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察微故事】大象光顾的活动室终于用上了!
【清廉网】(潘玥衍 陆琼)“老周,快把镇纪委发下来的警示教育片反复播起来,党员都到了,打陀螺和跳广场舞的群众也陆续来了。”
傍晚时分,思茅区倚象镇纳吉村村委会旁,纳吉、缅麻、八家三个村民小组的活动室场院内,又开始热闹起来。
说起眼下这番热闹的场景,却是来之不易……
去年3月,我们到纳吉村开展常规巡察。刚进村,一路上便看到一堆堆新鲜的大象粪便,早就听说纳吉村经常有亚洲象出没,虽然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到实地时,难免还是会有些惧怕。
开展巡察第一天,我们在村委会食堂吃过午饭,听村干部介绍,村委会驻地旁就有三个村民小组,为了尽快熟悉情况,饭后,我们便开始了走访之旅。
顺着串户路,巡察组无意间来到一所空房子前。房顶正中悬挂着党徽,门未上锁,我顺手推开门往里看了看,空荡荡的房间,屋顶已渗水发霉,完全没有使用过的痕迹。往屋外转一圈,发现房顶的部分瓦片梭下来,残砖碎瓦孤零零地躺在墙角,上面还覆着一层薄薄的青苔。
这房子怎么破成这样都没人管?是干什么用的呢?我们走访了采茶回家吃午饭的村民,没想到问了好几户,都说不清楚这间房子的情况。
巡察组只好折返回村委会了解情况。时任村党总支书记告诉我们,这所房子是纳吉、缅麻、八家三个村民小组共同的党员活动室,因为是共用的,没有明确权属,加之茶地边时常有大象出没,又没有建围墙,就没有哪个小组愿意去那里开展活动。
“党委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建小组活动室,但建起来却无人使用,这不是浪费国家资金吗?把这个问题列入‘立行立改问题清单’,立刻移交给村党总支进行整改。”当着村干部的面,巡察组组长厉声说道。
因为当时采取“1托8”的形式,在45天时间里要完成对8个村党总支的巡察工作,一周后,我们便马不停蹄,离开纳吉村前往下一个村开展巡察。
时间很快到了7月,巡察整改期也将满,按照惯例,我们对被巡察村开展整改督查。这天,踏着蒙蒙细雨,我们再次来到活动室,没想到眼前的一幕更让人触目惊心,映入眼帘的是雨水浇灌下半人高的杂草,扒开杂草,艰难的走到活动室门前,推开门查看,屋顶渗水更严重了,房顶的瓦片已脱落近半,屋后到处是散落的碎瓦,整个活动室一片破败。
“巡察发现问题不整改,比不巡察的效果还坏!”督查组立即将问题反馈至倚象镇党委。当天,时任村党总支书记不愿担当,向倚象镇党委递交了辞职报告。
对于不担当的党员干部,巡察组坚决建议倚象镇党委进行严肃处理,并将小组活动室整改问题列为紧盯事项,明确整改时限,节节推进整改。
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巡察组时时督促不放松,倚象镇党委层层帮助指导不松劲。
转眼,又到了对巡察整改情况进行测评的日子,我们第三次到纳吉村实地查看整改情况,活动室场院内的杂草已被清除,上面堆满了砂石等建筑材料,活动室房屋已开始修缮。迎接我们的是新的村党总支书记李光良,带着一丝腼腆,他熟悉地回答着巡察组的提问。
之后不久,因工作原因,我没有再实地到纳吉村,但从整改进度报告和照片中,知道小组活动室已正常投入使用。
时隔1年多,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我们对四届区委巡察发现的所有民生问题进行“回头看”。第四次到纳吉村查看小组活动室管理使用情况,这里全然换了一个模样:四周砌起了围墙,避免大象进入捣乱,门前的场院平整干净,门口还修建了7级台阶,整个屋顶换上了崭新的树脂瓦……
站在新的活动室前,李书记信心满满地介绍道:“后期这些工程都是村组干部、群众筹资投劳建成的,现在人象和谐相处,大象光顾的活动室我们安全用上了,三个小组群众的‘红白’喜事都在这里办,真正为群众造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