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事”显魅力 “红色旅游”旺河池
河池是一块红色的土地,红色的“故事”一大箩——河池是广西农民运动发祥地、百色起义策源地、右江革命根据地的腹心、邓小平第一次阅兵地、韦拔群的故乡……河池市把发展红色旅游作为重点来抓,并把红水河旅游和红色旅游结合起来,以“红”推“绿”,以“绿”扶“红”,使河池旅游亮点逐步凸现。今年来,河池市红色旅游出现火爆场面,2011年第一季度全市红色旅游业实现接待游客21.9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856.85万元。
“红色河池”旅游日益红
河池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全市11个县(市、区)中有10个县(市、区)86个乡镇属革命老区,在这块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战斗过的红土地上,留下了许多极为珍贵的革命文物和革命遗址,流传着许多震撼人心的革命故事。这些文物和革命遗址成为广大干部、群众及青少年培养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成为学习革命传统、陶冶道德情操的重要课堂。
近年来,河池红色旅游持续升温,五湖四海的游客纷纷到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列宁岩、红七军二十一师师部旧址、河池红军标语楼旧址、韦拔群牺牲地香刷洞、东兰革命烈士陵园等红色旅游景点,瞻仰参观,缅怀英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据了解,今年4月,河池启动“红色河池游”大行动,这是该市开展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活动的首个大型活动,内容包括“红色福地,生态河池”巡游活动、红色河池专题图片展、旅游大篷车赴兄弟省市推介河池红色旅游、各类文艺演出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等。统筹推出河池红色旅游经典线路——感恩追寻红色之旅、邓小平足迹寻访之旅、红七军足迹体验之旅、百色起义探源之旅。重点推出河池“红”“绿”结合经典旅游线路——世界长寿之乡养生之旅、刘三姐民俗风情之旅、红水河黄金水道之旅、世界地质公园探秘之旅等。
通过“红色河池游”大行动,宣传推介了河池旅游资源和产品,塑造河池旅游品牌整体形象。如今,河池已成为国家规划实施的“百色风雷,两江红旗”红色旅游线路重要组成部分。
万“红”丛中“绿”也红
河池还是一个美丽神奇的地方,被誉为“八桂母亲河”的红水河纵横全境,红色旅游资源与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相伴相生。在大力开发红色旅游的同时,该市还打响了“中国生态旅游基地”、“世界著名长寿之乡”、“刘三姐文化”等品牌,使河池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
2010年,该市共接待国内旅游者约700万人次,同比增长22.06%;国内旅游收入约42亿元,同比增长29.91%;接待入境旅游者2.6万人次,同比增长24%;旅游外汇收入950万美元,同比增长24.46%。旅游业在扩大内需、继续保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河池新的经济增长点。
据河池旅游局方面介绍,去年,河池先后成功举行“2010年北京-广西河池刘三姐故乡、世界长寿之乡文化舟”、“养生天堂、生态河池”南宁旅游推介会、台湾河池长寿养生专场旅游推介会、“中国生态旅游基地世界长寿养生天堂——广西河池文化周”等活动,展现了“生态河池”、“养生河池”、“风情河池”。全年活动之多、规模之大、规格之高、效果之显著在该市旅游宣传促销活动中前所未有。
此外,该市大力开展“一县一节”文化旅游节庆活动,举办了第三届巴马国际长寿养生文化旅游节、首届中国天峨红水河龙文化旅游节、广西宜州首届刘三姐文化旅游节、环江毛南族分龙节、罗城攀岩旅游节、凤山神奇洞穴国际探游节等系列旅游文化节活动,不仅进一步提升河池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而且大力拉动旅游消费和旅游投资。
坚持不懈把旅游欢歌唱更红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河池要把发展旅游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将着力打造“长寿养生”、“红水河生态”、“刘三姐文化”、“世界地质公园”、“红色根据地”等旅游品牌,着力加强旅游整体形象宣传和精品线路包装,拓宽客源市场,做大旅游产业规模和经济总量,唱响河池旅游一首歌。2011年该市旅游工作总体目标是: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旅游总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8%以上,争创2—3家国家3A级以上景区,新增2—3家三星级以上旅游饭店。
河池旅游局方面说,今年,将扎实推进盘阳河度假山庄、东兰月亮河异地养老基地、坡豪书院、东兰铜鼓风情村项目、都安红水河游船度假景区等项目建设,扩大项目投资。启动红水河国际生态养生休闲度假区开发项目,打造红水河黄金水道无障碍旅游区,打响红水河旅游新品牌。积极推进巴马县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目的地工作和南丹、天峨县创建广西优秀旅游县工作。
加强旅游区域合作,不断拓宽旅游发展空间。一方面,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旅游对接与合作。东部,推进金城江、宜州、罗城、环江与柳州融水、三江民俗风情旅游线相连,延伸至桂林龙胜、湖南湘西,构成一个大尺度的民俗风情旅游带,并以此融入进大桂林旅游圈。西部,推进东兰、巴马、凤山与百色红色旅游互补联盟发展,同时,借助乐业天坑群的影响力发展东巴凤地质景观旅游。南部,推进大化、都安与南宁旅游圈并联,实现与南宁旅游互补共融,形成大都南城郊休闲旅游区。北部,推进南丹、天峨与贵州荔波联盟,打造南天荔跨省生态休闲度假区。
另一方面,加强与珠三角地区旅游合作。大力开展“东莞人游河池”、“河池人游东莞”活动,积极引导本地游客到对方旅游。并把此次活动纳入2011年东莞对口帮扶河池计划,促进新一轮扶贫帮扶推动经济发展。
加强与深圳锦绣中华合作,将河池独有的毛南族、仫佬族和河池汉代茶马古道等文化展示体验区纳入锦绣中华民俗村建设,通过锦绣中华民俗村这个平台提升河池少数民族民俗风情等旅游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