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拂翠竹 廉语润人心
——湖北省竹山县廉政文化“六进”活动纪实
党务、政务、村务便民服务样样规范;警句、书画、汇演各类宣传处处可见;机关、社区、家庭,廉风吹拂你我心田;学校、企业、农村,和谐竹山昂首阔步向前。
近年来,竹山县结合实际和特色文化,扎实开展廉政文化“六进”活动,进一步弘扬了崇廉耻贪的良好社会风尚。
进机关,常吹“廉政风”
该县把廉政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创建结合起来,开展了以“讲党性做表率、当先进”为主题的系列廉政教育活动。做到了廉政文化“十有”,即:有廉政文化活动室,有学习园地,有活动会议记录,有心得体会文章,有活动档案,有格言、警句上墙,有宣传图片展板,有政务公开栏,有廉政文化书架,有廉政文化影视角。县纪委监察局机关每台电脑上均安装了内容丰富、警醒力强的廉政屏保。利用竹山纪检监察网,广泛宣传反腐倡廉政策法规、工作成果和先进典型,每逢重大节假日,为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发送廉政短信。两年来组织党员干部学习100余次,观看反腐倡廉电教片150余场次,开展廉政书画会2次。通过多层面、广泛覆盖的宣传,有效增强了广大干部自觉参加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识,为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进社区,常下“廉洁雨”
该县以“创国家文明县城,建幸福和谐竹山”为主题,建立社区服务中心,设立服务窗口,开展党员干部进社区活动。设立廉政监督箱,及时收集整理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进行回复和反馈。社区服务大厅内展示“创省级文明县城,建和谐竹山社区”党风廉政宣传展板,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办公公开、公正、透明。同时,聘请党风廉政监督员,对社区干部工作作风、履职履责、办事效率、清正廉洁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做到“八个一”,即:建一条廉政文化长廊、一个廉政宣传住宅小区、设立一个廉政谈话室;成立一个廉政文化宣传队伍、上一次廉政教育课、组织观看一部廉政教育警示片、组织一次廉政文艺汇演;开辟一个社区廉政图书专栏,同时开展民歌传唱、红歌合唱、舞龙舞狮等活动,使廉政文化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融入社区居民的工作生活中。
进家庭,常聊“清廉话”
该县围绕“育清廉家风、建文明家庭”的主题,广泛开展了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做到“清廉话”常谈,构建家庭防腐“安全网”。活动主要内容概括为“七个一”:一是发一封公开信;二是举办一期培训班;三是建立一张联系卡和签订一份助廉承诺书;四是读一本廉洁书籍《廉政准则》;五是参加一次廉政教育会议;六是开展一次廉政文化推进活动;七是开展一次家访谈心活动。要求党员干部配偶当好宣传员、监督员、守门员,做到“三过问、两把关”(即过问工资外收入来源、过问在外吃饭场合、过问夜生活情况;把住“红包”关、把住赌博关),以此来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切实打造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的安全生活空间。开展“廉内助”及“廉洁家庭”评选活动。树立一批“廉内助”、“廉洁家庭”典型,以家庭廉政文化建设促进党风廉政建设,营造反腐倡廉、干净干事的良好氛围。
进校园,喜结“勤廉果”
该县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点,将爱国主义等主题教育活动融入教学中,做到了四个结合。一是将廉政文化建设与师德教育相结合。例如,县教育局组织开展“扬清正廉洁之风,办人民满意教育”主题教育活动,每名教师都签订“教师廉洁从教、树行业新风承诺书”,并诚恳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监督,营建了学校廉洁教育的大环境。二是将廉政文化建设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积极推进廉政文化进课堂工作。例如,竹山县一中每月安排一堂廉政教育课,组织学生搜集、采编楷模人物的先进事迹,起到了很好的自我教育作用。三是将廉政文化建设与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充分利用主题班会、团队会等,积极开展“从我做起、敬廉崇洁”主题活动。四是将廉政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通过张贴、悬挂廉洁格言、警句,布置廉洁书画橱窗,举办艺术展演、书画展等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浓郁的廉洁文化氛围,让廉政文化建设在校园开枝散叶。
进企业,双赢促发展
该县本着“廉洁就是生产力”的理念,积极推进廉政文化进企业工作,把廉政文化建设渗透到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做到“四个结合”。一是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将廉政文化所蕴涵的民主、诚信、守法、清廉等内容渗透、充实到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文化的品位,培养企业干部员工高尚的道德修养和廉洁操守。二是与党风廉政教育相结合。以开展党课教育、反腐败形势讲座、观看反腐警示教育片等形式引导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廉洁从业、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在企业内逐步形成清廉从政、清廉从业的良好风尚。三是与企业经营管理相结合。把廉政文化建设与民主管理等促进企业党风廉政建设、改善企业内部关系的措施紧密结合起来,营造企业和谐、民主、廉洁、守法的内部环境。四是与企业党建工作相结合。在党员和基层党组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坚持民主集中制,加强领导班子团结、密切联系群众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廉政文化建设在企业党建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进乡村,遍开廉洁花
“攥起拳头,抡起斧头,廉政途中莫惧王头虎;放下架子,弓下身子,亲民路上甘为孺子牛。”走在乡间小路上,你会经常发现这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标语,廉政文化正如那迎春之花在竹山县各乡村绽放。
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是廉政文化创新创特的土壤。竹山素有女娲故里的美誉,在“廉政文化进农村”工作中,该县深入挖掘和提炼女娲文化中的廉政文化元素,着力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廉政文化品牌。顺利举办了多届中国·女娲文化节,截至目前全县共建立乡级教育基地17处,村级教育基地100余处,设立村级廉政书屋,把廉政教育与农民党员培训有机结合,农民群众在接受新知识教育的同时,轻松接受廉政理念。发放《致外出务工人员廉洁公开信》、节日廉洁贺卡等方式强化在外创业人员遵纪守法、勤劳创业意识。发动群众自发成立文化(艺)队伍。选择具有各种才艺的群众为骨干,组织成立民歌表演、剪纸艺术、舞龙舞狮等文化(艺)队伍,让农民群众自编自导自演,在娱乐中既健康身心,又潜移默化接受廉洁教育。
自廉政文化“六进”活动开展以来,该县党风政风社会风气明显好转,各种不良作风少了,积极创业、干事谋发展的氛围浓了,廉政文化“六进”像无声的细雨渗透竹山各个角落,进一步推动竹山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湖北省竹山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