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市梁子湖区:厚植清廉文化 润泽党风政风民风
【清廉网】(王斯斯 夏赢钦)“始终赓续红色血脉”“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近日,鄂州市梁子湖区举办“清廉梁子湖”书法作品巡展活动,将一幅幅清廉主题书法作品送进机关、校园、乡村、企业、文明实践所站及各景区,给梁子湖畔注入一股清新的气息。
“基地+阵地”建设 让清廉文化品牌“立”起来
“我们本着‘一镇(新区)一基地、一品一特色’的要求,加强廉政教育基地建设,提升教育功能,推动教育成果最大化。”该区纪委常委朱钰介绍说。据悉,今年以来,区廉政教育基地接待区内外党员干部群众参观学习20余场3000余人次。
梁子湖区不仅致力于廉政教育基地改造升级,还打造一批清廉村居试点湾,将清廉文化元素融入村湾建设,润泽民风。
沼山镇王铺村山下张湾位于国家级森林公园沼山脚下,风景宜人,游客众多,是乡村旅游“打卡地”。经过区、镇、村联合打造,今年建成了全区清廉村居试点湾。在村湾随处可见家风家训墙、清廉文化长廊、清廉文化墙、清廉文化展馆等清廉文化景观,凸显出廉融于景、赏景思廉的示范引领作用。
梁子镇沙湾村铜铁海风景区依托百亩莲池,打造“莲”文化景点,以莲喻廉,挖掘整理古今中外廉政典故、格言、诗词、歌赋等,竖立咏荷倡廉字牌近百处,让游客感受“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清莲”品质。
在梧桐湖新区廉政文化一条街、涂家垴镇官田村游客中心、东沟镇茅圻村“全国楹联文化村”等地,随处可见的廉政警句箴言,荡漾着浓厚的清廉文化气息。
在梧桐湖新区廉政文化一条街上,讲解员为游客讲解廉政党史故事
截至目前,该区深挖本地历史文化、红色文化、非遗文化和乡贤文化中的廉洁因子,打造升级梁子湖区廉政教育基地、廉政文化广场、清廉村居示范湾、廉洁文化长廊等100多个点位,使得清廉文化开枝散叶,润泽梁子湖。
“线上+线下”活动 使清廉文化“活”起来
“今天领到的‘清廉礼包’,饱含着组织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礼包内容丰富,通‘天线’、接‘地气’,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不负韶华,两袖清风做事。”太和镇市场监管所所长黄青华如是感叹。
春节前夕,该区聚焦关键节点和关键少数,开展“书香伴你过大年·廉洁文化进万家”活动,为全区党员干部送上装有《傅雷家书》等清廉家风书籍和《致全区干部家属的一封信》的“清廉礼包”,筑牢前庭后院“防火墙”,培植廉洁齐家的土壤。
今年以来,该区坚持“线上+线下”齐头并进,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利用各类平台,融合多种清廉文化元素,开展形式多样的清廉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彰显清廉文化教育活动多样化、常态化、长效化。
“线上”利用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等平台,宣传推介由区纪委监委联合区妇联、区教育局等部门组织评选的10部优秀清廉家庭、清廉校园短视频作品,弘扬清廉家风、校风。
“线下”组织多场送廉戏下乡活动,数千名党员群众同看廉戏;全区235名党组织书记分别登上讲台,讲党史,上廉课;利用“主题党日活动”平台,让党员干部讲体会,谈心得,论初心;利用“干部夜校”平台让“土专家”讲解村史村志、名人故事,带领村民学习先贤精神,传承文脉乡愁;组织纪法宣讲团队为全区各级党员干部讲解纪法知识,从源头上筑牢廉政防线。
“庭内+庭外”教育 让清廉之弦“紧”起来
“昨日曾为座上宾,今朝却是案中人。”2021年11月,在梁子湖区法院公开庭审区交警大队原大队长杨某某涉嫌贪污罪、挪用公款罪一案中,杨某某现场声泪俱下的忏悔,让旁听人员“零距离”感受到法律的威严和违纪违法带来的沉痛教训。
庭审当日,该区组织30余家单位“一把手”参加旁听,接受教育,触及灵魂。
“这次旁听也给我们敲响了一记警钟,提醒我们洁身自好,守住底线,管住自己。”该区一名区直单位负责人如是说。今年以来,梁子湖区以庭审现场为警示教育课堂,累计组织领导干部旁听职务犯罪案件庭审3场次,受教育领导干部达100余人次,在庭审一线感受纪法威严,系牢廉洁从政的“扣子”。

全区各镇(新区)和区直单位“一把手”观看警示教育片
为提升警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该区组织区、镇、村三级党员干部观看《初心失守 警徽蒙尘》《利益相交 终陷泥潭》等警示教育片,敲响警钟。同时,区法院、区检察院等单位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以案为镜,以案为鉴,剖析案情,对照整改。开展“以案五说”活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强化警示作用,达到查处一案、警示一批、教育一片、整治一方的效果。
据统计,2022年全区累计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各类警示教育片达200余场次,向区级领导干部发放警示教育读本30余本,各地各单位召开警示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20余场,开展“以案五说”活动10余场,让反面教材撞击灵魂,刺痛麻骨。
“我们坚持从微处入手,向细处发力,往实处使劲,深耕清廉土壤,让清廉蔚然成风,在全区营造学廉、倡廉、促廉的浓厚氛围,凝聚经济社会发展正能量,唱响反腐倡廉主旋律。”该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