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委宣传部推进清廉文化建设走深走实
【清廉网】浙江省委宣传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清廉浙江建设的部署要求,打出立、倡、促、扬“四招”,大力推进清廉文化建设,有力推动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增强清廉意识,党风政风、社风民风持续改善,全社会共同参与清廉文化建设的氛围更加浓厚。
深挖清廉浙江建设内涵,以研究阐释立“清廉”
组织专题理论学习,推动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把清廉浙江建设作为重点内容纳入学习计划,深化领导干部对清廉浙江内涵的认识。加强系列课题研究,统筹社科部门、高等院校、各级党校等科研力量,组织专门队伍,列出一批重点课题深化研究,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深挖浙江传统文化资源,系统梳理浙江历史上的清廉人物、典型事迹及史料文献,并将相关研究纳入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广泛开展基层宣讲,依托党的创新理论走心工程,充分发挥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团、乡音宣讲团等基层特色宣讲团队作用,广泛开展清廉主题宣讲,推动清廉理念“飞入寻常百姓家”。
强化各类媒体资源统筹,以主题宣传倡“清廉”
加大正面宣传力度,指导报、台、网等主流媒体继续办好相关专栏专题,坚持线上线下联动,充分宣传清廉浙江建设的决策部署和工作成效,深入解读分析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的形势任务,有效引导群众关注的热点敏感问题,推动清廉浙江建设深入人心。强化正反典型教育,既扬正面典型树标杆,持续深化“最美浙江人”主题宣传活动,把反腐英雄、时代楷模、最美人物等发掘好、总结好、宣传好;又揭反面典型明底线,通过曝光一批腐败人物、违纪案件,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警示教育。当好舆论监督“啄木鸟”,指导主流媒体办好舆论监督品牌栏目,积极开展建设性舆论监督,回应群众关切,助推问题整改。
发挥文化成风化人作用,以文化文艺促“清廉”
创作生产主题文艺精品,以影视剧和舞台剧为重点,推动清廉文化重点题材艺术创作,筹划推出一批与“重要窗口”相匹配,生动反映清廉浙江建设、具有一流艺术水准和全国影响力,唱得响、传得开、立得住的优秀的文艺作品。增加面向基层的文化供给,把清廉文化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结合,鼓励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小戏、小品、曲艺、微视频、微电影等更多适合在基层传播、群众喜闻乐见的清廉文艺作品和文化产品。依托新媒体平台等,探索推出清廉文化教育菜单,让干部群众自己选择喜欢的文艺节目,使清廉文化教育真正走进基层。组织出版一批主题图书,丰富优秀清廉主题出版物品种,探索建设清廉主题图书共享库,结合全民阅读活动等,向公众推荐优秀清廉主题图书。
注重品牌载体活动打造,以文明实践扬“清廉”
依托活动载体柔性植入“清廉”元素,把清廉浙江建设融入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我们的家训——浙江百姓重家风”活动,全省有700余万户家庭参与立规立训;把清廉浙江建设融入社会宣传活动,结合诚信日、法制宣传日、公民道德宣传日等时间节点,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把清廉文化融入群众性文化活动,围绕清廉主题,广泛开展“送文化”“种文化”“晒文化”等活动。在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更多体现“清廉”要求,把清廉浙江建设分别纳入乡风文明指数、文明校园建设测评体系,健全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开展道德评议,大力培育文明乡风。在各种社会宣传和文化活动中更多体现“清廉”内容,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化馆(站)、农村文化礼堂等基层宣传文化阵地作用,举办各类清廉内容主题群众文化活动;加强清廉主题公益广告宣传,使之融入干部群众日常生活;面向基层党员干部,以“微型党课”形式每年安排一定场次的清廉主题宣讲;挖掘各类历史文化名胜、旅游景点中蕴含的清廉资源,使之成为弘扬清廉文化的重要场所;加强对廉政教育基地、家风家训馆等清廉文化阵地的展陈设置指导,将示范作用明显、影响力大的清廉文化阵地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打造清廉文化建设典型和示范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