却仍需要我们在心中反复温习。
忠诚是宝,廉洁如金!当我们面对急难险重的危境,面对凶残狡诈的犯罪分子,面对与日俱增的超负荷工作,面对灯红酒绿的诱惑时,是什么让我们能够铁骨铮铮、英姿飒爽?是什么支持我们义无返顾,勇往直前?又是什么让我们可以漠视诱惑,笑对清贫?是对神圣使命的顽强践诺,是对公安事业的不懈追求,是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在北京,人民的好警察祝建国用平凡的一生唱响了生命中的廉洁之歌。祝建国是北京市延庆县沈家营派出所的所长,从警26年来,他严守纪律,勤恳敬业,“我来吧”是他生前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战友们的眼中,他是一位可亲可敬的好大哥;在上访人员的心里,他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好兄弟;在老百姓的口中,他有一副一心为民的“菩萨心肠”。2011年2月26日,年仅48岁的他因长期高负荷工作,突发心脏病,最终倒在他坚守了一生的岗位上。他的一生,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没有轰轰烈烈的功绩,有的只是一名人民警察忠诚履职、廉洁自律的高尚情操和心系百姓忧乐冷暖的赤子情怀。
在云南,一个名叫杨善洲的老人用他朴实的本质和高尚的情操感动了每一个人。在他的人生旅途中,无论是担任保山市的地委书记,还是退休后扎根山林,他都始终不曾忘记在鲜红党旗下的庄严承诺。他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运用手中权力的唯一准则,他把一切都奉献给了别人,唯独忘了自己。2010年10月10日,杨善洲老人因病逝世。杨善洲走了,没有给家人留下什么“关系”和遗产,但却留给了后人一份厚重的精神礼物,留下了一名共产党员清正廉明的浩然正气!
在孟连,人民警察用真心和真情融化了后厚厚的冰雪!
众所周知,2008年,在孟连这颗璀璨的“边地绿宝石”上,由于当地胶农与企业间经济利益纠纷多年积累并逐步激化,最终发生了震惊全国的孟连“7·19”事件。
一时间,群众与公安民警之间的关系势同水火,民警不敢单独走村串寨,更不敢在老百姓家里住,原本还算融洽的警民关系一下子跌落至冰点,公安工作陷入了僵局。事件发生后,普洱市公安局党委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痛定思痛,深刻认识到——警民关系,关键在警!局党委带领全市公安机关广大民警发扬能吃苦、守纪律、讲奉献的公安精神,以百折不挠的勇气和毅力直面问题的根源和本质,把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橡胶产权问题作为重拾党的群众路线、重建和谐警民关系、重树公安机关良好形象工作的切入点,举全警之力,在深入开展“大走访”爱民实践的活动中,踏上了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漫漫征程……
春秋往复,隆冬酷夏!无论是在村寨的田间地头、在寂静的橡胶山林,在山坡的简易窝棚还是在少数民族群众家里的火塘边,处处都有人民警察忙碌的身影。
光阴似箭。两年的风雨兼程,两年的探索实践,两年的真情交融。公安民警用真心真情的付出,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硬是在孟连边境的橡胶林里深一脚、浅一脚地为老百姓一棵树、一棵树地数出了属于他们的公平和正义!一步一个脚印地从老百姓的眼里走到了老百姓的心里!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亲爱的战友们,生长在和平年代,肩负着保护人民,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神圣职责的我们,面临的是名与利,正与邪,物质、金钱与精神、理想的抉择;灯红酒绿的诱惑,亲情友情的劝说,权力死亡的威胁,我们,决不动摇,永不退缩,为了未完成的神圣使命,为了那些逝去的战友,我们宁愿清贫,永不贪赃。
每当我轻轻哼唱起那首《廉洁从警歌》,总能引发我心中的万千感慨,因为,我懂得,是我们用青春和汗水凑成了它美丽的音符,用忠诚和奉献为它谱写出动人的旋律。亲爱的战友,让我们用生命和热血高声唱起这首《廉洁从警歌》!让那高昂的旋律在公安战线的上空余音饶耳,经久不息! (王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