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印记·2021丨运城:弘扬廉政文化,涵养浩然正气
【清廉网】千秋清气,烁古耀今;芳华百年,初心如磐。一年来,运城市纪委监委坚持把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作为丰富政治文化、涵养政治生态的有效途径,作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重要举措,创新形式载体、打造精品力作、强化传播力度、凝聚工作合力,努力形成有深度、有宽度、有力度的廉政文化建设格局,为保障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支撑。
打造河东品牌,让廉政文化“亮”起来
“铁面御史乔应甲的传说我们从小听到大,如今能让乔阁老的故事走出我们张嵩村,走出临猗县,走向全市,我们村里人都觉得脸上有光,我相信通过这个节目,乔阁老铁面无私,不畏权贵的事迹能教育影响更多人!”看到联圣乔应甲作为运城古代清官廉吏的代表人物,出现在《河东清风行》系列专题片中时,一名村民备受鼓舞地感慨。
由运城市纪委监委策划推出的《河东清风行》系列廉政节目,将运城的能臣廉吏、故居遗存、革命传统、风俗民情相结合,通过实地寻访、专家讲述等形式,打造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运城廉政文化精品,形成具有鲜明运城特色、运城标识的廉政文化品牌,在运城市纪委监委网站、运城电视台刊播了《一方清廉》《奇行高义乔应甲》等8期专题片,其中《一方清廉》荣登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此外,拍摄制作的五集大型家风文化纪录片《家国裴氏》,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首播,并被收录中国方正出版社《中国家规》专题教育片,面向全国发行。
创新形式载体,让廉政文化“活”起来
“一诺慰民心,把作风转变,自是河东勤政者;五抓兴大运,让使命践行,堪当时代答题人。”“秉新政,秉新举,不忘初心,百计具施,古邑呈娇臻瑞象;擎大旗,擎大猷,长肩使命,五抓犹备,鹏程展翼步青云。”由运城市纪委监委主办的“五抓一优一促”大型电视问政首场节目播出时,全国约有超过50万人收听收看了节目,不到两天时间,就收到了150余副全国诸多省市热心观众的撰联。
自2020年起,运城市先后成功举办了《向人民承诺》《请人民评议》《向人民汇报》三期“五抓一优一促”大型电视问政节目,通过运城电视台、运城人民广播电台以及“今日运城”APP现场同步直播,迅速引起强烈反响。在此基础上,运城市形成了常态化电视问政工作,采取“3+1+N”的形式,即每年举办3次电视问政,年底举办1次综合问政,日常开展N次问政追踪。目前,运城市的电视问政节目初步取得了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干部担当、回应群众诉求的良好效果,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坚持群众导向,让廉政文化“火”起来
“我们提前1小时来到检票口,等待看戏。看过之后,果然没失望,题材立意好,剧情紧凑,演员唱功好,身段手法好,是一部少有的好剧!”71岁的太原戏迷张有福看完《贤相裴度》后,激动地称赞。
运城市纪委监委坚持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把清廉理念融入群众生活,寓教于乐、寓学于趣,充分发挥传统戏曲亲和力强、群众基础广泛的优势,精心编排蒲剧大型廉政历史剧《贤相裴度》,在省城太原山西大剧院成功演出,演出期间现场观众每晚达1000余人,各界群众观剧愿望十分强烈。演出中,剧场内气氛热烈,高潮迭起,观众随着剧情的进展或鸦雀无声,或掌声四起,或大声叫好,有的还不断地拿起手机拍剧照、录小视频。演出结束后,很多观众仍意犹未尽,久久不愿离去。
建设教育基地,让廉政文化“实”起来
既有全息投影、幻影成像等现代化声光电技术的充分运用,也有皮影戏、木版画、面塑泥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的广泛采取,薛瑄纪念馆生动再现了明代“铁汉公”的为政之廉、治家之严,让参观者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运城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代主任曹晓亮调研万荣薛瑄文化园
近年来,运城市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廉政文化精髓,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古为今用、古今融合。继成功打造万荣县薛瑄纪念馆之后,将继续大力打造闻喜县裴氏家风家教馆和永济市廉政主题公园等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全面梳理“推诚为先、强学立身、崇德兴家、清廉自守、立命担当”的裴氏家风文化和柳宗元“吏为民役”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阐释其深刻内涵和当代价值,使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成为全方位、全景式展示运城廉政文化的人文新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