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报告会"激发基层治理"廉"动力
【清廉网】“章书记,村里今年从县里拿到400万元资金,请问这个钱要用到哪里去?支出明细怎么公示?”近日,在常山县辉埠镇辉埠村村情报告会现场,村民向村党支部书记章忠文质询。
“400万元资金是县农业农村局下拨专门用于美丽乡村项目建设的,村里打算用来修复道路和古街、庭院的改造,资金使用情况会第一时间在村务监督平台上予以公示。”章忠文答复。
今年以来,常山县全面推行“村情报告会”制度,通过书记公开专题报告、村民现场问计评分、乡镇全程考评管理等举措,做好村社组织换届“后半篇文章”,激发基层治理“廉”动力。
坦诚布公“述”,百姓知晓村中事
“大家好,我们这次公墓树葬项目位于本村里三阁位置,由县民政局下拨20万资金,打算用来硬化山脚到山上道路……”近日,何家乡江湾村村支书何香英在村情报告会上,向村民细致地汇报公墓树葬项目。
“村情报告会”制度实施以来,由联户党员牵头,每半月组织乡镇组团联村成员、村党组织书记召开“党员联户会”,收集当月群众诉求。每月下旬适时召集组团联村成员、在村的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利用乡村振兴讲堂举行村情报告会,村级监察工作联络站站长围绕村级财务收支、村集体经济项目立项、“三资”管理、党员干部受处理、村级小微权利运行等9个专题向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作村情报告,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紧贴村情“问”,消除百姓心中疑
“村里的务工人员是如何选定的?”在辉埠镇辉埠村村情报告会问廉书记环节,村民代表吴某某向村支书章忠文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并表示用工不够透明。
会后,面对村民的提问,通过“一事一议”,村两委决定建立务工信息库,务工人员由党员群众推荐和村民自荐,经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后产生,涉及保洁、维修等方面用工,按照就近、方便等原则从信息库选取,并向村民进行公示。信息库的做法得到了村民的认可。
问的目的是消除疑惑、解决问题,在这一环节,面对党员和村民代表的提问,村支书和村两委干部能当场解决答复的则当场答复,无法当场解决答复的则由村两委在规定期限内协调解决;村级党组织无法解决或职能范围内难以决断的,由参会的组团联村成员记录相关问题,会后提交乡镇(街道)党(工)委班子会分析研判,实行分级办理,确保责任到人、按期有效解决。
“宋畈村往年的信访量在20件左右,其中反映工程项目、‘三资’管理等方面的投诉举报接近三分之一。自推出村情报告会制度以来,不仅信访量下降到个位数,工程项目、资金管理等方面实现了零信访。”辉埠镇纪委书记陈颖姬高兴地点赞。
注重实绩“评”,提高百姓满意度
“后弄村‘村情报告会’有效开展,群众满意度高,连续两个季度在全镇村级考核中排名第一,根据村干部‘四维考评’办法,村两委干部每人可以加5分。”球川镇纪检干部章翠在工作例会中说道。
为确保村情报告会有效开展,常山县实行“月考月评+半年互评”机制,将村情报告会每月开展情况纳入镇对村月度考核,同时每半年组织参会对象,根据报告会上问题解决处置情况、村两委班子成员干事情况等进行评议,评议结果作为村级组织班子运行评估、村两委干部“四维考评”的重要依据。首次被评议为不满意或不称职的,由组团联村团长进行约谈提醒;多次被评议为不称职或不满意的村两委干部,由乡镇(街道)纪(工)委出面,视情节给予相应处理。今年以来,11个排名靠后村党组织被开展整转,16名村干部受到约谈提醒。
“‘村情报告会’制度,充分调动了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监督和管理的积极性,倒逼村干部履职尽责、遵规守矩,村级小微权力运行更加规范,有效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县纪委县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截至目前,全县共举行报告会196次,报告村级重要事项780件,有336件“急难愁盼”事项得到及时处置和整改,全县涉纪信访量同比下降31.62%。
(衢州市纪委市监委)