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中的可贵
【清廉网】(田文忠 孙颖)呼和浩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的队员是一群不喜张扬的人,这次疫情再次来袭,他们第一时间赶赴包联社区值守点,默默无闻地穿起红马甲,认真地值守着每个居民点,当值守方式调整为闭环管理时,又是迅速主动报名,成立了一支14名骨干队员组成的突出队,第一时间进驻酒店,担负起高风险小区的闭环值守任务。
支队副支队长牟建华同志,是一名1965年出生的老同志,居住小区为第一批高风险小区,不能进出,作为支队的负责人,只能住在办公室。近半个月的时间,没有换洗和御寒衣物,凭着对防疫的高度负责,穿着单衣单裤,每天巡察着每一个执勤点,了解每一个小区和值勤人员的具体情况和工作困难,并主动与社区沟通,及时调整防控措施,回到办公室就是盯办案件化解工作,每天很少能够休息到6小时。
副支队长张跃文同志,也是一名1965年出生的老同志,属中国民主同盟,同时担任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政协委员、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检察院公益保护观察员。本来这次突出队拟从党员骨干中抽选,但考虑支队领导班子一名被封控小区、一名已连续10多天没有回家了,他主动申请担任了这次防疫突击队带队任务,每天一边吃着降压药、打着胰岛素,一边来回巡察,为同志们送水、送饭、送防疫物资。遇到特殊情况,还要顶替其他同志值守。有的封控小区居民年迈多病,子女进不来,他就主动承担起了送水送药任务。国庆期间,他和爱人很难见一面,每天都是天蒙蒙亮走出,黑沉沉归来,回到酒店累的倒头就睡。
支队专职副书记周建英同志,孩子上大学2年没有回家了,这次长假回来本想父子团聚好好哰哰家常,但一直没有见到父亲,每天都是傍晚拖着疲惫的身体倒头呼呼大睡,第二天一早人去屋空的情形,到后来小区被封闭,他索性就回到办公室,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中,每天安排值班人员需要好多次,每天需要上报的人员信息好多种,突然上不岗的几乎全是他急匆匆地赶到顶上。50多岁的周建英就这样每天全天侯奔波在支队的各个值守点,至现在没有和孩子吃上一顿团圆饭。
二大队队长乔志刚同志,明年就退休了,这次是最主动要求疫情值守的一名老同志。参加疫情值守期间老母亲病逝,他仅用短短5天时间料理完后事,就第一时间告知支部他能参加防控了,把他安排上。当需要闭环管理时,他又是第一个报名参加的,考虑到他的年龄,支队领导说“不行换个年轻的吧,突击队的任务怕你的身体吃不消”,他和支队领导都快要急眼了“你们是不是怕我老完不成任务,我保证圆满完成任务,我无论如何都要参加,你们一定成全我这名即将退休的老党员愿望,毕竟参加这样的突击任务不多了,我不想退休前留下遗憾”。
郭树森科长,是一名非党员骨干,家住在包联社区附近,这次疫情值守他每天都要出来和同志们一起参加值守,遇有缺岗每次他都能及时补位,遇有同志们缺衣少药,他来回反复回家为同志们解决值守中遇到的困难。这次组建突击队时,他主动申请参加,并说“我虽然不是一名党员,但我是支队的老同志,熟悉情况,我又住在附近,熟悉民情,组织需要我这样的”。
80后的刘强,年龄虽小,但血压和尿糖都有异常,需要吃药控制,这次突击队本不安排他,而且本人小区也不让进出,他硬是说动了他的吴涛大队长,并让吴涛大队长协调了他小区人员,才如愿参加了突击队。参加突击队后,每天总是第一个到岗,最后一个离去,认真地完成着自己的值守任务。像刘强这样的同志其实还不少,张雪峰痛风每天忍着病痛参加值守,因工作突出,被社区抽调参加了核酸检测任务。李飞吃降压药多年,本来队里年轻同志多,不用出来,但他考虑到年轻同志小孩小,无人照顾的实际,主动提出参加,为年轻队员做了榜样,也解决了实际困难。
其实,每一个同志的背后,都有着每一种不同的困难和不易,但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理念就是“面对疫情,我们该上,无任何困难;圆满完成任务,无任何悬念,我们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