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经开区纪工委:监督执纪重拳出击 助力非公企业 再优营商环境
【清廉网】(秦琴)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纪工委聘任的义务监督员韩至将电话打到纪工委,连连表示着谢意。几个月前,一筹莫展的韩至带着困扰内蒙古双歧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物料转运车辆绕行问题履职上任,初来乍到,心中直犯嘀咕,企业监督“政府”?这可怎么监督啊?!20名驻区非公企业优化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同韩至一样,还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开发区纪工委书记在义务监督员聘任仪式上点破了题:“‘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聚的了企业,才聚的了人心”、“开发区的非公企业应该成为营商环境优化的收益者,也应该成为打造最佳营商环境的参与者、建设者和维护者”。是啊,投资环境就象空气,空气清新了,才能吸引更多企业。让企业留得住、长得大,进得来、有发展,必须为优化营商环境这个‘一号工程’提供最硬的纪律保障。
聚焦问题,去烦苛,打通监督阵地最后“一公里”。紧跟迫切需要,开发区纪工委迅速出台了《开发区优化营商环境义务监督员管理暂行办法》,《暂行办法》明确了义务监督员的工作职责,对义务监督员的日常监督、情况报告、问题反馈和工作激励等进行了明确和规范,回答了“监督什么、怎么监督”。义务监督员韩至弄清楚了自己要干什么、怎么干,对纪工委聚焦企业的烦心事和揪心事,为企业排忧解难、办实事的良苦用心表示充分的理解和支持。义务监督员代表企业向“政府”“发问”,企业敢于发声的营商氛围在开发区悄然形成。
探索新路子,占先机,谋划战术实施最强支撑。双歧药业位于开发区如意总部基地腾飞路,两个厂区之间有不足300米的通行路程,由于车辆限制,企业的物料转运车辆单程绕行1000米才能完成正常的转运工作。小小问题迟迟解决不了,路障在哪里呢?纪工委工作人员顺藤捋,发现了营商环境主责牵头部门分解任务拖、督查任务落实清单上传不及时、责任单位社会管理职能缺失等问题。面对层出的新问题,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执纪“三反馈三督促工作法”诞生了。“三反馈”即闭环反馈,从企业来的问题,最终将解决问题的情况反馈至企业。反馈问题途经“三站地”,相应的三个部门反馈工作的传与送环环相扣,衔接紧密。“三督促”即解决问题要过监督“三招儿”——施招儿职能部门运用“点督”、“面督”、“线督”等监督方法,各尽其责,合力督,精准督,督到位。
精准施策,破路障,克敌制胜需法宝。细细梳理企业反映的问题,纪工委工作人员发现,在优化营商大环境下,复杂的问题顺应形势,推进和解决的速度加快了,而较小的问题往往被忽视,顺理成章被排到了“等待席”。“1000米,开车几分钟的事,不会影响什么,再等等”,固有的思维模式在作怪!这也就是双歧药业物料转运问题“趴窝”的问题源头。纪工委工作人员在营商问题办事流程这根“线儿”上走了一遭,顺着藤捋,发现的问题已经穿成了“串儿”,马上进行“点督”和“面督”。“点督”关键环节——落实双歧药业反馈问题的直接责任部门社会事务协作中心、重要岗位——牵头落实企业反馈问题的开发区优化营商环境办公室、难点——涉及协调配合的跨区单位赛罕区交警五中队、开发区交警支队等多单位的协作推进情况;“面督”——营商环境问题的解决整体推进情况。义务监督员韩至将反向监督情况——双歧药业物料转运车辆绕行问题的解决进程实时报送到纪工委,为“点督”和“面督”提供了扎实的数据。对于难协调的,纪工委不懈跟踪督;服务理念落后、作风转变跟不上节奏的,进行面对面约谈;仍然推不动的,发出提醒函“红了脸、出了汗”。为了持续释放出违纪必纠、违纪必严的信号,纪工委从严查处各类干扰企业日常经营和损害企业利益的违法违纪行为,将潜藏在开发区市场监管局的企业“微腐败”行为公之于众,通报曝光一起,强烈震慑一片。双歧药业物料转运车辆绕行问题终于推动解决了,企业的冷藏车可以避开如意总部基地车辆通行的高峰期,行驶最短距离将包材或产品“金双歧”转运到位,企业争分夺秒,保的是产品产量的提升,抢的是产品质量的优质。开发区纪工委毕其功于一役,监督、再监督、反向监督是克敌制胜的法宝。
率先垂范,筑坦途,从“我”做起再优营商环境。单打独拼闯出监督路子很难。义务监督员最初提出的意见,办结要两到三个月。企业急,开发区人更急。针对推不动的现实,纪工委“一把手”亲自抓、带头干!营商环境座谈会上,义务监督员提出的意见建议很多,众企业家有序发言的余音还未止,纪工委书记将自己现场同音同记的意见汇总,以及从党工委班子成员角度第一时间提出的建议,一并交到工作人员手中——“马上给党工委发日常监督建议书”——铿锵有力的话音传递了纪工委“一把手”件件抓落实的高标准。“处处是营商环境、人人是营商使者”的理念倒逼纪工委全体从“我”做起,自省自查监督的洼地,寻觅推动营商环境问题快速解决的监督高地。自查出的问题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简化内部办事流程、明晰职能职责,解决由于科室之间衔接不畅导致的跟踪落实不及时;优化内部人员配置、实施限时办理、探索容缺办理,解决日常监督执纪人员数量少导致的监督不到位…纪工委再优营商环境,变零敲碎打为整体联动,变被动式服务为主动式服务,确保企业反映问题的解决无障碍推进。困扰驻区企业利乐、创维的二期供电问题解决了,华耀的供暖问题也解决了…利乐二期车间马达轰鸣,呼和浩特乳都的乳业产品包装有了保证;创维二期车间生产的电子产品一批一批上市,为市民的小康生活增添了色彩…
截止发稿,开发区纪工委处置营商环境相关问题线索9件,其中1件立案。给予在行政审批中吃拿卡要的执法干部党内警告处分,对3名负有领导责任的干部进行了诫勉谈话或批评教育。义务监督员反馈纪工委营商环境问题19个,开发区已解决或部分解决 8个,其中半月内解决4件;其他多数属于协调区外供电、规划、电信等职能单位,正在积极协调;个别企业对当前或历史的土地等政策不了解,已经进行了政策解释,达成共识。纪工委向党工委印发1份《日常监督建议书》,向开发区党政办等相关职能单位印发3份《日常监督提醒函》,组织召开了2次义务监督员座谈会、1次工作推进会、3次窗口单位落实整改任务汇报会,推动主体单位召开2次营商环境办公会,开展了1次调研、3次实地督导、2次暗访、1次提醒式谈话、1次集体约谈,打了近200个电话协调疏通围堵,构建严密监督防线。
通过各方面的持续努力,开发区攻坚克难,有史以来以最短时间落实了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回应了企业和群众的关切。拖欠中小企业的欠款偿还了,农民工保障金清理退还清零了,基础设施短期攻坚任务完成了…开发区整体服务意识得到提升,服务方式不断创新,服务体系正在完善建立,服务质量和成效逐步显现,全新的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