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文艺晚会《我们的旗帜》
这是欢腾的舞台,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各族演员走到一起,他们高歌,他们起舞,欢庆一个共同的节日;
这是90年光辉历程的缩影,每一步都镌刻着中华民族的奋争精神,艺术的浓墨让90年的历史凝结在万千观众心里,定格在2011年的今天;
这是壮丽的史诗再现,一首首嘹亮的老歌,一句句动情的吟咏,一组组英雄的群像,一个个熟悉的历史场景,引领我们回忆难忘的岁月,经受精神的洗礼,体味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
为中国共产党九十华诞而创作的大型晚会《我们的旗帜》,正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上演。晚会分“序·历史的选择”、“人民的心声”、“难忘的岁月”、“民族的脊梁”、“我们的旗帜”五大部分,从各族人民齐欢庆的动人场面追溯到革命战争的英雄时代,从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潮发展到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从党领导军民战胜一个个艰难险阻推进到现代化带来的巨大成就,以人们最为熟悉的经典老歌连接起这史诗般的长篇巨制。
连日来,晚会吸引了各界观众,赢得了男女老少的交相赞誉,得到了文艺界的高度好评。
文化部副部长、晚会总指挥王文章说:“《我们的旗帜》不但将观众引入往昔的峥嵘岁月,也让人们深切感受到美好的今天。旗帜的一次次出现,代表着党在中国历史航程中的决定性作用,而在晚会中又是凝聚全场的精神力量。”
旗帜 让演出震撼人心
身着红色服装的舞蹈演员缓缓流动,聚集在地平线上,遥望东方,高举双手,期盼着黎明。忽然,大屏幕上一道金色的钢水奔涌而来,钢花闪烁,化作红色巨流,在舞蹈的涌动与漫天的钢花飞溅中,由镰刀铁锤组成的中国共产党党徽在钢水浇铸中形成,喷射出金色的光芒。一面巨幅党旗随后铺上舞台,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旗帜是晚会的象征,也是晚会精神的集中体现,每一个段落,我们都以旗帜为支撑,让演出始终保持在激情之中。”总导演陈维亚的这番话,道出了这台晚会之所以能不断激发观众热情的原因所在。晚会开场,以旗帜激起观众的期盼;而在长征路上,又用旗帜下的誓词标志着红军战士的精神支撑;在抗震前线,战士身体搭成巨大的塔状,顶端又是一面鲜艳的旗帜被高高举起,人们聚集在党旗的周围;临近结尾,在一面迎风飘扬的党旗下,90位新党员举行入党宣誓,有护航舰队的水兵,有救灾的战士,有医护人员和志愿者,有青年科学家,有城市工人,有新农村的青年,还有大专院校的学生,形成旗帜下的震撼效果。
舞台 洋溢着真挚情感
晚会没有按照90年的时空顺序组成,而是以人们对党的那份真挚感情所贯穿,依据感情线来推动晚会的进程。
在“人民的心声”中,开头就是各民族载歌载舞的欢庆场面,以此表达庆祝建党90周年时全国人民的喜悦心情,从童声合唱《在灿烂的阳光下》,到藏族、壮族、回族、维吾尔族、蒙古族,一直到《各族人民心向党》,每个民族最动听的歌声,最优美的舞蹈,以上百人的巨大阵容,在舞台上尽情释放,那热烈奔放的场面任谁都会被深深感染。
从今天的幸福心情再回溯历史,才能使人们体味这幸福背后是一种怎样的艰难、怎样的奋斗、怎样的卓绝。“难忘的岁月”依然是以人们的感情线加以选取,誓言、军旗、杜鹃、遵义作为党和军队初创时期的象征,每一个场景都由具体细节组成,以细小的感情表现重大的历史背景。长征路上的艰险、圣地延安的大生产、黄河母亲的怒吼,这些都是观众最为熟悉的景象,最能激发人们的情感认同。而作为党领导的城市地下斗争的场景,尽管在纪念晚会中第一次出现,但其历史形象并不生疏,同样产生了一种亲切感。
晚会音乐总监印青介绍说,音乐编排上突出了党和人民之间的深情,既有欢乐喜庆,又彰显历史的厚重,在《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东方红》的编排上,把原生态音乐同交响乐、交响合唱团结合起来,传递出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晚会还通过老歌新唱显示出强烈的时代感情,选取的23首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以节奏变换、唱腔变调等多种手段赋予其新的内涵。《七律·长征》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歌曲,但在前段加入了表现长征途中艰难跋涉的前奏,中间加入女高音,在表现战士们的昂扬悲壮的同时也保留了年轻人内心的柔情。在《保卫黄河》中,对排山倒海的气势注入了机智、果敢、机敏的音乐元素,洋溢出年轻人的活力。为表现前方战场的英勇和敌占区工人抗争之间的互相交织,把《团结就是力量》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揉为一体,此起彼伏。
经典 为回味带来魅力
从《唱支山歌给党听》、《社会主义好》、《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我们走在大路上》到《我们新疆好地方》、《赞歌》,从《保卫黄河》、《向着胜利》、《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七律·长征》,从《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到《江山》,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各个历史时期的经典作品一起展示在舞台,每一首歌曲都让观众回味无穷,在服装、环境和动作的交相呼应中,观众体味到时代的精神,引发了共鸣。
冼星海、光未然、李焕之、曹火星、李劫夫、刘炽、践耳、阎肃、施光南、晓光、徐沛东、印青,这些词曲作家因他们的作品而与每个时代天然地连接在一起;而田华、贾作光、胡松华、才旦卓玛、刘秉义、丁建华、濮存昕、杨洪基、殷秀梅、阎维文、刘斌、谭晶、戴玉强、佟铁鑫、王小燕、雷佳、黄豆豆,他们的表演,也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舞台形象,其中,田华、贾作光、胡松华、才旦卓玛、刘秉义的平均年龄已过80,但风采一如当年。当刘秉义一身工装,一条毛巾,唱起《社会主义好》时,那个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就显现在我们面前。正如他所说:“这让我们自然记起了那个年代,回想起那个年代的精神风貌。”
印青说,在表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社会主义好》、《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和《我们走在大路上》这3首老歌上,是采取音乐剧的方式使观众感受到那个年代的革命理想和浪漫情怀,在改革开放时期的歌曲中,对歌曲重新进行了情境化的处理,更多地表现了人物的情感、情绪和情调。
正是经典的作品、熟悉的形象、历史环境的再现,还有合唱与群舞组成的排山倒海般的舞台气势,才一次次撞击着观众的心灵。
反响 我们要为党争光
“50多个单位,近3000位创作和演职人员,正是他们夜以继日奋战了两个多月,一次次修改,一回回排练,才让演出达到了今天的高水平。这次晚会不但是全国的艺术家为党的生日献上的一份厚礼,也充分表达了艺术家对党的感激之情。”王文章感慨地说。
这里的演员不计时间,不讲报酬;这里的主创人员没有利益驱动,更不会不顾大局。当你来到《我们的旗帜》晚会排练现场,似乎人人都会这样回答你。
“因为我们演出的是《我们的旗帜》啊!”谭晶代替所有演职人员说出了答案。
台上的演员讲境界,台下的观众也无不被演出所打动。
北京大学学生左文文说,我被台上各民族的表演给深深吸引住了,切实地感受到所有民族共庆党的生日的这份心意。
“老百姓是地 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共产党生命的源泉”一对有着20多年党龄的夫妇刚从会场出来还在细细品味《江山》的歌词,称赞写得好!他们说,这次晚会云集了众多艺术家,演出振奋人心,不仅对年轻人有教育的意义,对我们也是一种激励。
一位30岁的家庭主妇抱着1岁大的孩子说:“这是我第一次走进人民大会堂,演出刚开始就被开场节目《鲜红的党旗》中恢弘的气势所震撼,确实激动人心。我特别喜欢几位艺术家的动情朗诵,说到了我的心坎里。”
北京化工大学和北京工业大学的两名男生今年大四,已是预备党员,他们觉得在党的90岁生日之际观看晚会很有意义,晚会上的歌曲平时多听父辈传唱,这次能够近距离感受,感觉很不错。以前我们对党的认识多来自党课和书本学习,这次通过晚会有了一个更为具象、直观的认识,特别贴近。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为党争光!
“舞台气势磅礴,演出质量很高,灯光处理也非常讲究,以明亮清澈为基调,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荷兰一家驻北京公司的总经理薄晖对演出赞不绝口。
“今天,是你的生日,
今天,也是我们的生日,
我们从全国各地赶来,带着13亿人的心里话,
想和你唠唠家常,共叙一段美好的时光,
是你,让我们的生命变得如此精彩,我们永志不忘。”
这一段平实却蕴涵丰富的晚会解说辞说出了许多观众的心里话。
(记者 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