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太的乌龙举报
【清廉网】日前,我接访了一位70多岁的刘老太太,一见面,她就这样诉说道,“国家的扶贫政策非常好,让很多生活困难家庭有了保障,有了依靠,但是有的干部太不像话了,把扶贫政策当交易,把低保名额送给亲朋好友,真正需要的人却得不到!”
“竟有这样的事!这可是违纪行为!你详细说说。”我不禁攥了攥拳头。
“千真万确,我们社区的李某英要拿低保,已经在社区公示栏公示了!但是她家庭条件很好,有儿有女,有车有房有工作,怎么说低保也轮不到她家,社区干部王某忠负责低保户的审核报送工作,他和李某英是亲戚关系,没有他的帮忙,李某英能享受低保?”
“您的举报我们街道纪工委受理了,请放心,我们会认真调查,一定会给您个说法。”
初核工作由街道纪工委办公室主任张锦泉和我负责,他是一名经验丰富的纪检干部,而我刚参加纪检工作才几个月时间。我们首先进行外围调查,到民政部门调取了低保名单,李某英的名字赫然在列,审核报送工作也确实由王某忠负责,“要严肃处理,以儆效尤”,我暗自想着。
按照举报人提供的地址,我们直接入户走访,找到了李某英家,是一栋很气派的楼房。“这也能享受低保?看来其中真的有情况”,我有点沉不住气,“你看,门口这辆车肯定是她家的,二十多万呢,王某忠肯定是优亲厚友。” “别着急下结论,到她家里看看”,张主任说道。我们见到了李某英,简要介绍后,我们说明了来意。
“享受低保?不可能的”,李某英哑然失笑,“我一儿一女,条件都很好,也很孝顺,我也有退休金,还真不需要低保。”
“可是低保名单上有你的名字啊”,我出示低保名单,李某英接过来一看,“这不是我,你看,上面有身份证号,我是57年的,这上面是58年的”,我接过她的身份证一看,果真和名单上对不上。我一时有点发懵,究竟怎么回事呢?
“我知道了,有个和我同名同姓的老太太,也叫李某英,她也住在这个社区,和我差不多大,也是一儿一女,不过她儿子在工地干活时,头部碰伤了,女儿患尿毒症,常年透析,生活困难,哎……”,李某英长叹一口气,“你们说的应该是她。”
我们对该信息进一步核实,原来真的有两个同名同姓的李某英,住在同一社区,举报人搞错了,并不存在关系保、人情保,享受低保的“李某英”确实生活困难,符合相关条件。
我们把调查情况向举报人反馈,她不好意思地说,“还真的是我搞错了,事情没弄清楚就举报,影响你们工作,我也要向王某忠表示歉意”,“你也是根据社区的公示栏发现的问题,群众的监督也有利于促进党员干部更规范地行使权力,欢迎你继续对社区工作进行监督!”我安慰地说道。
按照《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检举控告工作规则》的有关规定,我们就该起乌龙举报进行了失实举报澄清证明,王某忠也表示谅解。群众的困难要帮扶到位,本着这一想法,街道纪工委主动向有关部门反映李某英的实际困难,经有关部门研究会办,决定增加对李某英家的低保申报名单,事情圆满地画上了句号。
评语:习总书记指出,要“发挥人民监督作用”,强调“只有织密群众监督之网,开启全天候探照灯,才能让‘隐身人’无处藏身。”“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要解决好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一条很重要途径就是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群众是权力腐败最直接的受害者,他们最痛恨腐败,对反腐败的要求最迫切,解决腐败问题的愿望也最强烈。群众发挥监督作用,让我们跑好监督执纪第一棒,我们也要在这个基础上尽己所能地帮助群众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困惑。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大中街道纪工委 刘冰心口述 卢春桃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