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托克旗:全力牢筑反腐倡廉“大宣教”格局
内蒙古鄂托克旗紧紧围绕反腐倡廉宣教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打造宣教品牌,提高宣教成效,力促反腐倡廉工作向纵深推进,牢筑反腐倡廉“大宣教”工作格局,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廉洁环境。
广泛宣传,强化导向,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宣传。
一是强化主流媒体导向作用,认真做好反腐倡廉对外宣传工作。在中国党风廉政网、鄂托克新华网、鄂托克纪检监察网、《鄂尔多斯日报》等媒体发表文章,大力宣传纪检监察亮点工作;认真做好《纪检监察信息》、《清风鄂托克》出版和电教工作。
二是发挥以点到面的辐射作用,树立廉政文化先进典型。“三八”节期间,在2011年4个示范户的基础上又评选出苏米图苏木图苏木巴音布拉格、嘎查文化大户吉日嘎拉等2户人家作为全旗廉政文化进家庭示范户。并向他们赠送了《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监察》、《时代风纪》、《廉政中国》等反腐倡廉主题的报刊杂志与影像资料,示范户利用生活、劳作、聚会等各种活动向牧民们宣传反腐倡廉各类法规、政策及各项惠民政策,形成了由家庭到社会,再由社会回归家庭的廉政文化宣传教育体系。
三是净化网络反腐环境,加强网络舆情收集研判处置和宣传引导。出台了《关于加强反腐倡廉舆情网络信息、网络评论和网上宣传工作的意见》,提高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建立网络廉情信息员队伍,以鄂托克廉政群、廉政飞信为沟通交流平台,在鄂托克新华网、鄂托克旗纪检监察网等主流网站及时收集、处置舆情信息,并进行网络评论、跟帖。2012年上半年,全旗上报网评文章25篇,参与跟帖100余篇次,大大加大了舆论宣传和引导,及时发布消息,积极回应网民关切。
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切实加强反腐倡廉教育。一是经常性教育常抓不懈。制定并下发廉洁过节通知,打好节前预防针,在元旦、春节前向全旗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及重点部门、关键岗位的党员干部发送具有教育及警示意义的廉政短信,仅2011年共发送廉政短信8500余条;注重把廉政提醒教育融入党员干部的日常工作中,向党员干部发放廉政台历200本,不断增强廉政文化的渗透力,促进廉政教育的经常化、常态化。
二是大力开展专题警示教育。通过召开专题、警示大会、听取现身说法等形式,达到触及灵魂、以儆效尤的作用。先后组织参加锡林郭勒盟原盟委副书记蔚小平案件警示教育电视电话会议,观看赤峰市原市长徐国元等警示教育片500多场次,组织有关部门负责人参观呼和浩特市第二监狱等警示教育基地5次,并开展案件警示大讨论,让案件警示的效力持续“发酵”,全旗党员干部累计受教育达28000余人次。
夯实阵地,拓展领域,积极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一是以创建示范点为抓手,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六进”活动。创设廉政文化“六进”示范点25个,在此基础上,探索开展了廉政文化进公园、进广场、进车站、进超市、进出租车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廉政文化建设活动。二是以创建廉政文化基地为载体,加强廉政文化阵地建设。集中打造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发挥基地的教育功能。投资200多万元高标准新建了棋盘井廉政文化广场,建成乌兰镇、蒙西镇廉政文化一条街。依托国税局、赛乌素廉政文化大院等创建了5处反腐倡廉教育基地,全旗廉政文化建设覆盖面达80%以上。三是以各类节日为契机,开展廉政文化赛事活动。会同妇联、团委、工会、组织部、机关工委等部门先后举办了家庭助廉活动、“五一”廉政书画作品展、有奖知识竞赛、“七一”红歌比赛;在每年的反腐倡廉主题宣传教育月活动中,统筹安排全旗各部门单位开展讲党课、读廉文、答问卷、写感言、展书画等系列活动,并通过现场会等方式进行交流互学,寓廉政文化于各项赛事活动中,达到了“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
延伸触角,下移重心,加强纪检监察干部培训工作。一是加强全旗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打铁还需自身硬,坚持举办全旗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班。据统计,连续3年邀请自治区、市两级领导和专家对全旗80余名纪检监察干部进行了反腐倡廉业务理论知识培训,促使工作水平得到提升,服务本领得到提高。二是加强基层纪检干部的教育培训。坚持按需培训。在实现全旗75个嘎查村村民监督委员会全覆盖后,积极举办业务培训班,对全旗各苏木镇纪委书记、各嘎查村民监督委员会主要成员90余人进行了集中培训;先后5次组织苏木镇纪委书记赴江苏南通市等地考察廉政文化建设等工作,增强了履职能力。(供稿 内蒙古鄂托克旗纪委 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