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法官与律师大数据监督平台上线
【清廉网】“我们希望通过该平台,进一步规范法官与律师接触交往,减少廉政隐患,推进职业共同体的良性互动,共同维护司法廉洁和司法公正。”1月21日上午,温岭法院代院长汪勇钢在温岭市纪委市监委与市法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并上线全国首个法官与律师大数据监督平台。
内外监督合力解题
近年来,法官与律师不正当接触交往问题时有发生。去年2月开始的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更是将法官与律师间的违规交往、规避监督等顽疾,作为重点监督整治内容。去年9月,两高一部专门出台《关于建立健全禁止法官、检察官与律师不正当接触交往制度机制的意见》。
如何规范法官与律师交往?运用数智赋能加强对司法权运行的监督制约,成为省纪委省监委驻省高院纪检监察组创新监督方式的方向。去年初,该组在内部监督合力上做“加法”,会同省高院督察室、审管处、大数据处在广泛调研基础上,依托全省法院统一办案办公平台,牵头开发“法官与律师办案监测系统”,自动抓取律师、律所代理案件数据,并与办案信息关联分析,定期对每位法官承办案件中代理案件数量居前三位律师和律所数据进行内部通报,对数据异常的办案人员进行提醒,有效防范违规代理、介绍案源、违反回避制度等问题。
上下联动集约建设
“法院工作人员近亲属从事律师如何监管?离任法官有无违规从事律师职业?法官与特定关系律师有无违反回避制度?法院与司法行政部门能否多跨监督?”在省高院、省司法厅、省律协等相关部门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对深化法官与律师监管提出了新的监督需求。
能否以法官与律师监管这个“小切口”,建成多跨监督的“大场景”?驻省高院纪检监察组将这个任务交给了曾多次获全国“数助决策”奖项的温岭市法院,试点升级打造“法官与律师办案监测系统”2.0版。去年9月,该项目分别纳入省高院“浙江全域数字法院”第二批试点、省纪委省监委第一批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多跨场景应用,由驻省高院纪检监察组牵头成立联合工作专班,温岭市纪委监委和温岭法院具体承建。
项目确定后,驻省高院纪检监察组与驻台州中院、温岭法院纪检监察组强化“组组联动”,与内部监督部门强化统筹协同,各方每周会商,倒排时间,挂图作战。温岭法院十余次组织一线办案人员及辅助人员召开项目业务需求研讨会、工作专班会,并完成学术论文《智管模式:司法改革背景下法官与律师动态监管路径探索》,同步推进理论创新。历时半年,平台收录了法院在职人员及其近亲属、离退休人员、律师等三类人员的基本情况,构筑“法官律师关系池”,建立了人员数据库、风险预警、数据分析处置等模块。通过数据智能匹配分析,平台实现了动态监测办案情况,并根据风险度,用红、黄、蓝、绿四种颜色来分类预警,力求管控精准;在立案、分案、审判、执行等流程节点,实行一案一监管、“背靠背”的保密监管模式,形成风险标签防控体系。
信息共享多跨运用
如何做好法官与律师间的双向动态监管?1月21日,省市县三级纪检监察组、法院、司法、大数据等单位及开发公司齐聚一堂,共商项目推进,共议问题对策,并梳理出“共享数据清单、监督模块清单”,着手谋划多部门数据库对接共享、多跨场景应用。
“这个系统开发得非常及时,消除了我们之前的信息盲区。”温岭法院一名员额法官对该系统充分肯定,“该系统随时提醒我们筑牢底线,自觉回避,在与律师的交往中不踩线、不越界,对双方都是一种保护。”
“这个平台能定期分析法官与律师办案情况,有助于我们对律师精准画像,加强对律师的监督,推进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台州市司法局律师工作处负责人说。
“我组已与省司法厅职能部门商议开发多跨场景运用,今年还将推动全省法院院庭长、内部监督部门、纪检监察组运用该平台加强监督,争当法院系统合力监督的示范者、数字监督的先行者、清廉法院建设的实干者。”驻省高院纪检监察组负责人如是说。
( 浙江省高院纪检监察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