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廉政文化

若隐若现的“差序”伦理

发布时间:2012-07-17 21:17:23 浏览: 147

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伦理根本在于“差序”,即“伦”。传统文化“五伦”的核心为“父子”,而“父子”之间的“差序”十分森严,即所谓“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儒家以父子关系规范君臣关系,从而赋予君臣关系森严的伦理差序,即“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传统文化的“差序”伦理


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差序”本质上是一种“人格”差序,它起源于家庭,扩展至家族,最后为封建君主政体所采纳,从而成为封建王朝的基本政治伦理规范。在封建社会,文武百官被细分为不同等级,并被赋予严格的政治伦理“差序”。古人言,“官大一级压死人”,就非常形象地表明了这种政治伦理“差序”之森严程度。


应该承认,传统“差序”伦理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是具有建设作用和进步意义的。例如在春秋时期,由于礼崩乐坏、群雄争霸而导致生灵涂炭,那时孔子提出“尊卑有序”的伦理“差序”主张则有助于社会秩序的建立。不过,以“差序”伦理为基础的社会制度也存在严重缺陷。传统“差序”伦理将人们划分为三六九等,任何“上位”对“下位”而言都是“尊”,反之则为“卑”,“卑”者必须绝对服从“尊”者。例如子女必须绝对服从父母,否则就是“不孝”;臣子必须绝对服从君王,否则就是“忤逆”;下级必须绝对服从上级,否则就是“犯上”。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社会对这些伦理“犯罪”的惩罚非常严厉。一句“犯上”之言就可能让官员丢掉“乌纱帽”,而“忤逆”之罪更会让人丧命。“差序”伦理根本上是以“人”、而不是以“理”为标杆的,这是中国几千年“人治”制度的根源所在。


中国传统伦理以“伦”遮蔽了“理”,不利于社会公义的培育与发展,最终导致一种非常僵化的社会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从表面上看似乎有利于社会“稳定”,其实却非常不利于发展。正因为如此,中国传统社会从未走出“治世”与“乱世”交互更替的极端运转模式——一个王朝在创立之初,居上位者一般为有德有才之人;经过几代人的更替之后,上位被众多无德无才之人把持,并最终诱发社会变革。也正因为如此,中国传统社会发展越来越缓慢,在近现代更是被西方各国远远抛在后面,成为他人鱼肉、耻笑的对象。


现代文化的“平等”伦理


为避免传统文化“差序”伦理的弊端,现代文化确立了以“人格平等”为核心的伦理秩序。任何社会结构都必然具有“金字塔”的特征,现代社会也是如此。所不同的是,现代社会将个人的人格与社会分工区分开来——尽管不同人所履行的社会职责不同,但所有人的人格是平等的。既然人格平等,一个人就不必再“忠于”他人,只需“忠于职守”。


任何职位都具有社会属性,忠于职守从根本上来看就是忠于社会。而良好的社会秩序本身就是为了给个体提供良好的服务,因此,忠于职守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忠于自己的利益。通过这些逻辑链条,现代文化通过“人格平等”与“职守伦理”很好地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统一了起来。


在现代社会,新生命甫一诞生,就被赋予了某些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换言之,现代社会的小孩不再是父母的所有物,而是和父母具有平等人格的社会个体。父母有监护义务,也因此享有被赡养的权利;与此同时,父母也必须充分尊重子女的权利。在政治领域,传统社会中的“官格差序”也寿终正寝,而以“忠于职守”为核心的现代政治伦理得以确立。时至今日,“人人平等”的现代文化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伦理对社会的影响


传统社会的“差序”伦理不可避免地会引导人们不断谋求更高的“位置”,进而致使整个社会形成“权势本位”的势利风气——这一风气在政治领域则表现为“官本位”的思想。“位置”本身只是为社会服务的一个平台,按理应由德才兼备者居之,而“官本位”的思维模式则将“位置”异化为一种生活目的甚至一种交易商品,使得许多职位被不称职的人们占有,导致社会僵化乃至腐败不堪。


而现代文化的“人人平等”则会引导人们形成“人本主义”的思维模式,让人们更关注个人幸福。同时,“忠于职守”又会引导人们形成“社会本位”的思维模式,让人们更为关注“社会利益”。“人人平等”与“忠于职守”两相结合,则能形成“社会(个人)本位主义”思维模式,促进个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具体来说,关注个人幸福的人一方面会保护自己的法定权利不受侵害,另一方面也会自觉地在社会中寻求最为合适的职位。对于个人而言,只有从事自己感兴趣并且最为胜任的工作,才能享受到工作的乐趣及其带来的社会荣誉感。现代许多企业家的子女不愿遵从父母安排、不愿违背自己的意愿去“接班”,恰恰说明他们受到了良好的现代文化熏陶。与此同时,关注社会利益则必然使人们关注、倡导并坚持社会公义,因为只有公义才符合社会的根本利益。关注社会公义,则必然反对任何人以不正当手段谋求“不义之财”或者“不义之位”,主张法治前提下的公平竞争,从而推动社会的良性动态发展。


“饭局”中的身份“差序”


可惜,仍有人未深刻理解现代文化伦理以及现代政治伦理的基本原则。这一点,在如今的“饭局”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饭局”一般指公务、商务上的宴请。饭局一词中的“局”字,颇容易让人联想起昔日项羽为刘邦设下的“鸿门宴”。如今,一般的饭局固然不如“鸿门宴”那样凶险,却也与之颇有异曲同工之妙。昔日“鸿门宴”,实质上是为了构建“差序”,即刘邦对项羽的“臣服”;今日之饭局,大家甫一落座,身份“差序”便已基本成型。可以说,当今饭局之要害,依然在于构建某种传统政治伦理差序。这种伦理差序一旦确立,一个利益小团体也就宣告成立。公务接待中,超标准接待之所以难以禁绝,其根本原因在于它有根深蒂固的旧文化基础和强烈的个人利益驱动。


有人或许期望通过饭局结识一些朋友,不过,真正的友谊恰恰只有在远离利益的地方才能茁壮成长。在现代社会,结交朋友尤其必须以“平等”作为基本前提,而强调身份“差序”的饭局恰恰与之相违背。有些人乐于进出饭局,自以为交游广阔,等到退休才发现是竹篮打水一场空——饭局中的身份“差序”,原本就是以“位置”为核心的,一旦失去“位置”,自然也就失去了“身份”。


善于从饭局之中猎取利益的人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只是不明就里,随波逐流,在不知不觉中掉入封建泥潭,失去了健康,失去了现代文化所倡导的独立人格品质。当然也有高明人士,能够立足于现代政治“职守”伦理,洞穿饭局的本质。他们招待朋友,会非常小心地避免社会身份或者权力财富的干扰,避免将温馨的交流异化为显摆的饭局。他们可谓真正践行了现代文化,因而也能舒心地享受现代生活的繁华与宁静。(黎志敏)

更多推荐
更多
柳青先生曾有句名言,谓之“人生紧要处就那几步”。吾在花甲之年忆想起自个生命中的紧要几步,脑海中自然涌现那些赏识、看好、支持、帮助,给予我发展...
作者:王二国2025-03-25 09:17
客厅茶几上的水果盘,突然出现了久违多年的红柿子,我欣喜若狂,油然想起儿时那甜的诱人的烘柿和在柿树园树上玩游戏的情景。然甜蜜丰满的回想被“骨感...
作者:王二国2025-03-25 09:10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可谓应矣。因泱泱中华大国南水北调之浩大工程,需迁移位于焦作市解放区王褚村之王氏茔地。依照...
作者:王二国2025-03-25 08:55
【清廉网】或许你会好奇,中国幅员辽阔,为什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农民运动偏偏发生在萧山衙前?到凤凰山脚下的衙前农民运动纪念馆走一走、看一看...
来源:杭州市萧山区纪委监委2022-06-15 08:22
【清廉网】小满时节桑果甜,又到桑果飘香时。时进初夏,恰逢周末,应客人之约,我们一早驱车前往位于素有“华夏蚕桑第一村”美誉的江苏射阳特庸王村的...
作者:陈玉军2022-06-09 09:53
【清廉网】​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来源:石拐区纪委监委2022-04-25 08:40
hello,廉友们!! 为发挥廉洁文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积极作用 营造崇廉尚洁的社会风气 即日起 四川省“510(...
来源:四川省纪委监委2022-04-11 09:17
【清廉网】​(文\林柏江)​ 阿阳:   山那边,灯火摇曳,撩动心弦。今晚,又到了我们相约鸿雁传书的日子。 ...
作者:林柏江2022-04-11 09:13
【清廉网】​(王平)​黑紫羔羊是洮岷高原独有的优良品种,这种绵羊皮肉俱佳,历来为食客和好家追捧。生长两年的黑紫羔羊也就四五十斤重,做手抓羊肉...
作者:王平2022-04-06 07:54
素闻九龙风光好,今朝结伴去登攀。 仰望峰高超千米,拾级而上若等闲。...
作者:胡遵远 石义良2022-04-06 07:14
【清廉网】​春风和煦,绿柳依依,又是一年清明时。如果思念是一种距离,那么清明的思念便是天上人间的距离。...
作者:辛梓萌2022-03-31 07:36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 只是有人在负重前行。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 所有人都在分秒必争。...
作者:王燕琴2022-03-29 08:33
【清廉网】​2022年是注定不平凡的一年,在新冠疫情肆虐、自然灾害不断、国际形式严峻的大背景下,我国举办的冬奥会、冬残奥会不但圆满结束,第十...
作者:王豪杰2022-03-29 08:26
【清廉网】​日暮向晚,见一亭堂荒于修葺,高阁其上,远而望之,景美生情致,甚有所感,乃出数言记之。...
作者:陈涛2022-03-29 08:10
【清廉网】​雨霁风光,春分天气。今日迎来春分节气,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平分。...
作者:孙晓璐2022-03-29 08:05
地方频道
更多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