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鹤峰:廉政宣教 好戏“廉”台
图为《清廉鹤峰——案说101个罪名》广播栏目录制现场
【清廉网】(李永红 杨玉林 田伟丁)“创清廉鹤峰,树新风正气。今天,《清廉鹤峰》广播栏目将和广大听众朋友们一起了解监察机关管辖的101个罪名中的职务侵占罪……”宣教月期间,《清廉鹤峰》广播栏目推出专题——《案说101个罪名》,以案说纪,提醒广大党员干部懂法纪、明规矩、知敬畏、存戒惧,筑牢思想防线,不碰纪律红线。
近年来,该县紧跟廉政宣教新要求,以“挖、创、传”为着力点,深挖本土清廉元素,创作系列清廉文化精品,拓展清廉思想传播形式,打开宣教格局,以清廉文化“软实力”浸润鹤峰良好政风社风民风。
深挖文化资源,厚植清廉土壤
贺龙坚持官兵一致,不搞特权,在燕子镇石龙洞村陈家大院驻军饮马故事中体现;陈连升为官清廉,其“隆师儒、谨交际”等家规家训被其老家邬阳乡陈家后人传承至今;易满成清风大爱,他不计个人得失,兢兢业业为党和人民工作的典型事迹为鹤峰人们所熟知……日前,在该县召开的清廉文化研讨会上,调研组将一个个生动的清廉故事展现出来,与会人员共话清廉故事文化价值,共探鹤峰清廉文化建设工作。
鹤峰是中国革命的红土、民族文化的厚土、生态完好的净土、资源富集的沃土和正在开发的热土,丰厚的文化底蕴中涵养着丰富的清廉因子。为此,该县统筹党校、社科机构等力量,深入开展清廉文化调查研究,通过寻访民间传说、搜集古籍文献、召开专家研讨会等方式,梳理还原发生在鹤峰的清廉故事。
该县纪委监委还充分利用鹤峰浓厚的家风文化底蕴,联合妇联、文旅等部门,从族规家法、村规民约中搜集整理清廉家风家训;从传统民俗节日中寻找隐藏其后的清廉蕴味,如从节气“大暑”中挖掘“炎暑有尽,初心不改,清风自来”的清廉之道;从传统竹编技艺中挖掘“心有尺、行有规、知规守矩”的廉政思想。
创作演绎精品,呈现好戏“廉”台
“荡气回肠满堂音,欢歌悲曲颂古今。且听说唱易满成,司法战线一标兵。”宣教月期间,鹤峰县纪委监委以全国模范司法所长易满成为原型改编的满堂音剧目《清风大爱易满成》在该县清廉家风馆循环展播,吸引广大群众前来观看。
鹤峰满堂音,又名琵琶板,形成于明清时期,因其多在厅堂演出且吹、打、弹、唱同时发音而得名。该剧根据当地退休干部易满成的典型事迹为原型,以独具地方特色的非遗“满堂音”说唱形式编创,不仅是对易满成的真实写照,更是一部新时代的清廉文创作品。
用“非遗”文艺方式传“廉音”,鹤峰让清廉文化宣传变得更“接地气”。该县注重将清廉文化与非遗文化相结合,在传承和“守艺”中不断创新融合,依托柳子戏、满堂音、围鼓、燕将班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创作清廉主题系列舞台节目,为群众送上一道道丰盛的清廉文化“大餐”。
目前,该县正筹备将英模事迹与该县红色基因、经济建设、茶产业文化、民俗风情紧密结合,推出90分钟大型清廉剧目,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推动清廉建设和基层宣传思想工作实现质的飞跃。
图为走马镇纪委组织党员干部参与廉政书法作品创作
除了文艺作品,该县纪委监委还建设清廉家风馆、湘鄂边革命根据地党风廉政展示馆等清廉文化新阵地,并以此为基础,把全县9个乡镇的红廉教育基地、家风家教实践基地、廉政展示馆串点成线,精心打造廉政教育线路。推出以来,已吸引1万余名党员干部参观学习。
打开宣教格局,传递廉政之音
“我国宋朝著名清官,被百姓称为‘青天大老爷’的是谁?”
“包拯!”
8月19日,湖北省民族歌舞团先后走进该县铁炉白族乡细杉村、马家村,为当地群众送上精彩纷呈的廉政主题文艺表演,歌曲独唱、少数民族歌舞、二重唱、小合唱等节目轮番上演,廉政趣味知识有奖问答环节更是将表演氛围推向高潮,吸引周边村民200余人观看。
在燕子镇,一辆普纪普法“大篷车”驶进清湖村,大喇叭声吸引了当地党员群众纷纷前来围观。随后,纪检干部一边将普纪普法宣传单发送到群众手中,一边讲解相关纪法知识,赢得当地群众点赞。
该县灵活运用传播方式与形式,以“文化进万家”、普纪普法“大篷车”等为载体,依托图书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设施,通过送戏下乡、廉政宣讲、电影基层行等活动,让廉音广传。
同时,该县纪委监委还着力打造“线下”“线上”同步宣传教育矩阵,借力新华社客户端、学习强国等媒体平台传播清廉鹤峰好声音,在鹤峰电视台、“溇水清风”公众号、政府大楼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廉洁不能倒下》《其实孩子都懂》等自主拍摄的廉政公益广告,创新运用VR线上游览方式,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展示鹤峰家风家教基地周家院子清廉文化。
“鹤峰县纪委监委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力度,积极搭建宣教平台,坚持讲好廉政故事,用清廉文化浸润人心,让党员干部在讲廉事、看廉戏、听廉课等活动中修廉心、履廉诺、践廉行,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该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