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昌宁新寨村:推行“一核三治”模式 探出乡村善治新路径
【清廉网】(马宏)近年来,云南省昌宁县大田坝镇新寨村推行“一核三治”模式 ,即坚持党建引领为核心,创新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新内涵,通过基层党组织引领,群众广泛参与,从细微之处着手,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当好乡村治理“甸小二”,走出了一条党建工作与乡村治理同频共振、互促共赢的新路子,党建“软实力”催生乡村治理“硬实力”,绽放出绚丽光彩。
新寨村党总支书记鲁凤珊(右一)正在介绍该村抓党建促乡村治理成效情况
新寨村党总支书记鲁凤珊(左一)正在介绍该村村民自发建设“德道”工程情况
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汇聚党员群众合力。“只有把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好,把村‘两委’班子团结起来,把全村人民群众对建设美好家园的巨大潜能激发出来,乡村治理才能活起来。”这是新寨村党总支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鲁凤珊对抓党建促乡村治理的理解和概述。新寨村共有5个党支部,15个党小组,117名党员(预备党员2名),8个党支部活动室。近年来,新寨村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以村“两委”换届为抓手,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选出政治素养好、实干能力强、心中有担当、肩上有责任的优秀本土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着力实施“党建+”,全面构建“党建+群团建设”“党建+乡村振兴”“党建+志愿服务”“党建+乡村治理”等一系列工作体系,以“支部共建、资源共享、乡村共治”的区域化党建模式,打造乡村治理共同体,构建“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治理新格局。同时,划定党员网格化责任区,推行人到格中去、事在网中办,提升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效能,将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强化党组织领导基层的治理能力,推动新寨村基层先进党总支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乡村振兴,坚决不让一个群众掉队”是新寨村党总支坚持的乡村治理理念。建立“村级党员干部挂组、支部党员联户”的党建联系机制,采取党员“一带五”模式,一个党员挂包五户农户进行帮联结对,定期入户听取群众意见、解决群众困难。通过“众筹”的方式,以党员、群众党建共建单位、社会爱心人士、爱心企业、单位自愿参与出工、出力、出物、出资、,建成“德道”健身步道和观景台。以“一群人干一件事、一条路一起走”的精神为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举行“三美”活动表彰会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群众自发参加义务劳动
乡村治理,全体村民齐上阵
以三治融合为抓手,共享乡村治理成果。一是坚持自治为要,激发乡村治理活力。不断规范权利运行,发挥好群众“唱主角”作用,积极创新乡村“微治理”模式,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引导村民知村事、议村事、评村事,实现村党总支由“为民做主”向“由民做主、与民共治”的新转型。设立村务公开栏,做好党务、政务、财务、服务等事项公开,村民主动参与乡村管理和监督,对项目实施、民生福祉等权利事项进行流程公开和全面规范,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热情更加高涨,村级事务管理更加有序。认真完善村规民约,围绕乡风、民风、家风建设,全面修订村规民约,将移风易俗、文明养殖、公共设施管护等事项集中纳入村规民约,强化自治功能,使村规民约真正成为维护乡村公序良俗、促进村民自治的行为准则。巧用民主协商,通过村“两委”商议、党员审议、民主评议等一系列会商步骤和程序,使群众真正参与到村民大事中,在道路建设、厕所革命、土地确权等每一项涉及村民利益面前,充分听取民意。形成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基层治理新模式。二是坚持法治为本,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结合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提档升级,加大普法宣传力度,通过司法所、派出所等部门开展的农村法治宣传教育,积极开展“送法进村入户”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村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通过法治宣传栏、警示教育片、文艺活动等平台和载体,广泛宣传宪法、民法典、森林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吸引一批素质高、群众影响力大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进入“法律明白人”队伍。积极组织群众参与“送法下乡”“民法典学习宣传”等活动,在群众喜闻乐见的普法活动中,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乡村治理建设成果。充分发挥好“一村一辅警”和“一村一律师法律顾问”作用,扎实做好平安乡村创建和信访维稳工作,引导群众理性表达合理诉求,筑牢乡村法治新格局。不断健全市域社会治理和治安防控体系,村级组建女子调解队,自然村(村民小组)组建女子调解小组。充分发挥辖区“五老人员”、农村“总料理”和女子调解队(调解小组)骨干人熟、事熟、村情熟的优势,大力推行“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四步法”,对村内矛盾纠纷积极上门调解、说服引导,真正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三是坚持德治为魂,树立乡村治理新风。重典型树榜样。通过“以评立德、以德树人”的形式,深入开展先进典型评选活动,树立德治典范建设,评选出环境卫生示范村民小组2个、环境卫生示范户10户、清洁户40户、十星级文明户51户、健康家庭户10户、幸福老人4人,以及“最美家庭户”“最美婆婆”“最美儿媳”“最美丈夫”若干予以表彰奖励。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在“以德治村”中的表率作用,引导村民守望相助、崇尚美德,使群众自觉成为“讲文明、树新风”的传播者和践行者。重德育扬正气。开设道德讲堂、传统文化礼仪培训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引导村民做道德的传播者和美德的践行者,开展孝老爱亲活动,关爱孤寡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全村营造出孝老爱亲、帮弱扶困的良好氛围。推动移风易俗,倡导厚养薄葬。德育活动遍地开花,共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展现以德化人、以德润村的乡村治理风貌,营造出和睦、友好、团结、多样的文化氛围,以及邻里和谐、家庭和睦、党群和顺的优良村风。
2019年12月新寨村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2020年12月新寨村获云南省第四批“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新寨村荣誉墙
“实践证明,抓党建就是抓治理、抓安全、抓稳定,党建就是生产力。党建做实、做细、做强了就是战斗力、竞争力和凝聚力。村党总支一班人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优秀的片区党支部书记的‘领头雁’作用和优秀党员干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鼓励先进、带动后进,大力推行‘一核三治’模式和‘三个工作法’,推进作风革命加强效能建设,触活乡村治理‘神经末梢’,在‘抓党建、促产业、强治理’上下足‘绣花功夫’,实现富民强村、社会和谐、乡风文明、治理有效,持续提升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在大田坝镇新寨村党总支书记鲁凤珊看来,抓党建就是抓住了乡村治理的“魂”。2019年12月,新寨村喜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2020年12月,新寨村被评为云南省第四批“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022年1月29日,新寨村被评为“第九届云南省文明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